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 学会自我检测

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当老年人心律出现异常要及时救治。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呢?又该如何检测?老年心律失常症状与中青年的表现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周身乏力、易疲劳、心悸、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由于年老所致的生理功能减退也容易有上述表现,所以老年

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当老年人心律出现异常要及时救治。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呢?又该如何检测?

老年心律失常症状与中青年的表现有所不同,通常表现为周身乏力、易疲劳、心悸、情绪不稳,有的甚至表现为行动不便,出现行走困难等,由于年老所致的生理功能减退也容易有上述表现,所以老年心律失常很容易被忽视。

预防老年人心律失常,学会自我检测法!

看既往病史和原发病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本人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则多为非器质性的,或程度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若为多次、反复发作,本人又患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重要疾病,则多为器质性的。

看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看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非常高,老年人心律失常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老年心律失常症状表现并没有明确的特征性,但通过老年心律失常症状的了解,以及自我辨别方法的掌握,学会自我监测,识别心律失常,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坐太久更易伤害腰椎

2023-8-9 23:21:32

保健

下肢保健按摩大法

2023-8-10 2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