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现的肠道传染病

夏季会出现哪些病,夏季怎么预防传染病,夏季保健要注意哪些,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夏季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近日,解放军302医院专家提醒人们,要加强自身防范,及早做好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

夏季会出现哪些病,夏季怎么预防传染病,夏季保健要注意哪些,其中又有哪些细节要注意的?请阅读以下文章的详细解析。

夏季是各类消化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近日,解放军302医院专家提醒人们,要加强自身防范,及早做好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急性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排出,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或在生活中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等方式传播。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凉、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症状潜伏期多数为1~2天,典型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阵发性腹痛,腹泻时有黏液或脓血便,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及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易发生于2~7岁儿童,症状多为高热腹泻或无腹泻,而表现为惊厥、嗜睡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唇发绀、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及意识不清。化验检查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满视野,并可见吞噬细胞。

专家建议,治疗上应采取消化道隔离,进易消化饮食。一般应口服补液(葡萄糖20g、氯化纳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至1000ml)。明显脱水者应静脉补液。抗菌治疗用环丙沙星等喹酮类药物,儿童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磷酶素。中毒性菌痢则需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

大肠杆菌肠炎

传染源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重要菌群,正常情况下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对机体是有利的,可是当抵抗力下降或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时,则又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肠外感染。有些血清型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感染,称为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按其致病机制可表现有下列5类。

症状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PEC):大便每天3~5次,为黄色蛋花状,量较多;

2、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ETEC):分泌性水泻,每天2~10次,无里急后重感,病程1~5天。病情轻重不一,可以仅有轻微腹泻,也可以是重症霍乱样。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EIEC):临床表现酷似急性菌痢,当临床怀疑是菌痢,但大便培养不出志贺氏菌时,应考虑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EHE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和严重的痉挛性腹痛,腹泻为鲜红色水便,不发热或低热,病程5~7天。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婴幼儿、学龄儿童及体弱的老年人可能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

5、黏附性大肠杆菌肠炎(EAEC):主要引起儿童持久性腹泻和旅游者腹泻。

专家建议,急性肠炎自愈性较强,其基本治疗方针是补液和对症处理。老年、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及重症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沙门氏菌肠炎

传染源沙门氏菌肠炎是指除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型以外的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现已知道有2023年老体弱者应用抗生素治疗。伤寒型和败血症型肠炎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为7~10天。可选用氟喹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等。

霍乱

传染源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可死于多器官衰竭。霍乱传播极快,可大规模流行。我国将其列为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发病高峰季节为7~10月。

症状潜伏期为3小时至7天,典型表现为:1、剧烈的腹泻,黄色稀水便和米泔水样便;2、呕吐为喷射状,性状可同大便;3、一般无腹痛、无发热;4、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皮肤干皱、口渴唇干、眼球下陷,婴儿前囟内陷、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甚至测试不到血压。

专家建议,该病需静脉补液,补充电解质;抗生素治疗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把好病从口入关,管好饮水、饮食、粪便,注意灭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处理疫源地,检疫期为5天,带菌者和病人需连续3次大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做过人流能检查出来吗 想知道的女人速来了解

2023-8-19 23:21:32

保健

做好这9件事防男性背痛

2023-8-20 2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