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疾病是什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疾病怎么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疾病症状有哪些?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当右束支发生传导阻滞时,激动通过左束支下传,是束支传导阻滞中的一种类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和 0.5%

别称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概述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当右束支发生传导阻滞时,激动通过左束支下传,是束支传导阻滞中的一种类型。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和 0.5%[3]。

多见于右心负荷过重的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心病。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手术,可发生于少数健康人。

该病本身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

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基础疾病。无症状时可不做特殊处理,但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疾病产生的危害主要来自原发疾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单独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良好。

症状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上常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并发症也是由原发疾病所致。

病因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该病是由于心脏的右束支传导阻断,造成心脏电冲动无法由正常途径传入右心室,而必须由来自左心室的电冲动激活,经过心肌传入,而此途径的传递速度较原先的正常路径要慢。

大多数该病患者会合并有其他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经过心脏直视手术等,但也有 1.5%~3.0% 是健康人[3]。

哪些人容易患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但反之,心电图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不代表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下列因素大多数为原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等)。

肺部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血栓栓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肺栓塞较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其他因素:高脂血症、横纹肌溶解、系统性硬化、肌营养不良、中毒、遗传因素等都会引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此外,导管消融术、室间隔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导管机械损伤也会引起该病[3]。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该病本身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应视原有疾病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多有原发疾病的相应实验室检查改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进行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适吗?

以前做过心电图吗?检查结果怎样?

有什么心脏疾病吗?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大量饮酒?

在服用哪些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严重吗?

这是心脏哪里出了问题?能治好吗?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

这应该如何治疗?能好转吗?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遗传的可能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基础疾病。

该病在临床上常无症状,可不需特殊处理。

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

疾病发展和转归

该病可见于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单独存在时预后良好。合并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预后与基础疾病损害的广泛程度及心室功能有关。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戒烟酒。

控制好基础疾病。

如有原发病,坚持服药。

如无其他疾病,无需多过担忧。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控制好基础疾病。

注意监测身体状况,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

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

戒烟、远离二手烟,少量饮酒。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吡哌酸片的功效与作用-吡哌酸片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抗骨增生片的功效与作用-抗骨增生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