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心肌病是什么?肥胖性心肌病怎么办?肥胖性心肌病症状有哪些?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 20%,超过理想体重的 20%~40% 为轻度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 40%~l00% 为中度,超过理想体重的 100% 为重度,或称过度肥胖。在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其他已知可能造成心肌病的疾病外,由过度肥胖造成的心功能紊乱定义为肥胖性心肌病。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可导致多种疾病,但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尚未见报道。当体内摄入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可以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在达到相当的储量时遂演变为肥胖。过度肥胖可造成心功能紊乱,发展为肥胖性心肌病。肥胖性心肌病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轻、中度肥胖者无任何症状,随着体重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刚开始会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进而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不当饮食方式,减少高热量饮食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降低体重,必要时采用药物或手术手段减重,从而逐渐减少心脏负荷,达到治疗目的。该疾病初期无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体重的增加,内脏脂肪增加,会增加机体负荷,最终出现多脏器心力衰竭,危及生命。该病有较长的无症状期,容易被忽视,应随时监测体重,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体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概述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 20%,超过理想体重的 20%~40% 为轻度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 40%~l00% 为中度,超过理想体重的 100% 为重度,或称过度肥胖。在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其他已知可能造成心肌病的疾病外,由过度肥胖造成的心功能紊乱定义为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可导致多种疾病,但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病率尚未见报道。

当体内摄入超过消耗的热量时,多余的热量可以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在达到相当的储量时遂演变为肥胖。过度肥胖可造成心功能紊乱,发展为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性心肌病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轻、中度肥胖者无任何症状,随着体重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刚开始会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进而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

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不当饮食方式,减少高热量饮食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降低体重,必要时采用药物或手术手段减重,从而逐渐减少心脏负荷,达到治疗目的。

该疾病初期无任何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体重的增加,内脏脂肪增加,会增加机体负荷,最终出现多脏器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该病有较长的无症状期,容易被忽视,应随时监测体重,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通过各种方法减少体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症状

肥胖性心肌病是一个随体重增加逐渐进展的过程,有一个较长的无症状期,随着体重增加,心脏负荷增加,会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心悸、胸痛、胸闷、乏力,甚至端坐呼吸,严重者可能因呼吸抑制导致死亡。

肥胖性心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肥胖性心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心悸:患者能感受到自己强烈的心跳。

胸痛、胸闷。

乏力。

气急:早期在爬楼梯,或进行体力劳动后会出现大口喘气,深呼吸等症状。

端坐呼吸:当心力衰竭出现肺部瘀血时,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

下肢水肿:因为体循环障碍,导致下肢肿胀。

紫绀:当患者因呼吸不畅,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此时应尽快给氧,避免缺氧症状加重。

肥胖性心肌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病因

肥胖性心肌病的原因主要因为不当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导致过度肥胖,造成心脏重量增加,负荷增大,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肥胖性心肌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脏重量:正常人心脏为 290 克,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心脏重量比正常人重 150克左右,个别是同等身高非肥胖者的 2~3 倍。过多的脂肪浸润在心肌细胞,导致心室功能损害,传导系统累及。

不当的饮食习惯:长期高热量饮食。

长期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哪些人容易患肥胖性心肌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经常熬夜

爱吃夜宵

长期高热量饮食

长期缺乏运动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家族遗传的肥胖症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

就医

当自身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甚至达到过度肥胖且自己不能通过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达到减重目的时,可以寻求医生帮助,并及时检测身体其他指标的健康情况,警惕肥胖性心肌病的发生。任何时候出现运动后呼吸费力、端坐呼吸、心悸(感觉到自己强烈的心跳)、胸闷、胸痛等不适,都建议尽快入院检查。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时,请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刻送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任何过度肥胖且自己不能通过任何手段减轻体重者均需要立即就医,早期识别和诊断肥胖性心肌病,并积极治疗,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导致严重的危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心悸:患者能感受到自己强烈的心跳;

胸痛、胸闷;

运动后呼吸不畅;

端坐呼吸;

呼吸费力;

下肢水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拨打 120:

呼吸困难;

心悸、胸痛、胸闷持续不缓解;

紫绀:肥胖性心肌病症状较重时,呼吸受到抑制,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说明患者此时缺氧,应尽快给氧,避免缺氧症状加重。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肥胖性心肌病?

