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是什么?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怎么办?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状有哪些?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又称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胃脾区门静脉高压,是指因脾静脉栓塞或阻塞造成血管受压或血栓形成,引起脾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系脾胃区局部高压状态。可分为胰源性、腹膜后源性和脾源性三类,70%~83%是由胰腺疾病引起。

概述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又称胰源性门静脉高压、胃脾区门静脉高压,是指因脾静脉栓塞或阻塞造成血管受压或血栓形成,引起脾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系脾胃区局部高压状态。可分为胰源性、腹膜后源性和脾源性三类,70%~83%是由胰腺疾病引起。

症状

临床表现

1.腹痛

常表现为反复上腹部疼痛。多为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原发病的表现。

2.脾大、脾功能亢进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脾大,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

3.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检查可发现食管静脉重度曲张,为门静脉-奇静脉分流所致。

4.贫血

部分患者就诊时可有中到重度贫血及相关症状。

5.肝病体征

多无明显肝大,黄疸、腹水较少见,无皮肤色素沉着、蜘蛛痣等慢性肝病体征。

病因

常见于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其次为胰腺体尾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胰腺假性囊肿、体尾部胰腺癌等。少数见于胰管结石、后腹膜肿瘤、胃癌、胃溃疡慢性穿孔、结肠癌、左肾脓肿等。

就医

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减少,贫血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少数呈正细胞低色素性。

2.影像学检查

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RI)可发现胰腺病变或腹膜后占位,脾呈不同程度肿大,脾门周围及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而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无扩张。

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指标多正常或轻度异常。

4.内镜检查

发现有孤立性的胃底静脉曲张,少数见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5.肝穿刺活检

可见肝小叶及汇管区结构正常,无肝弥漫性再生结节。

诊断

1.本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内镜等检查综合分析,须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2.对有脾大伴脾功能亢进而肝功能正常者,首先考虑本病。

3.胃镜检查发现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同时合并有胰腺疾病或腹膜后占位性病变时可明确诊断本病。

治疗

1.原发病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解除对脾静脉的压迫。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往往胰周粘连严重,可施行胰腺体尾部分切除术及囊肿内引流术。胰腺或腹膜后占位应争取根治性切除。

2.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治疗

(1)对明显脾功能亢进者,在处理原发病灶的同时应行脾切除术,对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有出血史的患者应加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介入治疗,以减少脾静脉血流,降低胃脾区门静脉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脾功能亢进症状。

(2)若脾功能亢进症状较轻,胃镜显示孤立性胃底静脉轻度曲张者,仅需治疗原发病灶,保留脾脏。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伐昔洛韦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盐酸伐昔洛韦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三手烟危害宝宝健康 父母吸烟需谨慎

2023-8-19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