中医秋季如何养生更健康

秋季是养生的最好季节,秋季养生分阶段养生效果会更好。那么,秋季的三个阶段要怎么养生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防病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中医讲究养生为主,那么,秋季中医又是如何养生的呢?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

秋季是养生的最好季节,秋季养生分阶段养生效果会更好。那么,秋季的三个阶段要怎么养生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防病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中医讲究养生为主,那么,秋季中医又是如何养生的呢?

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中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肠胃。”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煤,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煤,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肯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晚秋:防燥又防垛,情绪要乐观。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预防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

秋季养生食谱

绿豆薏仁鸭汤

鸭肉性寒,除可大补虚劳、滋阴养胃外,还可消毒热、利小便、退疮疖,这是多数温热性肉禽类所少见的。

因此,秋初吃老鸭最有滋阴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但专家提醒说,鸭肉性寒,故脾胃虚寒、腹部冷痛、大便泄泻、因寒痛经者不宜多食。

芋头粉蒸排骨

芋头富含淀粉,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它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豆沙红薯饼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做B超检查注意事项多 女人要提前做好准备

2023-8-18 23:21:32

保健

做过人流能检查出来吗 想知道的女人速来了解

2023-8-19 2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