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或强迫冲动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或摆脱而焦虑痛苦。
强迫症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患者感觉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患者会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强迫症的预后目前已有较大改善,认知行为治疗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治疗。
目前虽不能预防强迫症的发生,但早期诊断和坚持长期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可能性。
症状
强迫症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或是过分的,但难以控制或摆脱,需要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
强迫症有哪些症状?
强迫症可涉及各个心理活动领域,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作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
医学上一般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或动作两个方面。
强迫观念。强迫观念一般包括怕脏,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需要对称、精确、有序,反复思考“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为什么要吃饭而不吃草?”等问题,对宗教的关注或对道德的思考等。
强迫行为或动作。强迫动作一般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承认、强迫重复、强迫祈祷、强迫触摸、强迫敲打、强迫摩擦、强迫询问、强迫仪式动作、强迫性迟缓,以及强迫性回避等。
回避行为,表现为患者回避触发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各种情境。
其他症状。如:
强迫情绪,如焦虑、抑郁及恐惧。
抽动症状,包括发声抽动、局部肌肉或肢体的抽动以及不自主重复行为(如鼓掌或抚摸某物品等)。
有人将强迫症分为三个亚型:
对称/收藏型,由对称、节俭的强迫观念和次序、收藏、重复及计数的强迫行为组成。比如患者喜欢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如果别人挪动了,就会不舒服。
污染/检查型,由污染观念及洗涤、检查的强迫行为组成。比如患者经常觉得手脏,会反复洗手,就是俗称的“洁癖”。
纯强迫观念型,包括大量的攻击、性和宗教的强迫观念。比如患者脑中反复出现异性的裸体画面。
强迫症会如何进展?
强迫症会让患者产生令人不安的、强迫性的想法,导致恐惧或焦虑。为了摆脱这些想法,解除恐惧,患者会反复确认一些已经完成的事情,比如反复洗手。
随着病情进展,重复这些仪式或行为变得非常耗时,进而影响到工作和人际关系,因此,强迫症会造成严重的日常生活问题,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此外,强迫症还会对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产生负面影响。
病因
强迫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强迫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目前专家们并不知道强迫症的确切病因。
研究提示,强迫症的发生也许是由于大脑中负责信息传递部分的功能异常导致。大脑中的 5-羟色胺不足也许会促进强迫症的发生。
部分专家认为一些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疾病,如链球菌性咽喉炎或者猩红热,能够导致强迫症症状加重。
强迫症有哪些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或情形可能会增加强迫症的风险:
家族史。家系遗传研究表明强迫症存在遗传性。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强迫症,会增加强迫症的发生风险。
严重脑外伤、癫痫。
女性幼年性虐待史。
其他的危险因素还有可卡因使用者、女性、失业、酒精依赖者、情感障碍及恐惧障碍等。
就医
强迫症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疾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的结果来确诊的。诊断需要满足患者存在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两者并存,且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的痛苦或妨碍患者活动。
何时应就诊?
发现或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
强迫观念。反复思考一些想法、观念、记忆、情绪等内容。
强迫行为或动作。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计数等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
强迫症症状开始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比如工作、学习等。
出现了强迫症之外的一些疾病症状,比如抑郁、自杀等。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强迫症的?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疾病史,还会进行体格检查来排除某些疾病。
医生需要确定患者存在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两者并存,且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的痛苦或妨碍患者活动。
强迫症状应具备以下特点:
必须被看做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
必须至少有一种思维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应该是令人不愉快的。
想法、表象、或冲动必须是令人不快地一再出现。
强迫症有哪些检查方法?
目前有很多关于强迫症自我测评的问卷或量表,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初步评估和判断。
就诊时,除了症状和疾病史外,医生可能会进行心理健康评估,这是一个对情感功能、思考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记忆力(认知功能)的检查。
心理健康评估可能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书面或口头测试、实验室检查(如血、尿检查),也包括对患者的外貌、心情、行为、思考、逻辑、记忆和表达能力的评估。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你都有哪些不适或强迫症状?
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些症状是偶尔出现,还是经常出现?
什么情况下这些症状会改善或有所改善?
什么情况下这些症状会恶化?
这些症状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平时有多少时间花费在这些强迫行为或观念上?
有没有经历创伤或感到有较大压力?
有亲人患有精神疾病吗?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您认为我这是强迫症吗?
我应该怎么治疗?
治疗对我有什么用?
可以使用哪些药物?
暴露治疗有用吗?
治疗要多久?
我自己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对污染/检查型强迫症效果好;药物治疗对纯强迫观念型强迫症治疗效果好,对对称/收藏型强迫症有一定效果。
如何治疗强迫症?
认知行为治疗和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推荐用于初始治疗。
患者需要采用单独的认知行为治疗或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治疗,还是这两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取决于以下情况:
症状的严重程度
是否伴发精神或躯体疾病
既往治疗情况
是否可获得及时的行为治疗
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
患者个人对治疗的偏好
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强迫症?
具有抗强迫作用的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氯米帕明(clomipramine)。
比较常用的药物有:
一线治疗药物,有舍曲林(sertraline)、氟西汀(flu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和帕罗西汀(paroxetine)。
二线治疗药物,有氯米帕明(clomipr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和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
三线以及增效治疗药物,主要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risper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奥氮平(olan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和帕利哌酮(paliperidone)。
关于强迫症的药物使用,请以医生处方为准。
日常注意
强迫症患者要注意按时服药治疗。此外,还应注意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交流,健康、均衡饮食,不要过度焦虑。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强迫症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要注意:
按时服药。
定期复诊。
保证生活作息的规律。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
缓解压力和焦虑。可通过深呼吸、泡热水澡、听舒缓音乐、散步或其他运动、瑜伽、按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
此外,还应注意健康、均衡饮食。限制或避免咖啡因或酒精、酒精性饮料,用餐时平静放松。不要通过暴饮暴食来释放压力。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预防强迫症的发生。但早期诊断和坚持长期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