当医生怀疑是肥胖性心肌病时,将通过患者症状、体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 线胸片等检查来确诊该病。本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当重度肥胖者出现进行性气急、端坐呼吸及下肢水肿,X 线胸片示心脏扩大、肺部淤血时,可考虑肥胖性心肌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重:测量患者体重及身高,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特征,BMI 指数小于 18.5 为体重过轻,在 18.5 到 23.9 之间为正常,在 24 到 27.9 之间为超重,大于等于 28 的为肥胖。

心电图:心电图是一项无创性检查手段,医生将电极贴在患者皮肤上,可通过仪器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再结合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来确诊该疾病。

动态心电图:部分患者由于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有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无异常表现,便可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 24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心电活动,有助于明确诊断该病。

X 线检查:医生通过胸片能可能发现患者心脏扩大,肺部淤血。

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通过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其主要结构,通过一些特异性变化来确诊该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从开始出现症状到现在有多长时间?

采用过何种手段减重?效果如何?

最近在服用什么药?

有没有其他病史?如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如肥胖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可以通过药物减重吗?

是否可以通过手术减重?

手术可以帮助我减少多少重量?

预后怎么样?

术后会不会出现并发症?

我需要怎么做才能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会有生命危险吗?

治疗

肥胖性心肌病需要早期积极干预,控制体重增长,并积极采取措施减重,防治并发症,对已有症状的患者适当采用药物控制病情,在其他减重手段无效时,可采取手术减重。

药物治疗

利尿剂:控制心衰。肥胖性心肌病患者出现急性充血性心衰,或严重的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时,应用利尿药和给氧是紧急的处理方法。

洋地黄制剂:控制心率。如出现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可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应该强调,患者血清洋地黄水平与患者肌肉而非过度肥胖的体重有关。应注意监测血钾水平,以防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根据左心功能状态,考虑是否加用β受体阻滞药或维拉帕米。

降压药物:控制严重的高血压。对改善高血压肥胖患者的左室功能有益。

抗凝药物: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于那些无禁忌证的患者,预防性应用肝素治疗尚无研究证实其疗效。

手术治疗

胃旁路术(BYGB):对非常严重的肥胖症者(BMI>40)和那些虽不太严重但有严重或威胁生命的合并症者,外科手术是首选疗法,可使体重大大减轻,并通常能很好地维持 5 年以上。胃旁路术由于造成了一个不超过 25ml 容积的胃囊,而从根本上降低了胃容积,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

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在腹腔镜下,使用一个特制的硅胶材质的带子,带子内侧附有可调节的水囊。将胃束带捆扎在胃的上端,在胃的上方隔出一个类似胃间隔的“小胃囊”,小胃囊容积约 20~30 毫升,手术后病人吃下的东西到达小胃囊,在小胃囊里堆积,相关刺激传入大脑,产生饱胀感,以此控制食量,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又名袖状胃切除手术,该手术的原理是利用腹腔镜把胃的大弯垂直切割出来,使胃部形成一个小胃囊,大约可容纳 110~145 克的食物。它的好处是不需要在体内置入外来物,而且手术的减肥成效显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体重一直居高不下,甚至继续增重的话,可能导致肥胖性心肌病反复发作,甚至造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若接受正规治疗,积极减轻体重,对症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明显减轻症状,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肥胖性心肌病减重术后应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定期翻身,防止压疮;日常注意拍背,排除肺部痰液;定期入院更换导尿管,避免尿道感染;术后定期换药,避免伤口出现感染。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术后常规服用消炎、镇痛等相关药物,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停止服用药物,入院就诊。

术后、用药复查:定期入院复查,检查术后恢复情况。主要复查心电图、X 线检查等项目。

饮食:

术后早期应进食流质饮食,避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术后卧床恢复时期,应食用容易消化食物,防止长期卧床出现便秘;

非手术患者,应低糖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例如炸鸡、烧烤、肥肉、动物内脏等。

运动:

术后第 1 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非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请医生或者健身教练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科学健康的减轻体重。

其他:戒烟戒酒,并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预防

针对危险因素,提前预防,保持正常体重,降低肥胖性心肌病的风险。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当运动;

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剧烈运动;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戒掉吃夜宵的习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有家族遗传肥胖史者,应当定期体检,排除患病可能;

积极治疗其他可能导致肥胖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抑郁症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丹灯通脑片(济仁)的功效与作用-丹灯通脑片(济仁)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甲氧氯普胺片的功效与作用-甲氧氯普胺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