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病是由各种肾脏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男性、体质指数偏高(BMI>24 公斤/米2)、黑种人和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相对增高,特别是年龄>65 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显著升高。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实质性病变都有可能引起肾实行高血压,比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性肾病、多囊肾、肾移植后、终末期肾病等。
肾实质性高血压往往先出现肾脏损害的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少尿(24 小时尿量<400 毫升)、水肿、贫血貌(口唇、甲床、面色苍白,疲惫不堪),同时还可表现为高血压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不适。
如果肾脏原有疾病未纠正,降压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纠正肾脏损伤、控制血压以及生活方式管理。
肾实质性高血压容易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引起心、脑、眼等重要脏器病变,以及进展为恶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往往预后差,且是加重肾脏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症状
肾实质性高血压早期往往先出现原有肾脏疾病损伤的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少尿、水肿、贫血等。部分患者以重度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起病,表现为突发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不适。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
肾脏损害的表现:蛋白尿(老百姓又称为“泡沫尿”,尿液中泡沫增多,像洗衣粉的泡泡且不易散去)、血尿、少尿(24 小时尿量<400 毫升)、水肿(多从眼睑俗称“眼皮”、颜面部开始,为“按压无坑”非凹陷性水肿,晚期可因心衰出现双下肢“按压有坑”的凹陷性水肿)、贫血貌(口唇、甲床、面色苍白,疲惫不堪)。
高血压的表现:测量血压常为中重度高血压值,可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视力模糊(“看不清楚”)、鼻出血等不适。
肾实质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和纠正,既会加重原有肾脏疾病,又可引起心、脑、眼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伤。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肾脏疾病:慢性肾衰竭;
心脏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冠心病;
脑部疾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卒中;
眼部疾病:眼视网膜病变;
恶性高血压。
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于肾实质病变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继发引起血压升高所致。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各种肾脏实质性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多囊肾、糖尿病性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肾移植术、终末期肾病等,容易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哪些人容易患肾实质性高血压?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肾实质性高血压:
患有各种肾脏实质性疾病的患者;
长期服用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麻黄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抑制食欲的减肥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环孢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等。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肾实质性高血压:
肥胖者(BMI 值>30 公斤/米2)
就医
患者若短期内突然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贫血貌、视力模糊、血压升高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蛋白尿:老百姓又称为“泡沫尿”,尿液中泡沫增多,像洗衣粉的泡泡且不易散去;
血尿:肉眼能看到尿液呈血红色或淡红色;
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饮水少除外;
水肿:多从眼皮、颜面部开始,为“按压无坑”非凹陷性水肿,晚期可因心衰出现双下肢“按压有坑”的凹陷性水肿;
贫血貌:表现为口唇、甲床、面色苍白,患者感觉疲惫不堪、精神状态差;
视力模糊;
头痛、头晕。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发头痛、呕吐;
晕厥、意识丧失;
抽搐;
心绞痛:持续性胸闷、胸痛,休息、服药都不能缓解;
突发视力丧失:看不见东西。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肾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肾实质性高血压?
医生根据患者肾脏病史,体格检查发现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通过辅助检查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其他类型继发性高血压,即可诊断肾实质性高血压。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测量四肢血压:通过测量四肢血压判断患者是否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鉴别四肢血压的差异,排除其他疾病。
听诊周围血管搏动、血管杂音、心脏杂音:通过听诊了解是否存在血管杂音和心脏杂音,从而与其他类型高血压相鉴别,以及了解是否有心脏损伤。
血液和尿液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和贫血程度;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蛋白尿、管型尿、尿糖情况,尿蛋白定量可以指导治疗;血液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血肌酐升高、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评估血压升高程度、变异情况和昼夜节律以及治疗效果。
肾和肾上腺超声:了解是否存在肾脏和肾上腺病变。
肾穿刺组织学检查:方便明确肾脏疾病的病因。
胸部 X 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了解是否存在肾实质性高血压继发心脏和肺损伤。
眼底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肾实质性高血压视网膜损伤。
头颅 CT、MRI:判断肾实质性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等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适,出现这些不适多久了?
近期食欲怎么样?睡眠怎么样?有没有精神?
有没有经过治疗?怎样治疗的?治疗后有没有好转?
有没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肝炎?
家人有没有得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有没有吃阿司匹林、避孕药等?
有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得了什么病?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病情严重吗?
怎样治疗?
治疗效果怎么样?
会复发吗?
平时生活、饮食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减少高血压对心、脑、眼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伤。
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此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肥厚,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大动脉弹性。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常见副作用是高血钾、干咳等。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高血钾症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抑制剂(ARB):此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保护肾脏。常用药物有氯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等。
钙离子拮抗剂:此类药物有较强的舒张血管的作用,降压疗效和幅度都比较强。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β 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是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缺血性心脏患者的首选用药。常用药物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卡维洛尔等。
利尿剂:这类药物用于降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
α1 受体阻断剂:此类药物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常用药物有哌唑嗪、酚妥拉明等。
其他治疗方法
终末期肾病、肾衰竭者,在血压控制、一般情况稳定后可考虑肾移植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肾实质性高血压如不及时诊治,可因高血压导致肾脏病变进一步加重、恶化,还可诱发高血压急症和恶性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脑、眼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伤。
如果经过正规治疗,患者症状会明显缓解,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按时、按量服药,不可停服或漏服,如有严重药物副作用请及时就医。
复查:自备血压监测仪,有条件者每日上午 6~10 时和下午 4~8 时各监测一次血压。
运动:可以选择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散步等。控制体重,尽可能将 BMI 值控制在<24 公斤/米2。
饮食:
清淡饮食、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少于 3 克,大约半个啤酒瓶盖的量。
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燕麦、南瓜、香蕉等。
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以及油炸食品。
戒烟、戒酒。
其他: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感染、劳累。
加强锻炼,避免肥胖,控制 BMI 值<24 公斤/米2。
减少使用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两性霉素 B、阿司匹林等。
清淡饮食、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蛋、奶、精瘦肉、鱼等,限制富磷食物的摄入如干虾皮、干贝等,避免摄入额外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