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窦性心动过缓怎么办?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有哪些?

正常心脏跳动的节律来自心脏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规律性放电。成年人安静休息时窦性心率为 60~100 次/分钟。窦性心律慢于60 次/分钟,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在有些健康的成年人和运动员,心率在 60/分钟以下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疾病,也没有症状。只有当心跳过慢,导致心脏向全身供血不足,才会引起严重后果。窦房结病变、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以及药物毒性等因素,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吸烟、酗酒等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素,也会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一些健康成年人,特别是老人、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无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身体重要脏器缺血,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甚至猝死。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等药物可暂时缓解急性发作,提高心率,但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植入起搏器是有效治疗方法。佩戴起搏器,要注意不要靠近强磁场,以免干扰起搏器工作。

概述

正常心脏跳动的节律来自心脏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规律性放电。成年人安静休息时窦性心率为 60~100 次/分钟。窦性心律慢于60 次/分钟,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在有些健康的成年人和运动员,心率在 60/分钟以下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疾病,也没有症状。只有当心跳过慢,导致心脏向全身供血不足,才会引起严重后果。

窦房结病变、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以及药物毒性等因素,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吸烟、酗酒等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素,也会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

一些健康成年人,特别是老人、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一般无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身体重要脏器缺血,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甚至猝死。

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等药物可暂时缓解急性发作,提高心率,但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植入起搏器是有效治疗方法。

佩戴起搏器,要注意不要靠近强磁场,以免干扰起搏器工作。

症状

心率不低于50 次/分钟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心率过低(40 次/分钟以下),会引起血压降低,表现为头晕眼花、疲乏甚至晕厥;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乃至猝死。

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症状?

有些人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明显的心动过缓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

头晕目眩、头昏脑胀。

呼吸和行动困难。

疲乏。

胸痛或心脏锤击感或心跳加快(心悸)。

意识模糊或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血压下降,可出现昏厥。

窦性心动过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病情严重,或久不治疗,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

加重原有心脏病,诱发心力衰竭。

冠脉缺血加重,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慢快综合征(心跳时快时慢)并发房颤,可引起卒中。

晕厥,可能频繁发作。

低血压。

心脏骤停或猝死。

病因

窦性心动过缓的病因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

年龄增长。可引起心脏传导功能及结构发生变化。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可损害心电传导系统。

窦房结或周围组织病变、心脏手术损害窦房结。窦房结是心脏传导的一部分,并控制心脏跳动的频率。

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可减慢或影响心电信号传导。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会导致心跳缓慢。

某些药物。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地高辛、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镇静药物等。

严重缺氧、低温等环境因素。

睡眠呼吸中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哪些因素会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

窦性心动过缓往往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组织损伤所致。因此,可影响心脏病风险的因素,也会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风险:

高血压。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免疫性/代谢性疾病。

吸烟。

酗酒。

精神压力、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就医

医生会询问病史和症状,并为患者查体,包括量脉搏、听诊心肺等。医生还可通过心电图、运动试验等检查方法帮助诊断。

何时应就医?

许多疾病可引起心动过缓的症状和体征。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一旦出现明显心动过缓,应及时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

发生以下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昏厥。

呼吸困难。

持续胸痛超过几分钟。

医生如何诊断窦性心动过缓?

医生在为患者查体时,会测量脉搏、血压、听诊心肺、确定心脏大小、有否肝肿大/下肢浮肿等,来初步诊断。医生还可进行以下辅助检查,帮助确诊心动过缓;

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查控制心脏节律的电脉冲信号。心动过缓往往是阵发性的、做一次心电图不一定能“捕捉”到。医生可能会让患者佩戴一种记录心律的仪器,通常连续佩戴 24 小时,这叫做动态心电图,或 Holter 心脏监测仪、24 小时心电图或心血管事件监测仪等,记录日常活动时的心律状况。

运动试验。医生可以查看患者在运动时心率的变化情况。

倾斜试验。医生可以了解体位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明显心动过缓而导致晕厥。

血液指标检查。医生可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电解质紊乱,因为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心跳过慢。

睡眠监测。医生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因为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缺氧而导致心动过慢。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感到头晕眼花、胸痛乏力吗?严重吗?出现多久了?

偶然发作还是反复发作?是否合并黑朦(眼前发黑、看不清东西)、昏厥?

哪些情况会加重或缓解症状?

发生症状时有没有自己测过脉搏?

体育锻炼会诱发症状吗?

有没有其他心脏病?治疗情况如何?

目前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做过心脏手术吗?

有没有喝酒或抽烟的嗜好?

有心脏病家族史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心跳过慢?

我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我是运动员,心跳慢是正常现象吗?

心跳过慢一定要治疗吗?

要做哪些检查?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心跳过慢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会引起心跳骤停吗?

我应该/适合植入起搏器治疗吗?

我可以参加体力活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我能开车吗?

饮食需要调整吗?

植入起搏器后,我要注意什么?

植入起搏器后,还能过夫妻生活吗?

我应该多久去医院复查一次?

治疗

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有症状的患者,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药物提高心率。药物无效时,医生一般会建议植入起搏器。

如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取决于病因和症状。如果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无需治疗,需定期复查心电图。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急症处理。急性发作时,医生会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等药物提高心率。

解除病因。解除病因的治疗,包括停用或换用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或调整剂量。如果诊断发现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血钾水平高,医生会治疗此类原发病。

起搏治疗。如果因为心脏的传导系统受损导致心动过缓,医生一般会建议植入起搏器。起搏器是一个放置在锁骨处皮下的小装置。医生通过患者手臂或锁骨下方的静脉,将电极导线插入心腔,然后埋入起搏器,起到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的作用。起搏器监测患者的心率,并在预先设定的心率以下时产生电脉冲以维持恰当的心率,能帮助纠正心率缓慢。65 岁以上心动过缓患者更有可能需要安装起搏器。

导管射频消融。慢快综合征患者,在起搏治疗后,还需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或接受射频消融来治疗心动过快。如果合并房颤,还需要抗凝治疗,预防卒中。

日常注意

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是心脏疾病导致的,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心脏健康,改善整体健康情况。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要注意远离磁场和电场。

窦性心动过缓,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健康饮食,包含水果、蔬菜、谷物、鱼和低脂或脱脂奶制品。

规律运动。什么样的运动类型和运动量适合自己,可咨询医生。

如果超重,适当减肥。

不要吸烟,远离二手烟。

少喝酒。

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或改变用药量。

如果服用抗凝药,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受伤跌倒,防止出血。

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

佩戴起搏器,可以享受正常性生活。

平时不要靠近强电磁场,避免起搏器失灵不工作。具体可咨询医生。

预防

防止心动过缓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发病。如果已经确诊患有心脏病,应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处方的治疗方案用药。

如何预防窦性心动过缓?

不要抽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健康饮食。水果、蔬菜、鱼、瘦肉和全谷物有益于心脏健康。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西式甜点等。

规律运动。尝试提高心率的运动。目标是每周轻、中强度运动至少 2.5 小时。

保持健康体重。必要时减肥。

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等。

保持好心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方法,如冥想、瑜伽、呼吸放松训练等。如果感觉抑郁和焦虑,应及时就医。此外,可主动向亲友寻求精神支持,获得必要的帮助。

定期复诊。如果出现黑朦、昏厥立即就诊。

永久起搏治疗(植入起搏器),可以治疗心动过缓,预防危及生命的明显心动过缓。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氟马西尼的功效与作用-氟马西尼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盐酸多西环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