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疾病是什么?内分泌疾病怎么办?内分泌疾病症状有哪些?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大致由下丘脑、垂体,以及分泌激素的腺体/细胞构成。下丘脑受到中枢神经的调控,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它与垂体组成调度中心,协调全身各类激素的分泌水平,确保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各项重要生命活动顺利进行。一旦发生内分泌疾病(Endocrine Diseases),无论激素过多或缺乏,都将导致相应生理过程失控,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激素合成过多导致功能亢进垂体瘤: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可导致相应激素分泌过多,或由于压迫其他垂体细胞和下丘脑而干扰其他激素合成,最终可引发全身性的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神经、心血管、消化等各个系统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全身性代谢亢进。性早熟:体内性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患儿过早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儿童时期发病可形成巨人症,成人时期发病可形成肢端肥大症。因存在多系统代谢紊乱,患者患病风险上升,寿命显著缩短。库欣综合征: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脸部和腹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同时伴有心理障碍和情绪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育龄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有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伴有高雄激素血症或表现,或者超声下可见多囊卵巢。激素合成减少或发生激素抵抗导致功能减退糖尿病:由于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被破坏(Ⅰ 型糖尿病);或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Ⅱ 型糖尿病),导致体内血糖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或发生甲状腺激素抵抗,从而引起全身性代谢和多系统功能减退的一组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又称为爱迪生病,超过 90% 的原发性患者肾上腺由于自身免疫病、结核感染等原因遭到破坏;继发性是由垂体、下丘脑等病变所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可导致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或性激素合成、分泌的水平显著降低,引起体内代谢紊乱。

概述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大致由下丘脑、垂体,以及分泌激素的腺体/细胞构成。下丘脑受到中枢神经的调控,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它与垂体组成调度中心,协调全身各类激素的分泌水平,确保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各项重要生命活动顺利进行。一旦发生内分泌疾病(Endocrine Diseases),无论激素过多或缺乏,都将导致相应生理过程失控,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害。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

激素合成过多导致功能亢进

垂体瘤: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可导致相应激素分泌过多,或由于压迫其他垂体细胞和下丘脑而干扰其他激素合成,最终可引发全身性的代谢紊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神经、心血管、消化等各个系统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全身性代谢亢进。

性早熟:体内性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患儿过早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儿童时期发病可形成巨人症,成人时期发病可形成肢端肥大症。因存在多系统代谢紊乱,患者患病风险上升,寿命显著缩短。

库欣综合征: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脸部和腹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同时伴有心理障碍和情绪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育龄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有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伴有高雄激素血症或表现,或者超声下可见多囊卵巢。

激素合成减少或发生激素抵抗导致功能减退

糖尿病:由于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被破坏(Ⅰ 型糖尿病);或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Ⅱ 型糖尿病),导致体内血糖代谢紊乱。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或发生甲状腺激素抵抗,从而引起全身性代谢和多系统功能减退的一组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又称为爱迪生病,超过 90% 的原发性患者肾上腺由于自身免疫病、结核感染等原因遭到破坏;继发性是由垂体、下丘脑等病变所致。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可导致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或性激素合成、分泌的水平显著降低,引起体内代谢紊乱。

症状

不同类型内分泌疾病虽然致病因素、发病过程有所差异,但最终都表现为 2 种情况:激素水平过高导致功能亢进;激素水平不足或发生激素抵抗导致功能减退。

激素水平过高的临床特征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生长激素水平过高)

巨人症(儿童发病):身材显著比同龄人更为高大,发育完全后可达到 2 米以上。成年后会逐步出现肢端肥大症的各种症状。

肢端肥大症(成年发病):骨骼粗大,手掌和脚掌肥厚,手指和脚趾变粗。头颅变大,面部轮廓前凸。皮肤油腻、多汗,毛发旺盛;声音粗厚;关节疼痛,肌肉无力。

库欣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过高)

脸部和身躯肥胖,伴高血压和糖尿病;

皮肤出现痤疮、粉刺;

在腹部、大腿有宽大的紫纹;

四肢肌肉无力、萎缩;

骨骼疼痛,易发骨折;

免疫力差,频繁感染;

焦躁、易怒或抑郁;

性功能障碍。

性早熟(性激素水平过高)

女孩在 8 岁之前,男孩在 9 岁之前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

患者可能表现为性器官和性征整体提前发育;也可能仅有乳房、阴毛或性器官单独提前发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水平过高)

月经紊乱,排卵障碍导致不孕。

皮肤油腻、痤疮,毛发旺盛,肥胖,颈部/腋下/腹股沟皮肤褶皱处出现角化过度、色素加深。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

颈部变粗、眼球突出。

食欲旺盛,大便次数增加,人反而可能变得消瘦。

容易激动、烦躁、失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乏力、怕热、多汗。

肌肉无力、震颤,还可能伴有阵发性麻痹。

激素水平不足或发生激素抵抗的临床特征

糖尿病:血糖升高,代谢紊乱,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如果病情长期未能得到控制,将损害全身各处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头晕、疲乏、皮肤苍白、性欲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畏寒乏力,反应迟钝,嗜睡,食欲不振,便秘,运动协调性差。

生长激素缺乏: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正常;部分可伴有骨骼畸形。

成人——躯体肥胖、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各项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性激素缺乏:

女性——月经周期延长、闭经、乳房不发育、阴道萎缩、性欲减退、不育。

男性——性器官发育不完全、阳痿、不育、肌肉萎缩、肥胖、乳房发育。

病因

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 2 类: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病因可能包括,创伤、病变、感染、营养失衡,以及外源刺激因素;先天性病因则包括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通常认为内分泌疾病往往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分泌疾病的获得性病因

