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二尖瓣狭窄(mitral valve stenosis)是指二尖瓣开口狭窄,血流不能通畅地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心脏有 4 个腔室和 4 组瓣膜。瓣膜如同阀门,它们的开放和闭合保证血液在心脏中保持正确流向。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心室舒张时,二尖瓣瓣叶开放,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心脏收缩时,瓣叶闭合,血液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不能反流到左心房。
当二尖瓣发生病变,不能完全开放时,流入左心室的血液就会减少。血液淤积在左心房,可能会反流回肺部,造成肺动脉高压,严重时可引起心力衰竭。
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二尖瓣狭窄。
风湿热和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病因。
病情进展缓慢,轻度狭窄可能不引起明显症状;如果造成心房损害,会引起房颤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心跳节律紊乱、心悸、胸闷气短、疲劳、下肢浮肿等。
典型症状是“二尖瓣面容”,表现为面部呈紫红色、嘴唇发紫。
做超声心动图可诊断本病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
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一部分患者可以做手术来修复或置换病变瓣膜。多数情况下,优先选择修复法。
养成并保持有益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卫生,特别是口腔卫生,防止感染损伤瓣膜。
应及时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预防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症状
二尖瓣狭窄是终身性疾病,但是可能在数年间都没有明显症状。早期症状往往较轻,表现为活动时气短。严重时则可能引起房颤、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出现心悸、运动和平躺时气短等症状。
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有可能长时间不出现明显症状。可能在运动、精神紧张焦虑、怀孕、感染等情况下才出现症状。早期症状通常是轻微的。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如果左心房损伤,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
二尖瓣狭窄的症状包括:
房颤的症状。如心跳过快、心跳节律紊乱。
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或平躺时呼吸困难。
咳嗽带血。
其他较为少见的症状包括:
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胸部不舒服、胸痛。
皮肤变色。例如面部呈紫红色、嘴唇发紫(二尖瓣面容)、身体出现深蓝色(血流减少引起)。皮肤变色较为罕见,通常出现在疾病晚期。
病因
大多数二尖瓣狭窄都是由风湿热引起的。例如,未经治疗的链球菌性咽喉炎,可能会让二尖瓣瓣叶变硬变厚。此外,先天性心脏病、老年人瓣膜退化、心内膜炎等也可引起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的病因是什么?
风湿热。在不发达地区,绝大多数二尖瓣狭窄都是由风湿热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多数是由链球菌感染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损害心脏,引起炎症。长此以往,瓣叶形成瘢痕,变硬变厚,从而导致开放狭窄。
其他常见原因包括: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老年人瓣膜出现退行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瓣膜会出现退行性变化,钙质沉积,导致变硬变窄。
严重肾病也可能导致瓣膜变硬。
引起瓣膜出现瘢痕的疾病(例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
药物因素。服用过含氟苯丙胺的减肥药,可能增加瓣膜病发病风险。
哪些因素会增加二尖瓣狭窄的风险?
曾患过风湿热。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曾患有此病,因此也不知道自己容易患二尖瓣狭窄。
糖尿病。
患有马凡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
患有心内膜炎、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就医
二尖瓣狭窄可能没有症状,医生可能在体检时听见心脏杂音才发现此病。发现异常后,医生可能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方法做进一步检查。
何时应就医?
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立刻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心脏病发作症状,出现胸痛或压迫感。
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头晕、晕厥发作。
心悸。
胸闷气短。
咳嗽带血。
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
心力衰竭症状,例如气急气短、腿脚肿胀、运动能力下降。
二尖瓣狭窄并发感染症状,例如原因不明的发热。
原因不明的过度疲劳。
如何诊断二尖瓣狭窄?
