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是什么?老年人低血压怎么办?老年人低血压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其中,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卧位转为站立位后 3 分钟以内,收缩压下降≥2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10 毫米汞柱。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 2 小时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餐前下降≥20 毫米汞柱。体位性低血压发病率为 6%~35%,与年龄、某些相关并发症、血压升高等显著相关。在65 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20%,75 岁以上人群中为 30%。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约为 25%,但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例如,养老院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33%,住院老年人为 67%,不明原因晕厥的老年人为 50%。神经系统疾病是老年人低血压的主要病因,心源性、内分泌代谢等疾病也可导致该疾病。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体位改变、进餐等。本病分为无症状性、症状性、体位性、餐后、运动性低血压。无症状性低血压是指血压虽低,但安静状态下可以没有症状;症状性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 70 毫米汞柱时,出现脑缺血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的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是餐后血压较餐前明显下降;运动性低血压是在运动高峰时,收缩压低于休息时。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症状轻微时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脸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晕厥跌倒。治疗方面,以预防和病因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不是把血压控制到一个特定的值,而是及时预防、纠正病因、改善症状,从而提高各项功能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症状严重者可晕厥跌倒,易产生骨折,并可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事件。日常饮食应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适当食用偏咸的食物;少吃碳水化合物,如面条等;多吃粗纤维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如芹菜、燕麦等。

概述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其中,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卧位转为站立位后 3 分钟以内,收缩压下降≥2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10 毫米汞柱。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 2 小时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较餐前下降≥20 毫米汞柱。

体位性低血压发病率为 6%~35%,与年龄、某些相关并发症、血压升高等显著相关。在65 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20%,75 岁以上人群中为 30%。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约为 25%,但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例如,养老院老年人的患病率为 33%,住院老年人为 67%,不明原因晕厥的老年人为 50%。

神经系统疾病是老年人低血压的主要病因,心源性、内分泌代谢等疾病也可导致该疾病。危险因素有年龄、遗传、体位改变、进餐等。

本病分为无症状性、症状性、体位性、餐后、运动性低血压。无症状性低血压是指血压虽低,但安静状态下可以没有症状;症状性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 70 毫米汞柱时,出现脑缺血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的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是餐后血压较餐前明显下降;运动性低血压是在运动高峰时,收缩压低于休息时。

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症状轻微时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脸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甚至晕厥跌倒。

治疗方面,以预防和病因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不是把血压控制到一个特定的值,而是及时预防、纠正病因、改善症状,从而提高各项功能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严重者可晕厥跌倒,易产生骨折,并可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事件。

日常饮食应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适当食用偏咸的食物;少吃碳水化合物,如面条等;多吃粗纤维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如芹菜、燕麦等。

症状

老年人低血压可无任何临床症状,症状可轻可重。

老年人低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低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

症状轻微者:

头晕、头痛。

疲劳、脸色苍白、视物模糊。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

晕船、晕车。

反应迟钝、精神不振。

症状严重者:

心悸、呼吸困难。

直立性眩晕:突然从卧位、蹲位或坐位起立时出现头晕症状。

四肢厥冷:手足发凉。

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欲倾倒。

发音含糊、吃力。

晕厥跌倒。

老年人低血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折

心绞痛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脑卒中

老年性痴呆

病因

老年人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神经系统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如帕金森病患者多伴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增加老年人低血压易感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唯一或主要原因。

心源性疾病:如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严重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等。由于体质衰弱、血管和心脏弹性纤维减少等因素,进而引起低血压。

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镇静药等,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某些原因引起血容量不足:如大量腹泻、呕吐、出汗、失血等。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低血压?

