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性痴呆是什么?帕金森病性痴呆怎么办?帕金森病性痴呆症状有哪些?

本病是在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基础上,1 年后隐匿出现缓慢进展的足以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认知障碍。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4%~31%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发生帕金森病痴呆。在所有类型痴呆中,帕金森病痴呆占 3%~4%。在 55 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发生率为 27.78%,65 岁及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痴呆患病率为 0.2%~0.5%。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受教育年限等综合因素有关。锥体外系症状(如起步困难、步行慢,但迈步后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或转弯等)、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卡巴拉汀和多奈哌齐等)和 NMDA 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治疗的关键在于既要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的精神行为异常又要兼顾到患者的运动症状。治疗的难点在于,胆碱酯酶抑制可能会促使本病患者锥休外系症状的加重。本病可出现全面认知障碍,智能衰退,表现为执行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计算力、定向力和判断力丧失而发展成痴呆。本病呈缓慢进展,逐年加重,影响整个社会功能。帕金森病痴呆是一种严重致残性非运动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和心理负担,显著增加了患者被送往养护院的概率和病死率。

概述

本病是在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基础上,1 年后隐匿出现缓慢进展的足以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认知障碍。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4%~31% 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发生帕金森病痴呆。在所有类型痴呆中,帕金森病痴呆占 3%~4%。在 55 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发生率为 27.78%,65 岁及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痴呆患病率为 0.2%~0.5%。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受教育年限等综合因素有关。

锥体外系症状(如起步困难、步行慢,但迈步后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或转弯等)、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卡巴拉汀和多奈哌齐等)和 NMDA 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治疗的关键在于既要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的精神行为异常又要兼顾到患者的运动症状。治疗的难点在于,胆碱酯酶抑制可能会促使本病患者锥休外系症状的加重。

本病可出现全面认知障碍,智能衰退,表现为执行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计算力、定向力和判断力丧失而发展成痴呆。本病呈缓慢进展,逐年加重,影响整个社会功能。

帕金森病痴呆是一种严重致残性非运动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和心理负担,显著增加了患者被送往养护院的概率和病死率。

症状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早中期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质下痴呆”,以执行能力下降更为突出,而晚期患者兼具“皮质下痴呆”及“皮质性痴呆”的特点,在注意力、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方面均表现出异常。

帕金森病性痴呆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锥体外系症状:姿势障碍、步态异常(起步困难、步行慢,但迈步后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或转弯)等中轴症状更常见,而震颤(多为安静时出现的手部震颤)相对少见。

认知障碍:早中期以执行能力(不能按要求完成一个较复杂的任务,如画钟表)下降更为突出;而晚期在注意力、执行能力、视空间能力(视觉分辨力、物体形状辨别及积木设计等)方面减退明显,且记忆力也表现出异常。

精神行为异常:包括幻觉、错觉、妄想、抑郁、情感淡漠、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等,其中以视幻觉和错觉更为常见。

帕金森病性痴呆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各种慢性躯体疾病、继发各系统感染或衰竭、抑郁症状及自杀企图。

常见并发症包括:

慢性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继发各系统感染或衰竭: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抑郁症状:如企图自杀。

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帕金森病性痴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年龄;

受教育年限短;

抑郁;

运动障碍程度。

哪些人容易患帕金森病性痴呆?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遗传:亲属中有人罹患该疾病;

年龄:帕金森病痴呆与年龄高度相关,年龄越大、越易发生痴呆。

基因突变:微管相关蛋白 tau 基因(MAPT)H1 单倍型突变可以加速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损害速度,易进展为帕金森病痴呆。GBA 基因突变不仅能够预测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加重风险,而且能够增加进展为帕金森病痴呆的风险。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受教育水平:受教育程度越低,帕金森病进展为帕金森病痴呆的风险越高。

帕金森病:如存在词语流畅性障碍、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轻度认知损害、严重嗅觉障碍、非震颤为主型等的帕金森病患者。

就医

既往已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中老年患者,若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抑郁、情感淡漠、幻觉妄想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出现企图自杀、幻觉妄想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既往已诊断帕金森病的中老年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认知功能障碍:如发生过的事情转身就忘、不能正确计算 100 连续减 7 的结果、过去能做的事情现在无法完成等;

抑郁;

情感淡漠;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企图自杀;

幻觉妄想。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帕金森病性痴呆?

当医生怀疑帕金森病性痴呆时,将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精神检查、脑影像学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询问患者既往药物服用史、既往史,辅以体格检查(如神经系统查体等),以排除内科性疾病(如药物中毒、维生素缺乏、医源性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明确患者已存在帕金森病基础。

精神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情绪改变、视幻觉、各种形式的妄想及其他幻觉、日间过度睡眠等精神心理症状,并可辅助神经精神量表进行评估,以支持帕金森病性痴呆的诊断。

脑影像学检查:为神经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通过此手段可排除卒中引起的血管性痴呆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之前得过什么疾病?有没有得过帕金森病?亲属中有没有人患过帕金森病或痴呆?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大多数患者至疾病晚期难以避免痴呆的发生。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因此尚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根治措施,目前以药物治疗延缓病程为主。

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痴呆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卡巴拉汀和多奈哌齐等。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可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功能,卡巴拉汀和多奈哌齐对神经精神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NAMD 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等,其作用为改善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氯氮平:氯氮平能改善患者视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不加重锥体外系症状(如起步困难、步行慢,但迈步后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或转弯等),但有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

喹硫平:可应用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治疗。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和 MAO-B 抑制剂,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

SSRI 类抗抑郁药:如氟西汀、西酞普兰等,不良反应较轻,目前仍然是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伴抑郁症状时的推荐治疗药物。

疾病发展和转归

帕金森病痴呆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和心理负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会显著增加患者被送往养护院的概率和病死率。目前,帕金森病痴呆的治疗药物十分有限,虽然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已被证实有效,但其疗效远不能达到患者、家属和医生的预期。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重锥体外系症状(如起步困难、步行慢,但迈步后步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止或转弯等)、粒细胞减少、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家庭照顾:该病可引起智能下降、记忆减退,并伴有情绪改变、幻觉妄想等症状,加之患者大多年老,故应加强看护,防止跌倒损伤和自杀倾向;对社交退缩(表现为孤僻、不爱参加社交、不爱与亲友交往)的患者鼓励其参加适宜的文体活动。

饮食:限制全天蛋白质摄入量,以 0.8 克/公斤体重为宜;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60%~65% 为宜;多喝水以补充水分消耗,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禁烟酒。

预防

目前,帕金森病性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预防措施也相对缺乏的,但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给老人精神上的关爱,如多陪伴;

参加社交活动;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一定在正规医院经医生指导用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平时应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米、海带、紫菜、豆浆、豆制品、牛奶、鸡蛋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宁心安神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宁心安神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益母草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益母草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