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前庭大腺囊肿,巴氏囊肿,巴氏管囊肿
概述
巴氏腺是位于女性生殖器区域皮肤下的两个小器官。它们位于包绕阴道和尿道的皮肤褶皱(阴唇)两侧,大多数时候无法感觉或看到这些腺体。
巴氏腺会分泌少量液体,可以滋润外生殖器或外阴。这些液体从靠近阴道出口的两根微小管道排出,这些管道被称为巴氏管。
如果巴氏管堵塞,液体会积聚在巴氏腺中,堵塞的腺体被称为巴氏腺囊肿 (bartholin gland cyst),有时也称为巴氏管囊肿。巴氏腺囊肿大小不一,小如豌豆,大如大理石,多为缓慢增大。如果巴氏腺或巴氏管感染,则称为巴氏腺脓肿。
巴氏腺囊肿通常较小且无痛感,有些囊肿无需治疗即可消失。但如果出现症状,可能需要治疗。若囊肿感染,则需要治疗。
症状
如果巴氏腺囊肿很小,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若囊肿较大或感染(脓肿)可表现出症状。
未感染囊肿的症状包括:
外阴部出现无痛肿块。
外阴部发红或肿胀。
行走、坐下或性交时不适感。
感染囊肿的症状包括:
疼痛加重,难以行走、坐下或四处走动。
发热和寒颤。
外阴部肿胀。
囊肿渗液。
病因
感染、粘液浓稠或肿胀都可堵塞巴氏管,引起囊肿。因性交过程中巴氏腺会分泌更多液体,故性交后巴氏腺囊肿会变大。
有时性传播感染 (STIs) 也会引起巴氏腺囊肿感染。性交时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性传播感染的风险。
就医
除非表现出症状,否则可能不会自行发现。但在体格检查中,患者可自行发现巴氏腺囊肿,或者医生也会发现。
根据发热或肿胀的感染体征,以及外阴部疼痛,可以诊断脓肿。
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中,医生可能会切除囊肿以明确不是癌症或其它问题。
治疗
有些巴氏腺囊肿无需治疗即可消失。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为促进愈合,将患处浸于浅的热水盆中或进行坐浴。巴氏腺囊肿愈合过程中应避免性行为。
如果巴氏腺囊肿感染,可能会破溃,并于 3 ~ 4 天后开始自行愈合。但是如果囊肿很痛,医生可能会对其进行引流。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为防止囊肿闭合并再次堵塞,医生可能会将一端带有球囊的小引流管插入囊肿,囊肿内球囊膨胀,可以保持囊肿处于开放状态。巴氏腺愈合之后,可取出球囊和引流管。
有时可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或硝酸银预防囊肿复发。对于反复发作的严重囊肿,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巴氏腺和巴氏管。
此外,还可行造口术,即在囊肿上切开一个小口形成袋子,然后将两侧缝合起来,便于囊肿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