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是什么?神经源性膀胱怎么办?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有哪些?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出现紊乱,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外周神经系统因素感染性疾病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其共同点都是,导致支配膀胱的相关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从而引起膀胱功能障碍。由于神经病变的程度以及部位不同,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且隐蔽性较强,其表现主要以下尿路症状、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需要依赖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多种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确诊。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以保护肾功能、恢复下尿路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原则,如果该疾病长期存在,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导致上尿路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别称

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

概述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出现紊乱,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外周神经系统因素感染性疾病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其共同点都是,导致支配膀胱的相关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从而引起膀胱功能障碍。

由于神经病变的程度以及部位不同,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且隐蔽性较强,其表现主要以下尿路症状、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需要依赖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多种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确诊。常见的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以保护肾功能、恢复下尿路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原则,如果该疾病长期存在,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导致上尿路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症状

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一般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排空不全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症状,如射精异常、性高潮异常等;

肠道症状:如频繁排便,便秘或便失禁等;

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为会阴区或肛周区感觉异常,肢体的活动或感觉异常等;

其他:如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合并肾积水时,可出现腰痛;合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时,可出现血压增高等。

神经源性膀胱的并发症有哪些?

尿路感染:由于患者存在尿潴留等致病因素,需频繁进行导尿,从而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

肾功能损害:长时间的膀胱功能障碍可导致慢性尿潴留,引起压力升高,造成膀胱输尿管返流引发肾积水,若肾积水不能及时解除,则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起肾衰竭。

病因

神经源性膀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病因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外周神经系统因素、感染性疾病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其共同点都是,导致支配膀胱的相关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引起了膀胱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性因素: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脑积水、脑瘫、智力发育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多发脑梗死、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神经脱髓鞘病变、脊髓病变、椎管狭窄、腰椎/颈椎病变等因素,均通过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外周神经系统因素:糖尿病最为常见,长期糖尿病会引起外周神经发生病变,所以,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病因之一。另外,大量酗酒、药物滥用以及较为少见的结节病、卟啉症等因素,均可引起神经源性膀胱。

感染性因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脊髓灰质炎、梅毒、结核等疾病,可以通过病原微生物,而对膀胱神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导致神经源性膀胱。

医源性因素:大多数患者在进行盆腔或脊柱手术后,会引起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疾病,会引起膀胱神经肌肉的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

如何减少或避免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脑血管意外,颈椎/腰椎病变等,平时还应该严格监测并控制血糖。

如果平时一旦发现可疑的相关症状时,尽早就诊,防止病情耽误治疗。

既往有脊柱或腰椎手术史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必要时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顽固性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且既往有神经系统病变或相关手术史,并经过严格的内科治疗后,症状仍然存在甚至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出现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常见病,且治疗无效时,应就诊,鉴别是否为神经源性膀胱;

已经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当症状加重,出现泌尿系感染、腰痛等症状时,也应及时就诊,排除因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相关的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病情需要时,还需有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协助。

医生如何诊断神经源性膀胱?

通常,医生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B 超、CT、磁共振成像(MRI)、尿动力、膀胱镜等],就可以明确诊断。有时需要排除其他一些类似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症状较为多样,但特异性较差,一般需要与其他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相鉴别:

前列腺增生:此为男性的常见疾病,也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但不伴有神经病变病史。在 B 超检查中,可提示前列腺增大;在直肠指诊时,可触及增大的前列腺。而且在 α 受体阻滞剂和 5α 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下,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

尿道狭窄:可伴有尿道侵入性操作的病史,通过膀胱尿道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可确诊;

膀胱镜梗阻:在膀胱镜检查中,可发现病变;

膀胱、前列腺等恶性肿瘤:一般伴有血尿症状,可在病理学活检中检查出该疾病;

间质性膀胱炎:一般由自身免疫力低下或炎症引起,出现盆腔疼痛的症状,在膀胱镜中可看见广泛炎症性改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的吗?

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做过手术吗?

之前有什么病史吗?怎么治疗的?

平时排尿正常吗?生活有受到什么障碍吗?

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或间歇性导尿,哪种治疗方式更容易接受?

家庭条件如何?有医保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吗?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主要以补充雌激素来增加阴道的抵抗力,并使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一般治疗

一般通过排尿训练、记录排尿时间、膀胱行为训练、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治疗、导尿治疗等方式。

优点: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无侵入性、经济的特点,而且如果使用得当,可缓解排尿及排便的症状。

缺点:该方法只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根治疾病,所以不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患者。

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神经系统的病变,防止神经的损害加重,从而加快病情发展,如控制血糖等。

药物治疗

M 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膀胱的活动度,松弛膀胱肌肉,可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α 受体阻滞剂:可减少膀胱出口的阻力,减轻排尿困难症状。

其他:如 PDE5I(5 型磷酸二酯酶峰抑制剂)、M 受体激动剂,中医药等,都对神经源性膀胱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具体药物的选择与应用需遵循专科医生的医嘱进行服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作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最后治疗手段,因为此方法是侵入性治疗,存在并发症的风险,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膀胱扩大术、肉毒素注射、骶神经电极植入术等。

神经源性膀胱发展及转归

神经源性膀胱为良性疾病,预后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带来巨大影响,患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等情况。如果一旦发现,应尽早治疗,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目的在于保护肾功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坚持记录排尿日期,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门诊复查。

预防

为了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生,应该积极治疗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发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寨卡消息-菲律宾确诊首例孕妇感染寨卡病例

2023-9-18 23:23:44

保健

闽江上漂来一只黑熊尸体,打捞后让人大跌眼镜

2023-10-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