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三尖瓣狭窄比较少见,先天性者更为少见,后天性三尖瓣狭窄多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一个组成部分,单独三尖瓣狭窄则很少见,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还会伴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1]。
病因以风湿性、先天性及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主。除风湿性病因之外,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全身性红斑狼疮也可引致三尖瓣狭窄[1][2]。
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疲倦、呼吸困难和腹水,颈静脉过度充盈、肝肿大显著及下肢浮肿等[3]。
三尖瓣狭窄的治疗有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1]。
在术前、术后及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护理。
本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所引起,故临床上对于有风湿热疾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可一定程度预防三尖瓣狭窄的发生。
症状
三尖瓣狭窄的表现主要是由于低心排血量而导致的运动耐量降低、易疲乏,体循环淤血导致的腹胀、水肿等。一些病人有颈部扑动感,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相对不常见,肺水肿、咯血罕见,可并发心房颤动和肺栓塞引起心慌及胸闷气短等不适。进行查体时可发现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腹腔积水和全身水肿[5]。
三尖瓣狭窄有哪些症状[1][3][5]?
三尖瓣狭窄的常见症状包括:
面颊、口唇轻度紫绀
颈静脉怒张
呼吸困难
恶心
食欲不振
腹胀
腹水
肝肿大
肝区疼痛
双下肢浮肿乃至全身水肿
三尖瓣狭窄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三尖瓣狭窄的并发症包括:
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6]
多脏器功能衰竭[4]
心包增厚[7]
病因
三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比较少见的病因如:先天性三尖瓣闭锁、右心房肿瘤、类癌综合征、心内膜纤维化、三尖瓣赘生物、心外肿瘤、起搏器导线损伤。
三尖瓣狭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
三尖瓣狭窄比较少见,先天性者更为少见,其病因可为三尖瓣发育不良,瓣环纤维化、狭小,致使瓣叶细小,瓣孔狭窄; 亦可为三个瓣叶的游离缘互相融合,瓣孔狭小。
后天性三尖瓣狭窄多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一个组成部分,多数病例伴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
除风湿性病因之外,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全身性红斑狼疮亦可引致三尖瓣狭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血栓、转移性肿瘤或粘液瘤等也可能堵塞三尖瓣瓣口,产生狭窄,但均甚少见。
若患者有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手术史,有并发起搏器导线血栓的可能,并且若导线长期对三尖瓣产生损伤,则会导致严重三尖瓣狭窄。[15]
三尖瓣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性别:女性明显多于男性[9]。
病史:常见于病程长、病情较严重的慢性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变患者[9],常有家族史[12]。
地区:中国人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发病率较外国人低。[6]
年龄:发病多在青少年时期[13]。
就医
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1]
易感倦乏、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疼痛、腹胀和下肢水肿等症状;
面颊、口唇呈现轻度紫绀;
颈静脉怒张,搏动明显,颈静脉压明显升高;
肝明显肿大,伴有疼痛;
听诊发现胸腔低音调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分离手术后右心衰竭病情未见改善[9]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三尖瓣狭窄?
医生除了观察、询问患者症状表现外,还会对患者的心脏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 X 线等局部检查。
影像学检查:[1][9][10][11]
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右心房显著扩大,上腔静脉扩张,伴有二尖瓣狭窄者可见左、右心房扩大。[1]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可见三尖瓣瓣叶增粗、变形,瓣叶活动受到限制,右心房腔扩大。[1]多普勒超声图像中显示血流速度加快,彩色图谱中以红色为主。[11]
心血管造影:显示右心房扩大,造影剂滞留在右心房内的时间延长,右心室延长显影,且浓度较低。[1]
其他检查:
心电图:由于常伴有二尖瓣狭窄,因此心电图显示心房肥大表现,如“P”波增高、增宽并有切迹,但不显示右心室肥大的征象。[1]
右心导管检查:显示右心房压力显著增高。[1]
多瓣膜病变患者三尖瓣狭窄易被忽视,如体循环静脉系统郁血严重,静脉压明显升高而肺动脉高压轻微者,应考虑合并存在三尖瓣狭窄。
医生会问患者什么问题?
最近有没有感觉容易疲惫或者有水肿情况出现?
症状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
之前有得过什么大病吗?
心脏有没有做过手术?
手术后病情有没有改善?
有没有去过其他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家中有人得过三尖瓣狭窄吗?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什么问题?
心脏不好会遗传吗?
我需要做哪些具体检查?
病情严重吗?
都有什么治疗方案?成功几率大吗?
手术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人造的瓣膜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啊?
之前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
得了心脏病是不是以后就不能运动了?
治疗
如何治疗三尖瓣狭窄?
本病有内科、外科治疗两种方案,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按治疗心力衰竭常规处理。由于腹水较多,有时须作腹腔放液术,以减轻痛苦。本病可施行三尖瓣分离手术,但由于多合并二尖瓣狭窄,一般多与二尖瓣交界分离术同时进行。病变严重者应考虑人造瓣膜替换术。[3]
内科治疗:[5]
一般治疗限制活动,预防感染,预防风湿热复发,适当限盐和应用利尿剂。
三尖瓣狭窄伴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参考心力衰竭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限制活动,适当限盐,少食多餐,吸氧,控制感染。
三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的患者应戒烟、酒、咖啡及不适当的运动,同时辅助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三尖瓣狭窄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合并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的严重程度。[5]
三尖瓣交界直视切开术: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单纯的三尖瓣狭窄,瓣膜病变程度较轻,除了三尖瓣瓣膜交界处有融合情况之外,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纤维化增厚或缩短的病例。
手术可将三尖瓣融合的交界切开,使三尖瓣分离成两个瓣叶,切开后的瓣口可以容纳两个手指。病人症状可以明显改善或消失。[1]
人工瓣膜置换术:三尖瓣病变较重或并有关闭不全的患者,需要切除病变的三尖瓣,用人造瓣膜替换。因为三尖瓣替换后血栓形成的并发率较高,因此宜选用生物瓣膜或低支架机械瓣膜,手术后也应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2]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对于再次心脏手术的患者,手术风险明显提高。[4]
日常注意
在术前、术后及日常注意生活中都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护理,心脏手术实施部位对于人体来说非常关键,若不注意护理,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还可能加重病情。
患者应限制体力活动,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口服利尿剂和限制钠盐。[5]
手术后患者应注意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2]
尽力找出心脏病的诱因,并针对性消除。
避免受凉感冒,呼吸系统感染会加重心脏负担。[14]
预防
三尖瓣狭窄比较少见,先天性者更为少见,后天性三尖瓣狭窄多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所以尽量避免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是预防的主要方向。[1][14]
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治疗风湿性活动;
避免过度劳累或者活动量过多,劳逸结合;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维持血脂正常;
若怀疑心脏病变,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