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养生-晚上九点后戒掉这些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这几件事情,在晚上九点之后,这些习惯最好都戒掉。每天晚上,当我们抛去工作上的烦恼,卸掉一身的疲惫,回到家后,都渴望充分利用这段个人时间做很多的事情。但其实,有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让我们更加疲劳。提醒大家为了保证第二天精神饱满,下面几件事晚上9点以

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这几件事情,在晚上九点之后,这些习惯最好都戒掉。

每天晚上,当我们抛去工作上的烦恼,卸掉一身的疲惫,回到家后,都渴望充分利用这段个人时间做很多的事情。但其实,有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让我们更加疲劳。提醒大家为了保证第二天精神饱满,下面几件事晚上9点以后最好不要再做了。

晚上戒掉这些习惯

1、别吃宵夜

传统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寐难安”。肠胃舒服、和顺,才能保证优质睡眠。所以,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再吃东西,以免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给肠胃带来更多负担。如果临睡前感觉特别饿,可以稍微吃一点清淡的饮食,比如吃一片全麦面包。另外,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七八成饱即可,也不要过烫,宜清淡,小米粥是不错的选择。少吃土豆、洋葱、豆类、大白菜等易产生气体的食物,也不要吃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影响睡眠质量。

2、别大量饮水

临睡前最好不要再大量饮水,尤其是容易起夜的人,否则半夜起来上厕所会干扰睡眠。如果口渴,可以少量喝一口。很多人有晚上喝牛奶的习惯,为了避免起夜,可以提前一点儿喝,或者只喝半杯牛奶。含咖啡因的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还有肯定利尿作用,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所以晚上9点后最好不要喝咖啡。睡前饮酒曾经被很多人认为可以促进睡眠,但有研究证明,虽然它可以让人很快入睡,却让睡眠状况一直停留在浅睡期,很难进入深睡期。

3、别吃钙片、维生素补充剂

很多人会在临睡前吃钙片、复合维生素等保健营养品,但这些也会给肠胃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导致休息不好。建议随三餐时服用。原则上来说,除非医生嘱咐要在晚上吃的治疗用药,其他药物和保健品最好不要在晚上9点后服用。并且,当人睡觉的时候,身体的各项代谢功能也处于睡眠状态,有些器官功能也开始”休息”了,并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4、别玩手机

很多人会利用晚上的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游戏、看新闻,或者和朋友煲个电话粥,这不仅不能令人放松,反而会导致更加疲惫。美国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晚上9点后只要人们使用20分钟智能手机,就会明显提高疲劳水平,甚至会影响第二天工作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英国一项针对2023年人。搓腰是一项不错的运动,先把双手掌心相对,搓至发热,然后隔着棉毛衫分别从左右两侧上下揉搓腰部,直至发热,可以促进睡眠,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

7、别想太多工作

不少人习惯在睡前回想一天的生活点滴,然后开始思考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甚至有的人会反复提醒自己”明天还有重要的会议要开,今天肯定要睡好”,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最终难以成眠。人的大脑认知也需要充分的休息,这样才能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就是前一晚要彻底与工作脱离,这也能帮助人们从心理上远离工作压力,有助于大脑区分工作和睡觉等身体恢复活动。睡觉时最好什么都不想,如果要回顾今天、计划明天,最好在9点前就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再上床睡觉。

晚上养生可以这么做

1、科学的膳食

俗话说,”常吃八分饱,延年又益寿”,晚餐更要以七八分饱为宜。因为晚上人的心跳和血液循环都会比白天慢,胃肠运动也会减慢,如果进食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循环更缓慢,不但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肥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孩子则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积食。

晚餐的荤素搭配要视家人的身体状况来定。一般老人的晚餐应以素为主;小孩可以荤素搭配,稍微偏素;有些年轻人晚上还要学习、工作,也可以适当增加荤菜。总原则是,晚餐要避免大鱼大肉、辛辣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杂粮、谷类食物和新鲜蔬菜。

建议上班族最好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借着这个机会,与家人分享工作学习的成果和乐事,能让人心情愉悦。家里做的饭菜通常营养也更全面,不会太高油高盐,更利于健康。

2、晚餐8点前吃完

晚饭应安排在8点之前,也就是睡觉前3-4小时吃完。如果晚餐太晚,晚上吃的食物留在胃里,会促进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抵抗力减弱,出现胃溃疡;如果刚吃完饭就睡觉会增加肠胃负担,时间长了易导致胃癌风险升高。

年轻人要尽量改掉吃宵夜的习惯。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这个再生过程一般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时修复。老人则要防止因吃饭太晚导致血脂升高。另外,人体排钙高峰期是餐后4-5小时,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还容易引起尿路结石。

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人们也应按照这一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晚上稍微早点睡,早上晚点起。冬天晚饭时间更要尽量提前,一般下午六七点较适宜。

3、睡前温水泡脚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分,每晚睡觉前用40℃-50℃的水泡泡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加速血液循环、舒筋活络的作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无论哪个季节,无论小孩、中青年,还是老人,睡前泡脚都是不错的养生方式。

在水中加一些中药,还能起到更好的养生效果,比如菊花有助于安眠,干姜能暖胃。冬天泡脚,可以在水中加适量食醋,不仅能缓解疲劳,还有助于安眠、祛除风湿。不过,醋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经期妇女不宜使用。泡脚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有下肢缺血症状的人、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脚部有外伤者需慎重。

晚上睡前用温水洗脸也很重要。生活中处处有辐射,睡前洗脸可以把这些辐射粒子和灰尘洗净,使皮肤清洁,让睡眠更舒适、轻松。

4、10点半上床睡觉

晚上10点半上床睡觉,11-12点进入深睡眠状态最好。研究认为,深度睡眠对促进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重要作用。正常成年人一般在入睡60分钟后才会进入第一次深睡眠。因此,没有睡眠障碍的成年人应在晚上十点半前开始进行睡前准备工作,如洗漱、放松、上床,保证11点前入睡,以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从中医角度讲,晚上11点是胆经排毒时间,此时熟睡能使胆经得到很好的保养,第二天精神状态也会更好。有些老人躺在床上半小时还无法入睡,此时应离开卧室,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安静坐一会儿,待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

冬季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但也不宜睡得过多。儿童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以10-12小时为宜,青少年睡9-10小时,成人一般睡7-8小时,老年人一般在5-7小时即可。

5、不忘给皮肤补水

一般而言,皮肤的作息时间是在晚上10:00~11:00之间进入晚间保养状态。这样,皮肤在下一个阶段虽然不能正常进入睡眠,却也能正常得到养分与水分的补充。

6、保持室内湿度

熬夜工作时,应该注重让室内空气保持通畅并有肯定的湿度,并且要做好皮肤护理,比如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养分的乳液,易于皮肤吸收。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做好7件事就能延缓衰老

2023-8-28 23:21:32

保健

做精液检查前有四项注意

2023-8-29 2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