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暴食是什么?心因性暴食怎么办?心因性暴食症状有哪些?

暴食常见于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与神经性厌食症同样以具有对发胖有病理性恐惧,自我设定的体重标准明显低于正常健康标准为特点,以发作性暴食和暴食后采取极端措施企图抵消食物导致的发胖作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食障碍。此症状群包含两大主要成分:一是不可抗拒的强迫多食;二是自身设法进行呕吐以避免体重增加,有时则是滥用泻药。此类患者的体重常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女性患者月经仍可正常。此病女性较为常见。暴食障碍指反复发作的暴食,但不伴有避免体重增加的代偿行为如呕吐等,。

概述

暴食常见于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和暴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与神经性厌食症同样以具有对发胖有病理性恐惧,自我设定的体重标准明显低于正常健康标准为特点,以发作性暴食和暴食后采取极端措施企图抵消食物导致的发胖作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食障碍。此症状群包含两大主要成分:一是不可抗拒的强迫多食;二是自身设法进行呕吐以避免体重增加,有时则是滥用泻药。此类患者的体重常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女性患者月经仍可正常。此病女性较为常见。暴食障碍指反复发作的暴食,但不伴有避免体重增加的代偿行为如呕吐等,。

症状

临床表现

1.贪食。

2.对肥胖恐惧。

3.心理和精神异常。

4.全身症状:消瘦不明显甚至偏胖,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便秘、腹泻、直立性低血压,月经紊乱和闭经,癫痫发作,龋齿,皮肤瘀点和皮肤粗糙甚至皲裂。

病因

1.遗传因素。

2.5-羟色胺功能失调和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有关。

3.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以“苗条”为美。

4.精神和心理异常。

5.其他生物学因素。

就医

检查

1.血淀粉酶升高较常见,余检查基本无异常。

2.内分泌方面:LH、FSH降低,而血PRL、E2、T则降低,血T3、T4正常或降低,血皮质醇降低或正常。

诊断

(1)发作性不可抗拒的暴食和不适当的代偿行为,一次可进大量食物。平均每周至少发作1次,且持续至少3个月。

(2)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3)常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不适当的代偿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发胖。

(4)不是神经系统器官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非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继发的暴食。

鉴别诊断

(1)神经性厌食:若已明确诊断为神经性厌食,或交替出现的经常性厌食与间歇性暴食症状者,均应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

(2)Klein-levin综合征:又称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贪食,持续数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后体重增加明显。无催吐、导泻等控制体重行为,亦无对身体外形或体重不满的表现,故与神经性贪食症易于鉴别。

(3)重性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贫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5)癫痫等器质性疾病:可出现暴食行为,病史、体检和各项实验涉及EEG等功能检查,均有器质性病变基础,则不考虑神经性贪食症,而且这类病人缺乏控制体重的不恰当行为。

治疗

1.多数患者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入院。

2.心理治疗:包括个体或几种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家庭干预。

3.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如抗抑郁剂如氟西汀。

4.躯体支持治疗:规定患者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营养差者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用鼻饲。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非诺贝特微粉颗粒的功效与作用-非诺贝特微粉颗粒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飞云岭的功效与作用-飞云岭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