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什么?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怎么办?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症状有哪些?

患者夜间入睡后(多在入睡 1~2 小时后)因突感气闷、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可伴有咳嗽或泡沫样痰,发作较轻者在坐起后有所缓解,经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严重者可持续发作,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发展为急性肺水肿。最主要的病因是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主要症状是典型的呼吸性困难,伴粉红色泡沫痰。主要治疗方法是吸氧、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是急性心力衰竭引起死亡。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出入量的平衡,观察尿量及双下肢的浮肿。

别称

哮喘性呼吸,心源性哮喘,心病性气喘,阵发性呼吸困难

概述

患者夜间入睡后(多在入睡 1~2 小时后)因突感气闷、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可伴有咳嗽或泡沫样痰,发作较轻者在坐起后有所缓解,经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严重者可持续发作,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发展为急性肺水肿。

最主要的病因是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主要症状是典型的呼吸性困难,伴粉红色泡沫痰。

主要治疗方法是吸氧、监护、强心、利尿、扩血管。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急性心力衰竭引起死亡。

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出入量的平衡,观察尿量及双下肢的浮肿。

症状

患者常于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缓解;重者呼吸困难加重,颜面青紫、大汗,有哮鸣音,甚至咳出大量浆液性血性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医生听诊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出现在第二心音后的额外心音)[1]。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

喘息;

咳白色泡沫痰;

咳粉红色泡沫痰;

胸闷;

胸痛;

大汗;

头晕;

心慌;

坐立不安;

口唇青紫;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

黑曚(眼前发黑,视物不清);

晕厥。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可能出现:心衰加重,引起低血压性休克,甚至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低血压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恶性心律失常。

病因

各种引起心功能不全的疾病或因素,都可以引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合并感染,加重心功能不全,出现喘憋症状,也有一些如心脏瓣膜疾病或心肌腱索断裂等引起急性发作。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患者入睡后由端坐位改为平卧位,下半身静脉回流增多,水肿液吸收入血液循环也增多,加重肺淤血。

入睡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

熟睡后中枢对传入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程度较为严重,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方能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难而惊醒[2]。

哪些人容易患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

既往有心律失常,如房颤;

急性肺栓塞;

既往有哮喘。

就医

当出现突然发作的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呼吸增快,口唇青紫,大汗,或血压下降、意识障碍,出现心源性休克或心源性猝死时,应及时呼救到医院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喘憋加重;

呼吸急促每分钟 30~40 次;

胸闷、胸痛;

口鼻可见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尿量减少;

血压下降;

意识变弱。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休克;

晕厥;

心跳停止;

心脏性猝死。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内科;

心内科;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心肺基础疾病,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3]:

血常规、血气分析+离子、血糖:评估是否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

心电图:主要了解有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可提供病因诊断依据。

X 线胸片:可显示肺门血管阴影模糊、蝶形肺门,重者弥漫性肺内大片阴影。

超声心动图:床边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等肺淤血征。还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评估,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相关数据,以及心包填塞。

利钠肽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衰快速诊断与鉴别,合理应用利钠肽检测对正确诊断、危险级分级和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有助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有创的导管检查:安置漂浮导管(SWAN-GANZ)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酌情可行冠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治疗。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什么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了多久?

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各项症状有什么变化?

还有没有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

近期有没有在吃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现在的病情进展到什么程度?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应该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好转?

会不会影响寿命?

治疗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消除诱因,包括基本处理,如吸氧、调整体位、镇静、快速利尿,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辅助治疗[2][3]。

药物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高流量吸氧。

开通静脉通路,利尿(如呋塞米)、扩血管(如硝酸酯类、硝普钠)、强心(如毛花苷C),急性肺水肿可使用吗啡,如有呼吸抑制或诊断不清时,可用氨茶碱平喘。

必要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选择其他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左西孟旦等。

其他治疗方法

BiPAP 无创呼吸机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氧合,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主动脉球囊反搏可用于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有条件的医院也会使用左室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3]。

医生会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心衰诱因。

疾病发展和转归

积极的药物控制及心脏辅助治疗,通常可缓解心衰的症状。如不控制,可致心功能进行性恶化,甚至心源性猝死。

日常注意

心衰患者及家属应了解疾病日常注意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使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1][2]。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兴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预防

心衰患者的预防应该一方面积极控制原发病,另一方面避免各种诱因。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液体入量过多,如一次性输入大量液体;

减少钠盐摄入;

急性期应限制运动,卧床休息;

避免大便干燥或便秘;

避免感冒;

避免情绪波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参苏丸(松鹿)的功效与作用-参苏丸(松鹿)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九味青鹏散的功效与作用-九味青鹏散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