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老年静脉血栓症,是指多见于老年人,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人肢体的静脉出现血栓,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流进入到心脏,堵塞了肺动脉,并造成严重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一开始累及四肢浅静脉,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深静脉,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没有具体的流行病学依据。
最主要病因是患者静脉管壁很不光滑、血流速度减慢、凝血功能亢进等。有外伤或手术史的人群、遭受过创伤的人群、长期卧床的人群、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更易患老年静脉血栓症。
按照血栓栓塞部位,该疾病可分为 2 型,即浅静脉血栓型和深静脉血栓型。按照血栓形成的部位,可以分为 3 型,即中央型(髂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小腿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肢局部红肿及疼痛,是老年静脉血栓症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出现腿部血管凸起,形状类似蚯蚓或索链;股三角区(大腿根部偏内侧区域)疼痛,肢体肿胀硬如木棍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溶栓抗凝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症患者除抗凝溶栓外,也可以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手术放置滤网,防止患者出现肺栓塞。
该疾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出现肺栓塞(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肺梗死(肺组织出血和坏死)、静脉曲张等并发症,严重的肺梗死甚至会引起死亡。
遵医嘱使用一些抗凝药物、适当增加肢体活动、穿弹力袜等可预防疾病。使用滤网过滤血栓可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症状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肢体局部有炎症表现,主要有红、肿、热、痛等。有时可摸到皮下有锁链状或蚯蚓状的突起。大腿根部偏内侧和小腿后面会有不明原因的疼痛,肢体肿胀,严重者肢体硬如木棍。
老年静脉血栓症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静脉血栓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肢体局部红肿热痛:静脉血栓症最易发生在四肢。患肢局部有炎症表现,局部发红、发热、肿胀、疼痛等。
肢体血管处发红、疼痛:特别是下肢腿部的血管或皮肤,会发生疼痛和皮肤发红,可以看到类似蚯蚓或锁链形状的凸起。
小腿疼痛:有些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腿疼痛,还有患者会出现小腿肚有紧迫感,感觉像是抽筋一样。当患者站立、静坐(特别是长时间静坐)、步行后症状更加明显,且疼痛感加重。
股三角区疼痛:股三角区是指患者大腿根部偏内侧区域,该位置患者可感到疼痛。
腿部水肿皮色发白: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腿部水肿,甚至出现皮肤颜色苍白的现象,这说明患者髂静脉和股深静脉血栓形成。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有些患者局部症状(如患肢红肿热痛)不太明显,反而最先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症状。
老年静脉血栓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肺梗死
肺栓塞
静脉曲张
淤积性皮炎
病因
老年静脉血栓症病因多样,常见病因有患者静脉管壁不光滑、本身凝血功能不全、血液流速减慢等。
老年静脉血栓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血液粘稠度增高:如经常口服避孕药的患者。该类患者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加,再加上静脉本身管壁狭窄,因此更容易形成血栓。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血液状态发生改变,更容易高血脂,致使动脉管壁越来越狭窄,甚至会出现闭塞,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堵塞部位也更易形成血栓。
静脉管壁不光滑: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血管也会老化,血管弹性也会降低,特别是老年人。在全身血液流动过程中,容易在静脉处发生血栓。
本身凝血机制的改变:凝血功能亢进,如血液浓缩(脱水导致的血液浓缩等),外伤或手术后大量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加快血液的凝固,对血栓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血流速度的减慢:患者因为多种原因(如骨折等)需要卧床休息,长期不能活动,体内血流速度变慢,更容易形成血栓。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静脉血栓症?
年龄:好发于老年人。
有骨折、外伤、手术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
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
患肢有压迫感,如抽筋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肢肿胀,坚硬程度类似于木棍。
患肢皮肤颜色改变呈青紫色。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老年病科
血管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静脉血栓症?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静脉血栓症时,将通常通过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静脉造影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触诊等,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是该疾病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医生根据患者描述,通过按压腓肠肌(小腿肚)等位置,看患者是否有压痛;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患者肢体皮肤、形状等,看是否在腿部有锁链状或蚯蚓状凸起等。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更有助于医生诊断血管疾病。医生可能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手术史、是否长期卧床休息、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糖尿病、是否口服避孕药等情况。
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查看患者心脏、腹部、肢体血管情况等是否有异常,更利于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患者可以穿宽松的衣物,更方便检查。在检查下肢血管时,特别是在做髂动脉、髂静脉的血流检测时,患者需要禁食禁水 8 小时以上,以防止影响检测结果。
血管造影:用于诊断血管是否有病变。此项检查需要向患者体内注入造影剂。如果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选择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患者造影前需要禁食水 6 小时以上。
放射性核素检查:识别腓肠肌(小腿肚)内的深静脉血栓,检出率高达 90%。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身体哪里不舒服?不舒服多久了?
以前有过外伤、手术吗?是否做过如骨折等手术?
有长期卧床休息过吗?
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吗?
来看病之前有到过其他医院看过吗?做过什么检查和治疗?
来看病前自己有用过药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什么病?
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多长时间能治好?
治疗大约需要多少钱?
需要手术治疗吗?
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老年静脉血栓症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溶栓抗凝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症患者除抗凝溶栓外,也可以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手术放置滤网,防止患者出现肺栓塞。
药物治疗
肝素:主要作用是预防血栓形成。该药物毒性低,如果服用过量则会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血等。
华法林:主要作用是抑制血液凝固,预防和治疗血栓。不良反应中出血较为常见,如紫癜(皮肤的小红点)、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利伐沙班:主要作用是治疗成人的静脉血栓。不良反应是可能会出现出血性倾向,轻微出血时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出血时可能出现尿液呈红色。
手术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主要目的是预防因栓子脱落而导致的肺栓塞。适用于不能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或深静脉血栓进展迅速和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紫外线疗法:主要针对老年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采用该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则老年静脉血栓症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肺栓塞等),严重者甚至死亡。还会损害患者静脉功能,造成患者长时间的腿部肿胀。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一般恢复效果良好,严重者恢复效果较差,少数患者肺梗死甚至死亡。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要注意鼻出血或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如出血严重时要及早就医。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患者应该尽早下床活动。对一些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来说,术前术后可遵医嘱进行抗凝药物的治疗,防止血栓形成。穿弹力长袜也有助于预防该疾病。
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每天盐不能超过 6 克(香肠腌肉这些高盐食物也要忌口)。不吃猪肝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少油少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豆制品、牛奶、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
运动:对老年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来说,早期不宜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应该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症状好转后可下床活动,需要穿弹力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至少 2 周,头低足高(患肢高出心脏 20~30 厘米),2 周后可以尽早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以慢走为主。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可以每年做一次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脏彩色 B 超等。
了解健康知识:尤其对骨折、外伤、手术患者,应多接触医学讲座,提前了解一些并发症,如肺栓塞或压疮等。
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油少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骨折、外伤、手术患者应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主动地做一些肢体运动,避免长期不动。如患者膝关节不能运动,可以活动身体其他部位。
其他: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