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是指主动脉瓣开口处狭窄,血流从左心室流入主动脉时受阻,迫使心脏更努力地搏动泵血。
主动脉瓣是位于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阀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瓣开放,血流入主动脉。如果主动脉瓣口发生狭窄,会增大左心室的阻力,使心肌变肥厚。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引起全身器官供血不足,甚至猝死。
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瓣膜随年龄增长而退化,是老年人的主要病因。年轻人患此病,则主要是因为具有先天性心脏缺陷。
主要病因是主动脉瓣退化(老年人多见)、主动脉瓣先天畸形、风湿性疾病。
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也会增加主动脉瓣狭窄的风险。
病情发展缓慢,一般在几十年后才会出现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体力活动后气短、心绞痛和晕厥等。
体检时医生可能听到心脏杂音,做超声心动图可诊断本病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有发病危险因素或已患病的人,应定期复查。
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一部分患者可以做手术,用人工瓣膜替换病变瓣膜。
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病情发展缓慢,可能长期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心绞痛、晕眩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力衰竭,出现活动后疲劳、气短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狭窄程度较轻,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心脏压力过大、或已出现心脏和全身供血不足,就可能出现症状,特别在体力活动时。
症状可包括:
胸痛(心绞痛)。胸部有沉重感、紧张感,还可能有烧灼感、窒息感。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可能会扩散到双臂或颈肩部。
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跳节律紊乱、心悸(自己感觉到心跳过快)、惊慌不安等。
脑缺血的症状。如眩晕、昏厥(失去意识)。
心力衰竭的症状。例如活动后感到疲劳和气短、腿脚浮肿。
猝死。
病因
主动脉瓣钙沉积(钙化)、先天性心脏缺陷(二叶式主动脉瓣)、感染(风湿热)是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病因。此外,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也可能造成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是什么?
6
可导致主动脉瓣狭窄的原因包括:
主动脉瓣钙沉积。随着年龄的增长,瓣膜上钙沉积,变硬变厚。变形的主动脉瓣不能充分打开,同时关闭不严。
先天性心脏缺陷。在青壮年时期就出现症状的,往往是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缺陷。最常见的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正常的主动脉瓣有三个瓣叶,而有些人只有两个瓣叶,容易出现瓣口狭窄。
感染。风湿热或心内膜炎可能会损伤瓣膜。风湿热是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哪些人容易患主动脉瓣狭窄?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出生时主动脉瓣有缺陷,如二叶式主动脉瓣。
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病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
吸烟者。
肾功能衰竭患者。
曾患过风湿热或心内膜炎。
就医
大多数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时医生听到心脏杂音时才发现患病。就诊时,医生会量血压和脉搏、听诊心肺,可能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其他检查方法评价病变情况和心脏功能。
何时应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
胸痛。
晕厥。
呼吸困难。
自己感觉到心脏正在快速跳动,胸前有不舒服的感觉。
医生如何诊断主动脉瓣狭窄?
测量血压和脉搏。血压低、脉搏弱,都可能说明主动脉瓣出现狭窄,引起血流不足。
心肺听诊。如果医生听到一种特殊的心脏杂音,说明可能发生病变。
检查双腿和双足。下肢肿胀可能提示疾病已发展到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看到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判断心脏功能。如果已确诊,还应定期做超声复查。
心电图检查。医生可发现心律不齐和左心室异常增厚。
X线胸片检查。图像可显示出心脏钙沉积(钙化)的程度。
血液指标检查。血液中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浓度可以反映是否发生心力衰竭。
心脏导管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瓣膜情况,或监测心室内压力。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运动后头晕眼花、疲劳、气短的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出现症状多久了?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心脏病?家庭中有其他人患心脏病吗?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水平高不高?
有没有抽烟的习惯?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出现这些症状,最可能是得了什么病?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是否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对体力活动有没有影响?
这病影响寿命吗?
我还能过夫妻生活吗?
我想当妈妈/有备孕计划,我该怎么办?
我需要定期复查吗?
这个病遗传或传染吗?我的家人也需要筛查吗?
治疗
疾病本身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预防或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外科或微创),用人工瓣膜来替换病变瓣膜(主动脉瓣置换术)。
是否有药物可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但可以通过用药来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如果选择手术,术后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和抗生素,预防血栓和心内膜炎。
手术可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吗?
在发生严重狭窄、有症状时,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更换人工瓣膜(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医生切除病变瓣膜,用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用牛、猪或人的心脏组织制成的生物瓣)来代替。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如果外科手术引起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医生可能会选择微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这是一种介入方法。医生会在腿部或胸部插入一根导管,伸入主动脉瓣的位置,植入人工瓣膜。
两种瓣膜各有优缺点。生物瓣膜会逐渐退化,可能需要再次更换;如果植入机械瓣膜,则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防止出现血栓。两种手术方式也各有优缺点和适用人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瓣膜以及手术方式。
日常注意
确诊后,应定期去医院复查,监测病情进展。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尽量选择有利于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得了主动脉瓣狭窄,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健康生活
适当改变生活方式,远离可能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
戒烟,远离二手烟。
保持健康体重,如果超重,应减重。
如果同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病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养成并坚持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盐。
适当运动,但不要做举重或跑步等剧烈运动。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防止细菌通过感染牙齿和牙龈而损害心脏瓣膜。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尽管药物无法治愈本病,但通过手术换上新的人工瓣膜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关于是否能过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向医生咨询。
如果希望怀孕,也应先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备孕,有哪些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定期去医院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轻度:每3~5 年检查一次。
中度:每1~2 年检查一次。
重度: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或多次。
预防
与老龄相关的瓣膜钙化和先天性心脏缺陷都是无法预防的。但其他很多心脏病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的。
主动脉瓣狭窄能预防吗?
保持正常的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
戒烟,远离二手烟。
如果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应及时去医院治疗,预防风湿热。
改善生活条件,增强营养和体质。
讲究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感染,预防风湿热和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