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龙虾 肌酸激酶狂飚小便酱油色

吃小龙虾肯定要注意了,据悉,一名男子吃了几个小龙虾导致轻度肌肉溶解症,肌酸激酶狂飚小便酱油色,肾功能严重损伤。其实小龙虾本身是健康的,吃小龙虾肯定要注意这些事。原本高高兴兴的为夫妻的团圆吃大餐庆祝了一番,不料因为这顿大餐差点丢失生命。据悉8月12日,暑假回家照顾小孩的小杨妻子刚从湖北老家回到广州,为

吃小龙虾肯定要注意了,据悉,一名男子吃了几个小龙虾导致轻度肌肉溶解症,肌酸激酶狂飚小便酱油色,肾功能严重损伤。其实小龙虾本身是健康的,吃小龙虾肯定要注意这些事。

原本高高兴兴的为夫妻的团圆吃大餐庆祝了一番,不料因为这顿大餐差点丢失生命。据悉8月12日,暑假回家照顾小孩的小杨妻子刚从湖北老家回到广州,为了给老婆”接风”,叫了几个朋友一起在大排档吃夜宵,点了一桌子菜,等最后上小龙虾时几个朋友都已经吃饱只是尝了几个,小林怕浪费就撑着肚子吃了起来,”估计怎么也吃了2几个”。

凌晨4点,睡梦中的小杨突然醒了,感觉全身肌肉酸痛,全身都不得劲,怕吵醒妻子,就到客厅走了走想舒展一下筋骨,没想到两只胳膊刚想做一下伸展,却感觉全身没力、几个身体都抽搐了起来,”就像全身都在抽筋,缩在一起,动都没法动,无论怎么伸展可就是展不开,然后就开始感觉呼吸困难”。

经过急诊医生的询问与检测,发现小杨肌酸激酶大于2000,考虑轻度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医生建议小杨先留在急诊室内治疗观察。

几个小时后,小杨终于可以躺在床上了,可是肌酸激酶却飚到5000,比正常上限高了20倍,小便竟成了酱油色,而且肾功能开始出现损伤,检查后血尿、尿蛋白、尿糖都开始出现,肝功能、心功能都出现问题,小杨马上被转诊到肾内科开始治疗,”医生说我全身的肌肉可能都在坏死”,要是肾功能一直这样恶化下去,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当时小杨就有点怕了。

不过还好,经过肾内科一晚上的解毒治疗,控制了肌肉的进一步溶解,第二天肌酸激酶就开始下降,又经过改善肾功能与保护其他脏器的治疗,几天后小杨的肌酸激酶、肾功能、肝功能都开始恢复到正常水平,不日即可出院。

吃小龙虾注意事项

1、虾头和虾线千万不要吃

很多人在吃小龙虾时喜欢食用虾头,尤其是虾头里的虾黄,但是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鉴于大部分饭店为了省事出售的小龙虾基本不除去虾头,所以在饭店食用龙虾的时候千万不要食用虾头;而虾线作为龙虾体内仅次于头部第二脏的部位,很多饭店也是为了省事并没有去除虾线,因此建议大家在吃小龙虾前肯定要把虾线去除。

2、小龙虾死亡时间越长积累的毒素越多

小龙虾之所以新鲜美味,是因为小龙虾体内含有丰富的组胺酸,但龙虾一旦死亡,体内的组胺酸就被细菌分解成为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龙虾的肠胃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死后体内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小龙虾死亡时间的延长,虾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此外,小龙虾体内多有肺吸虫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如吃了未煮熟的虾,就容易感染肺吸虫病和导致胃肠道中毒。小龙虾煮熟后应当立即食用,不宜存放,第二次食用必须重新加热。

3、烧龙虾肯定要煮熟煮透

饭店的龙虾都是连头一起烧的。在被污染的情况中,小龙虾吸附的能力特别强,它有可能把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吸附进去,当它吸附重金属元素后,头部会天然产生几个”囊”,把重金属包裹起来。同样,龙虾头部是最易堆集寄生虫的部分,所以在吃的时候要去、把龙虾头去掉。因为高温烧煮才能完全杀死寄生虫,小龙虾蒸煮时候必须要到达到30-40分钟,才能杀死寄生虫。如果采用烤、炒或腌、醉等方式加工小龙虾,在食用后就有可能传染肺吸虫病。

4、小龙虾不可和这些东西同吃

小龙虾的卵白质与维生素C结合后会天生三价砷而引起中毒。小龙虾不能与猪肉、狗肉、南瓜、鸡蛋等同食。小龙虾与葡萄、山楂、柿子之类的同食会导致头晕、恶心、腹泻等。

如何辨别小龙虾是否新鲜

去餐厅食用小龙虾的时候,大多数餐馆的小龙虾都是做好端上餐桌的,在吃小龙虾之前,最好看一下小龙虾躯体,如果呈现的是尾部蜷曲,说明小龙虾在入锅之前是活的;如果呈现的是尾部直的,说明小龙虾在入锅之前就已经死了。

如看到特别鲜亮,但虾钳较少的小龙虾,使用”洗虾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应慎食。吃小龙虾前,首先看小龙虾的外壳,如果表面颜色很深,并且发暗,说明虾的质量不好。其次看小龙虾的腹部,如果有发黑发暗或者有油泥也不要食用。最后扒开虾头部分,如果里面是黑的,说明烹调前虾就死了,不建议食用。

阅读:

你知道如何健康吃小龙虾么

吃小龙虾疼到跳楼吃小龙虾要预防4种病

24岁产妇吃龙虾病危5类人不宜吃小龙虾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脾肾不足的中医调理方法有哪些?

2023-9-15 23:21:32

保健

做菜小技巧 五类菜不能少放醋

2023-9-16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