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群,是可以加以改变,来改善低血压:

药物:正在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

体位改变:突然从卧位、蹲位或坐位起立时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进餐:高糖饮食、暖餐(50℃)、进餐频率少、饮水不足,都容易导致餐后低血压。

血容量不足:如大量腹泻、呕吐等。

下列危险因素是不可改变的:

年龄:餐后低血压只存在于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饮食相关的血压下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遗传:体质瘦弱的女性容易发生低血压。

有神经系统、心源性、内分泌代谢、慢性消耗性等疾病:如糖尿病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晕、视物模糊、头痛:尤其突然从卧位、蹲位或坐位起立时出现头晕。

疲劳乏力、脸色苍白、反应迟钝。

食欲不振、恶心。

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发音含糊、吃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心悸、呼吸困难。

晕厥跌倒。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消化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低血压?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人低血压时,将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通常采用血常规、血压测量、24 小时动态血压、直立倾斜试验(HUT)、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头颅 CT、头颅 MRI 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通过抽血检查观察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等来协助诊断低血压。

血压测量:通过测量体位改变或进餐前后时的血压来判断有无低血压。患者静卧至少 10 分钟后测量卧位血压,每隔 5 分钟连续测量 3 次,取最后 1 次测量值作为卧位血压。由卧位转为立位 1~2 分钟后测量立位血压。进餐前后血压测量时间范围是餐前 30 分钟到餐后 2 小时。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 小时血压以观察其动态变化,评估血压升高程度、昼夜节律和短时变异等。患者佩戴血压记录器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保持放松,尽量处于休息状态以减少测量误差。

直立倾斜试验(HUT):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晕厥。包括基础试验、刺激试验、抑制试验。在试验前 3 天停用影响自主神经和心血管功能的药物,早餐禁食或少量流食,通过床位倾斜和药物使用观察是否有阳性结果。

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用于协助诊断有无心脑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患者平躺于床上,左倾斜 30~45 度,暴露检查部位,医生手握探头进行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在患者身上贴放电极,佩戴记录盒,24 小时后进行拆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头晕在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者缓解?

头晕时看房屋会旋转吗?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一般一天吃几顿?平时喝水量多少?喜欢吃甜食吗?

曾治疗过吗?治疗方法有哪些?疗效如何?

有哪些病史?如心脑血管方面?

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者保健品有哪些?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头晕可以治愈吗?

经常感觉疲劳乏力、不想吃饭是什么原因?

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检查?多长时间复查?

大概费用多少?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平常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忌口的吗?

治疗

没有临床症状者,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以预防及病因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米多君:目前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可改善直立位血压及直立位的耐受力。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可有效对抗餐后低血压,成功率为 63%。

氟氢可的松。

奥曲肽:作用是抑制胃肽分泌、增加内脏和周围血管阻力,缓解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

屈昔多巴:可治疗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

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通过阻断血管舒张,从而增加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血压。

其他治疗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神经系统、心源性、内分泌、慢性消耗性等原发疾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降压药的使用需慎重。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老年人低血压症状严重者可晕厥跌倒,发生骨折,甚至死亡,并可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事件。

经过正规治疗及预防,可改善老年人低血压症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低血压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遵医嘱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血压等项目。

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适当食用偏咸食物;少吃碳水化合物,如面条等,多吃粗纤维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如芹菜、燕麦等。餐后低血压患者进餐后可保持坐位、卧位或持续行走,一旦停止运动,应立刻保持卧位。

运动:避免减少静脉回流的活动,如长期站立、长期卧床。平时适当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其他:

睡觉时头高脚低,将床头抬高 30~40 厘米。

体位转换时动作不宜过快,每种体位需保持 1~2 分钟,若无头晕等不适症状后再转换到下一体位。

夜间起床排尿时需做到“三个半分钟”:清醒后躺半分钟,坐起半分钟,两腿下垂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排尿,活动不便者可使用床边坐便器。

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遵医嘱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35~39℃为宜,可用手试一下,略微烫即可,洗澡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酷暑时减少外出,避免大量出汗。

静脉回流差的老年人,可考虑穿弹力袜,以增加直立时静脉回流血量。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或减少使用引起老年人低血压的药物,如硝苯地平。

体位改变时每种体位先保持 1~2 分钟,等无头晕等不适症状后再转换到下一体位。

减少碳水化合物、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蛋糕等。少食多餐,每天 5~6 顿为宜。适当补充水分,少量多次,每次 150~200 毫升,保证基础量能达到 1200 毫升左右。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老年患者、体质瘦弱的女性可在家使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每日测量,尤其在体位改变、进餐前后。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长期站立、长期卧床,适当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以不产生疲劳为度。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积极治疗神经系统、心源性、内分泌代谢、慢性消耗性等原发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通络活血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通络活血胶囊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锁阳固精丸的功效与作用-锁阳固精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