手术或创伤因素

外伤或手术造成损伤;

局部曾经接受过放疗。

疾病或感染因素

内分泌疾病之间互相影响,促进病情进展;

肿瘤或感染侵犯相关内分泌器官;

脑出血波及下丘脑和垂体;

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分泌垂体刺激因子,干扰内分泌功能。

外源刺激因素

长期接受雌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暴露于甲苯等化工原料或其他毒素;

无意中摄入过量激素类物质;

遭受巨大的精神创伤。

日常生活因素

运动过度或运动缺乏、体重超重;

妊娠期和产后哺乳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食物缺碘或碘摄入过量。

内分泌疾病的先天性病因

家族病史:假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病,那么发病风险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例如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先天性缺陷: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下丘脑、垂体或激素腺体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先天性的缺陷。

细胞带有突变的易感基因,容易在外界刺激下形成肿瘤组织。

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攻击、破坏自身组织或细胞结构。

就医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常见检查项目

病史采集:

基本情况:患者病史、治疗史、吸烟史、日常饮食、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

临床症状的特征:例如具体部位、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每次发作的诱因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全身的肢体、皮肤,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会初步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抽血检查:

检测各种生化成分,例如血糖、血脂、电解质,同时评估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

测定生物学标志物,例如:激素水平、自身免疫性抗体水平、肿瘤标志物等。

尿样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电解质水平、酸碱度变化。

鉴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血细胞、蛋白质或病原体感染。

测定体内的各种激素水平:

医生要求获取的患者样本可包括血液、尿液、唾液。

有可能会在特定时间进行取样,从而检测在不同时间段的激素水平。

心电图:观察心律是否正常,整个心跳过程是否出现变化。

眼部检查:例如瞳孔、眼球是否异常,眼底是否出血,视力、视野是否发生变化。

甲状腺摄碘131 率:甲状腺可以从血液中吸收碘元素(包括碘131),通过测定颈部甲状腺的放射性就可以计算甲状腺的摄碘率,从而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医生会采用超声引导细针刺入患者的甲状腺获得组织样本,用于病理检测,从而明确诊断。

激素尝试性治疗试验:医生短期使用外源激素尝试性治疗,根据患者的应答情况,评估激素合成和调控途径中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激素兴奋试验:主要用于激素分泌功能减退的患者。

激素抑制试验:主要用于激素分泌功能亢进的患者。

影像学检查:例如 CT 或磁共振扫描、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基因检测:对于某些疑似家族遗传病或基因突变患者,医生会要求采集口腔黏膜、血液或皮肤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以明确具体发病原因,指导后续治疗。

病理检测:如果需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医生会在术后将其交给病理科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病理分析,最终判定其来源、性质。

治疗

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疾病,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缓解症状,纠正激素水平,恢复体内各系统正常功能。

积极去除病因

医生会要求患者立刻停用致病药物或营养补剂。

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医生会将其转至相应的科室,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从而在根本上降低复发或病情进展的风险。

手术治疗

多数内分泌系统的肿瘤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尤其是:

肿瘤体积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

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以及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疑似有恶变倾向或已经存在恶变迹象者,应尽早手术切除。

多数内分泌肿瘤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好。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或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适用于:

术后肿瘤残余体积较大,药物又难以有效控制;

术后肿瘤复发;

患者拒绝手术。

对于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女性的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医生会谨慎权衡是否有必要采用放疗方案治疗,尽可能避免严重的后遗症。

药物治疗

甲亢:硫脲类(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咪唑类(他巴唑、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性早熟:常用药物包括两类:曲普瑞林或醋酸亮丙瑞林;酮康唑或阿那曲唑。

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奥曲肽缓释剂。还可与溴隐亭、卡麦角林或培维索孟联合应用。

库欣综合征:

常用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物,例如酮康唑、米托坦。

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方案,以维持体内适量的激素水平。待其体内肾上腺激素调控和分泌恢复正常,医生将逐步减少剂量直至停用激素药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类药物、二甲双胍、克罗米酚。

催乳素瘤:首选溴隐亭,可降低催乳素水平,缩小瘤体。其他常用药物还有培高利特、卡麦角林,均需长期服药。

糖尿病:双胍类(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二肽基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受体激动剂等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激素功能减退症:

一旦确诊,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

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睾酮、雌激素。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疾病管理工作,改善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做好疾病管理工作

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擅自加用其他药物,也不要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定期复诊,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改善日常注意生活方式

患者应确保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放松。

彻底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的香烟烟雾。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预防

内分泌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具体形成过程尚不完全明确,临床难以做到完全预防。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杜绝滥用药物,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疾病管理是预防内分泌疾病的关键:

积极防治各种脑部疾病,避免病情进展或感染蔓延,波及下丘脑/垂体。

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者,应开展降压、降脂、降糖治疗,力争维持长期达标。

及早治疗各种内分泌疾病,避免因功能紊乱而累及整个内分泌系统。

提高健康意识,杜绝滥用药物:

拒绝地下诊所成分不明的“美白”、“丰胸”产品。

拒绝地下诊所治疗关节炎、颈椎病的所谓“神药”。

切勿给孕妇、哺乳期妇女或未成年人滥用保健品或营养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痔疮止血颗粒(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痔疮止血颗粒(同仁堂)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复方氢氧化铝片(云鹏)的功效与作用-复方氢氧化铝片(云鹏)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