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儿童多发性硬化,小儿多发性硬化症,小儿轴周性硬化性脑炎
概述
小儿多发性硬化为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其特征是病灶播散、病程缓慢、复发为特征。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多部位的功能障碍,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惊厥等可能是少数儿童多发性硬化患者特有的症状。儿童患者病程发展较快,极少数可能患者在发病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儿童多发性硬化占多发性硬化患者比例较小,10 岁以下发病者占 3%~5%,其中典型的缓解与复发患儿占 2/3,发作次数只有一两次的良性型患儿占比例极少。
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等。
根据病情发展速度不同,该病分为良性型、进展型、急性型或恶性型。
主要症状为复视、眼外肌麻痹、视力减退、肢体麻木、共济失调,表现为肢体僵硬、动作不协调、尿便障碍等。其中,发热、恶心、惊厥等症状可能是少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特有的。
本病根据病情不同,可选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了解发病因,对症治疗,儿童患者发病急,需要及时治疗。难点在于病灶多且病情反复,每一次复发都会给患儿造成新的、永久性神经损害,治疗起来较困难。
本病累及全身,导致患者视力减退、四肢麻木、行动不便。严重者,可发生智力和感情的恶性改变,比如智力下降、感情淡漠等。
儿童患者发病急促,有极少数患者,在发病几周之内便死亡。
症状
小儿多发性硬化主要症状为视力减退、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尿便障碍,少数儿童患者会出现发烧、恶心、呕吐和惊厥等症状。
小儿多发性硬化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多发性硬化的常见症状包括:
整体症状:
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首先表现为复视,看一个物体时感觉像两个;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睑和眼球活动起来不方便;单肢或多肢麻痹,表现为肢体麻木、僵硬感觉不灵敏。
尿便障碍:排尿障碍,如尿无力;排便困难,如便秘。
智能或情感改变:表现为人变得麻木、呆傻、情绪低落、抑郁。
儿童早期症状:
少数儿童特有症状:惊厥、发烧、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不清,麻木呆滞。
共济失调:表现为肢体僵硬,动作不协调。
构音障碍:表现为呼吸、共鸣、发音和韵律的不协调。
意向性震颤:表现为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震颤、走路不稳。
小儿多发性硬化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多发性硬化的进展过程急促,病情容易反复,每次发展都对神经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以多发性肝脓肿最为常见。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肢体麻痹
感觉异常
共济失调
脑水肿
惊厥发作
小脑征
锥体束征和后索功能损害
多发性肝脓肿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澄清,可能是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 T 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儿多发性硬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如病毒感染导致小儿溃疡性肠炎,这是一种免疫性缺陷疾病,容易导致小儿多发性硬化。
免疫抑制功能丧失:如红斑狼疮都可能导致该病。
免疫平衡失调: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诱发该病。
遗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可导致该病。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如长期处于空气污染、有毒物体发散的环境。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多发性硬化?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病毒感染的人:比如说病毒感染导致溃疡性肠炎的人,病毒感染导致皮肌炎的人;
先天性免疫缺陷的人;
天生体弱多病的人:如残疾儿,早产儿,先心病患儿;
长期处于有毒、有害环境中的人:如化工厂附近,被化学制剂、污染的地方。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具有家族遗传的人:家族中有近亲患有该病的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视力减退;
肢体麻木、僵硬、动作不协调;
便秘,尿无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情绪低落;
神情麻木呆滞;
少数儿童患者:发烧、恶心、呕吐、惊厥。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多发性硬化?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多发性硬化时,将通常进行问诊、视诊、脑脊液检查、脑 CT 检查,在脑脊液检查和脑 CT 检查有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和视诊:通过检查症状和病史询问,如果有视力减退和肢体障碍,可以初步判断病情。
脑脊液检查:该检查可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自身免疫抗体,可帮助进一步确诊疾病。70%~90% 的病例可见免疫球蛋白增高;90% 的病例可见少克隆 IgG 带(脑脊液异常形成的病区,是诊断小儿多发性硬化症的重要指标);病情反复发作,可检测出脑脊液蛋白抗体阳性。
辅助检查: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发现脱髓鞘病灶,有助于提高确诊率。可作为预测病情复发的指标,磁共振成像更为敏感,准确率较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是哪里不舒服?
持续多长时间了?
这是第一次发病吗?
以前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带了吗?
用过什么药吗?
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有没有其他疾病?
家里有人有过类似症状吗?
最近有没有得过病毒感染疾病,比如肠胃炎、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严重吗?
该怎么治疗?大约需要多久?
治愈之后还会复发吗?
有没有什么严重的并发症?
需要住院治疗吗?医院支持哪种类型的医保?
治疗
本病缺乏特效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对明显病症进行治疗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
激素及免疫抑制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类固醇、环磷酰胺,对病症可能有一定疗效。
泼尼松或硫唑嘌呤:可以口服泼尼松进行冲击治疗,也可以长期服硫唑嘌呤,以延缓疾病发展过程,降低视神经炎转变为多发性硬化的发生率。
抗生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抗生素,选择对肠球菌、肝炎杆菌、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最佳方案是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甲硝唑的联合使用,抗生素既可以作为治疗手段,又可以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其他:根据医嘱用药,比如及时补水,补维生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血容量,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采取措施之后,根据患者状况,再决定是继续观察治疗,还是采取应急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手术:手术要及时,越快越好,该手术可以及时抢救患者生命。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渐加重的患者,预后差。
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病情能够得到缓解,对有反复发作特点的患者,预后较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胆道梗阻引流手术之后,注意引流管的卫生,保持引流管外漏部分干燥、不要沾水,不要沾灰尘、防止伤口感染。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根据医嘱,定期注射促肾上腺激素或者口服抗生素,直到病情缓解。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复诊,千万不要私自停药和加药。
术后、用药复查:遵照医嘱使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术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每隔半年复查一次,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一定要及时就诊。
饮食:
饮食以清淡为主,饮食结构要合理,食物营养要全面,多吃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鸡肉、豆腐、鱼肉类;青菜、豆角、橙子、橙子。
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不吃不干净的路边摊,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运动:
患者应以休息为主,肢体麻木和不协调情况下,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比如快跑、剧烈地蹦和跳。
患者可以小范围的活动,不能总是卧床休息或者久坐。
其他:
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和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每天打扫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家长要多陪伴患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预防
本病预防应重视遗传因素和积极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预防病毒感染,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流感季节戴口罩;注射必要的预防针,以便及时治疗病毒感染症状,如病毒性感冒、呼吸道感染。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早起早睡,戒除烟酒,增强抵抗力。
针对不可变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重视遗传因素,病情做好产前咨询工作和孕期检测,以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