早期二尖瓣狭窄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前去医院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医生会先询问病史、症状,进行体格检查与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检查脉搏、听诊心肺,并检查腿脚是否出现水肿。
超声心动图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如果医生希望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还可能通过咽喉将检测探头放进食管,采集心脏图像。
心电图检查。可以显示心脏的异常电信号,检查心律问题。
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左心房是否增大,显示肺动脉的情况,查找症状(如气短)出现的原因。有时可以在胸部X线片上观察到心脏瓣膜上的钙沉积。
心导管检查。医生往往会在手术前做心导管检查,来评估心脏功能、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是否正常。了解冠状动脉的情况可能影响到后续治疗。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出现了胸闷、气短、心跳不规律、腿脚浮肿、乏力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其他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以前得过上呼吸道感染吗?治疗情况如何?
在吃哪些药?
经常喝酒、喝咖啡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症状可能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影响寿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我?
症状还不是很严重,也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有哪些风险?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和运动方面需要调整吗?
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疾病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有轻度或中度狭窄,只需要定期复查。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并发症。如果症状严重、瓣膜重度狭窄,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或置换二尖瓣。
药物可以治疗二尖瓣反流吗?
药物不能有效治疗二尖瓣狭窄。医生会应用药物预防或治疗并发症。手术修复或置换人工瓣膜后,也需要服用药物防止感染或血栓栓塞。修复瓣膜可以保留腱索乳头肌等心脏左心室结构,更加有利于远期心脏功能的恢复。医生可能开具以下药物:
利尿药。改善心力衰竭的水肿症状。
抗心律失常药。减慢过快的心跳,或恢复心跳节律。
抗凝药。可以帮助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如果植入机械瓣膜,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预防血栓。
抗生素。如果植入了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生物瓣),那么在做牙科检查、手术或其他外科手术之前,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心内膜炎。此外,在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前,也需要应用抗生素。如果曾患过风湿热,还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再发。
手术可以治疗二尖瓣狭窄吗?
手术修复或置换病变的瓣膜,是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
医生在手术前,会安排做一些检查,确定狭窄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病症,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
如果是轻、中度狭窄,可能仅需要通过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狭窄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
手术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请与医生讨论所在医院能开展哪些手术,以及哪种手术方法最适合自己:
瓣膜修复术。医生会经过开胸手术,切除瓣膜上的钙化斑块和其他瘢痕组织,以及分离开黏连区域,清理瓣膜口通道。
二尖瓣置换术。如果瓣膜病变无法通过修复来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替换人工瓣膜。机械瓣和生物瓣各有优缺点。生物瓣膜会逐渐退化,可能还需要再次替换,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较多,一般可以持续使用 10~20 年,具体时间引人而异;如果植入机械瓣膜,则需要终生服用华法林抗凝,防止出现血栓。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二尖瓣狭窄?
球囊扩张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医生会在手臂或腹股沟的动脉血管插入一根软管(导管),将一个气球一样的装置(球囊)伸到狭窄的瓣膜处,起到扩张瓣膜、改善血流的作用。医生可能会优选此法。
日常注意
二尖瓣狭窄病情不断进展,会严重损害心脏。确诊后,应定期复查,并注意适当改变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量,减少心脏损伤。
二尖瓣狭窄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体重,如果超重,应减重。
如果同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病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养成并坚持心脏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盐。
少喝咖啡和酒。咖啡的成分(咖啡因)和酒精会加重心跳紊乱。
适当运动。患了二尖瓣狭窄,运动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并引起肺部积液,出现气短气急等症状。如果不经常运动,在开始运动前询问医生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和强度,特别是出现心律不齐或心功能下降的情况下。请医生帮助指定一份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计划,以便可以安全、规律地运动。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防止细菌通过感染牙齿和牙龈而损害心脏瓣膜。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关于是否能过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向医生咨询。
定期复查
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去医院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轻、中度狭窄:每 3~5 年检查一次。
重度狭窄: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或多次。
留心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有新症状出现、或者症状恶化,应立即就诊。
预防
与老龄相关的瓣膜钙化和先天性心脏缺陷都是无法预防的。但其他很多心脏病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的。
二尖瓣狭窄能预防吗?
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预防风湿热。
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讲究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感染,预防心内膜炎。
改善生活条件,增强营养和体质。
谨慎使用可能引起瓣膜病变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