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肥胖指数”阶段研究成果发布。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胖子偏多,东北地区更是胖子的”重灾区”。胖是疾病最大的诱因,预防肥胖成为中国人要重视的问题。
2023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减肥客户中肥胖人群(BMI≥28、0)比例均超过40%,高于其他城市(BMI≥28、0平均占比达27%)。
“中国迅速的城市化正在给肥胖提供最有支撑力的生活方式:城市的生活久坐时间长、更多依赖汽车交通,也能更方便地接触到更多的美食。”王京钟表示,肥胖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因此,疾病控制也应将肥胖问题重视起来,实施对于肥胖的有效干预,科学控制体重。
中国人肥胖计算公式
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的状态称为肥胖。标准体重是依大多数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而制定的。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50)×0、6+50
如果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发现体重超标,即为肥胖。
预防肥胖症要从小做起,胎儿时期就要预防胎儿过重,儿童时期要平衡膳食,规律运动,定时检测体重。
如何预防肥胖
胎儿期:预防胎儿过重
胎儿期要预防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重。孕妇在妊娠期需增加营养,但并不是营养摄入越多越好。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快,常会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重,使今后发生肥胖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要预防胎儿体重过重,孕妇首先要定期检测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妊娠的生理规律。正常孕妇前3个月增加1、5—3千克,以后每周增加400克,至足月时体重比未妊娠时增加12、5千克。其次,孕妇要根据体重增加情况调整热量摄入量。第三,孕妇还要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如散步、轻体力活动等。
儿童、青少年期: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首先,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有能力根据自己的生长需要来调控热量摄入,家长只需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由孩子自己决定吃不吃、吃多少。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通过增加活动量以增加热量的消耗,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使在婴儿期,也不要总是将孩子抱在手中,而要帮孩子翻身、做做被动操,从5—6月开始训练孩子在成人腿上自动跳跃、独坐、爬、扶走等。在幼儿期,要多让孩子独立走、跑、跳、玩游戏。在学龄期和青少年期,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
此外,还要定期帮助孩子检测体重,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则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青年期:规律生活+饮食清淡+加强运动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各年龄阶段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
2、饮食清爽:采取合理的饮食营养方法,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少甜食厚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强运动:经常参加慢跑、爬山、打拳等户外活动,既能增强体质,使体形健美,又能预防肥胖的发生。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是很有必要的,每餐不要太饱,合理安排和调整好自己的睡眠时间。
5、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肯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