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催乳素也叫泌乳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刺激并维持泌乳,还有刺激卵泡黄体生成激素(LH)受体生成等作用。非孕妇女性的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 20 纳克/毫升。
高催乳素血症是指血清催乳素水平异常升高。由于催乳素仅由垂体的催乳素细胞分泌,因此,各种引起催乳素细胞过量分泌催乳素的疾病,都会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高催乳素血症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升高见于妊娠期、哺乳期、强体力活动以及应激状态;病理性升高多见于垂体肿瘤、内分泌疾病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头痛、月经稀发或闭经,少数患者可出现溢乳[1]。
对于轻度升高且不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定期随访;否则,需根据患者的病因、症状等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症状
月经周期紊乱及不孕:85%以上的高催乳激素血症患者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血清催乳素增高导致不排卵或黄体期缩短,从而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引起不孕。
溢乳:通常表现为双乳流出或可挤出非血性乳白色或透明液体。
头痛、眼花及视觉障碍:垂体腺瘤增大明显时,由于脑脊液回流障碍及周围脑组织和视神经受压,可出现头痛、眼花、呕吐、视野缺损及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
性功能改变:由于垂体 LH 与卵泡刺激素(FSH)分泌受抑制,出现低雌激素状态,表现为阴道壁变薄或萎缩,分泌物减少、性欲减退。
病因
生理性原因
妊娠期血清催乳素会显著升高。
哺乳期间乳头受刺激,血清催乳素会轻度升高。
强体力活动以及应激时,血清催乳素会轻度升高。
病理性原因
下丘脑-垂体疾病
催乳素腺瘤:是催乳激素细胞的良性肿瘤,但也有少数肿瘤可以是恶性的和转移性的。血清催乳素可升高。
导致催乳素分泌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减少的疾病: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垂体柄离断或药物阻断催乳激素细胞上的多巴胺受体。
干扰多巴胺分泌或其向下丘脑传递的疾病:下丘脑肿瘤(良性的和恶性的)、下丘脑浸润性疾病(如结节)、下丘脑-垂体柄离断、催乳素腺瘤以外的垂体腺瘤。
药物诱导: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酚噻嗪类、氟哌啶醇、氨磺必利)、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利舍平、维拉帕米)、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和阿片类药物可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增多,可刺激催乳素分泌。
雌激素:雌激素可以增加催乳素的分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可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
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病因不明。
催乳素清除下降:慢性肾衰竭和巨催乳素血症。
胸壁损伤:如严重烧伤,可能是由于与哺乳作用相似的神经机制增加催乳素分泌。
功能缺失性种系突变:催乳素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性种系突变,导致催乳素不敏感,是家族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
就医
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月经周期紊乱或者正常性生活未避孕 1 年及以上未孕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基础性激素水平,其中包括催乳素。
就诊科室: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催乳素血症?
医生应通过仔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激素水平测定与影像学检查,明确高泌乳素水平的来源和是否存在病理性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体格检查:挤压乳房了解泌乳情况,全身检查要注意视力、视野改变,有无多毛、肥胖、高血压、胸壁病变等。
激素水平测定:正常泌乳素水平不大于 1.14 nmol/L,如超过 1.14 nmol/L 为高泌乳素血症。前一天晚上禁止性生活。
泌乳素动态试验:包括垂体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泌乳素高于 2.28 nmol/L 需检查甲状腺功能。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垂体及鞍区占位性病变,主要方法为核磁共振成像或 CT。一般建议对于泌乳素大于 4.55 nmol/L, 且无明确病因者应完善此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有无月经稀发、闭经?
有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镇静药、止吐剂、胃动力药、抗高血压药或避孕药?
有无甲状腺、肾、胸壁等疾病?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高催乳素血症?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确诊?
怎么治疗?需要做手术吗?
多久能治愈?会不会复发?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原则
对异位妊娠、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等引起的泌乳素分泌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
若泌乳素轻度升高,月经规律又不欲生育者可暂行观察。
如有闭经、低雌激素状态、不育及垂体微腺瘤,或伴头痛等,则应首选药物治疗。
对垂体大腺瘤引起压迫症状出现视野缺损、头痛呕吐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溴隐亭:对于功能性或垂体腺瘤引起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均能产生抑制作用。能减小垂体腺瘤体积,恢复月经周期及生育功能。
α-二氢麦角隐亭:初始治疗患者根据血 PRL 水平变化,逐步调整至最佳剂量维持[2]。
卡麦角林:是溴隐亭的换代药物,与溴隐亭相比,该药同样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用药导致恶心的可能性远低于溴隐亭)。对溴隐亭抵抗的患者也可能有效。、
喹高利特:多用于对甲磺酸溴隐亭不良反应无法耐受的患者。该药不会增加心脏瓣膜病的风险。
维生素B6:和甲磺酸溴隐亭同时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手术治疗
当垂体肿瘤产生明星的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经蝶窦手术切除微腺瘤。
放射治疗
用于不能坚持或耐受药物治疗者,不愿意手术者及不能耐受手术者。
日常注意
大多数患者均为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只要定期监测血清催乳素的变化,一般可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可告知医生,遵医嘱尝试逐渐减量。若患者在接受小剂量药物治疗时催乳素浓度正常已 2 年,则建议尝试停药。
妊娠期不建议检查血清催乳素浓度,若为催乳素腺瘤患者,则监测有无潜在的腺瘤生长。
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平时加强体育锻炼。
去除慢性病灶,哺乳不宜过久,谨慎行人工流产术,正确口服避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