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什么?高泌乳素血症怎么办?高泌乳素血症症状有哪些?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血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

别称

高催乳素血症

概述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血清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1]男女都可患病,女性更多见。

泌乳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正常水平的泌乳素对乳腺发育、泌乳和卵巢功能、免疫功能等起重要调节作用。但如果泌乳素水平过高,就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生育功能及生活质量。高泌乳素血症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0.4%,在原发性闭经患者中为 4%,生殖功能障碍患者中为 9%~17%。[2]

高泌乳素血症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包括病理性因素、药理性因素,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1][2]其中,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最主要的病因。[1]

临床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基因缺陷、调控或代谢途径受到损伤。[2]

女性高泌乳素血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月经紊乱、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碍;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性功能障碍、第二性征减退、精子减少或不育。[1][2]

垂体泌乳素瘤在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同时,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头痛、视功能障碍、恶心、呕吐、眩晕、昏迷。[2]

如果患者伴有月经紊乱、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碍,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治。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和眼科检查,即可得出诊断结论,并评估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1]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性高泌乳素血症应考虑停药、换药或加用多巴胺激动剂。伴有临床症状的垂体瘤患者首先可选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若药物无效或垂体瘤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的症状较严重,则可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放疗方案。[2]

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长期接受随访,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趋势。[4]

高泌乳素血症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诱因复杂多样,难以实现有效预防。[2][4]

症状

高泌乳素血症有哪些症状?

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85% 的患者有月经紊乱,月经稀少或闭经;

育龄女性有排卵障碍,导致不育;

溢乳:在非妊娠期和哺乳期,乳头会有液体流出;

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

干扰受精和胚胎发育,导致流产;

骨质疏松。

男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勃起功能障碍;

第二性征减退;

性欲减退;

精子数量减少;

不育;

骨质疏松。

高泌乳素血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垂体泌乳素瘤在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同时,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以下并发症:

头痛;

视功能障碍,例如视力下降、视野缺失;

恶心、呕吐;

眩晕、昏迷;

严重者还可出现浑身抽搐。

病因

高泌乳素血症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由多种病因引发,包括病理性因素、药理性因素,以及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1][2]其中,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最主要的病因。[1]常见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基因缺陷、调控或代谢途径受到损伤。[2]

高泌乳素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包括[2]:

生理性因素包括:产后、哺乳、性交、运动、创伤、睡眠、应激、妊娠等。

病理性因素包括:

垂体疾病,例如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

下丘脑疾病,例如颅咽管瘤;

原发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肾功能受损;

自身免疫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异位泌乳素分泌增多,例如支气管源肿瘤、肾上腺样瘤;

肢端肥大症。

药物性因素:长期服药,干扰体内对泌乳素的调控机制。

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

抗癫痫药物;

抗高血压药物;

抗胃溃疡药物;

雌激素及避孕药;

阿片类药物。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血清泌乳素水平上升,但与生理、病理、药理因素均无关。

空蝶鞍综合征:年轻女性多见。蝶鞍隔(头颅中的一个区域)因先天发育不全、肿瘤或手术破坏,导致脑脊液流入蝶鞍的垂体窝,使蝶鞍扩大,垂体受压缩小,在MRI时显示无垂体影像,称为空蝶鞍。导致闭经和高泌乳素血症。[3]

发生高泌乳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与高泌乳素血症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2]:

性别:女性。

基因缺陷:伴有某种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

泌乳素调控或代谢途径相关的组织器官受到损伤。

就医

如果患者伴有月经紊乱、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碍,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治。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和眼科检查,即可得出诊断结论,并评估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伴有高泌乳素血症典型症状的患者,例如月经紊乱、溢乳、不育、性功能障碍,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治[2]。

首先需要确诊病情,并查找病因,甚至可能需要多科室会诊;

随后,医生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就诊科室:

妇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泌乳素血症?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检,充分了解病情。

实验室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其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

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 扫描,明确是否存在垂体泌乳素瘤。

眼科检查:视力、视野、眼底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以前是否有怀孕或生育史?

除了生殖系统症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异常情况?

是否伴有什么慢性病?是否长期服药治疗?服用的是什么药物?

以前脑部是否受到过创伤?

是否感觉视力有所减退?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情况?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手术)方案?

治疗方案是否会有风险或造成不良后果?

治疗之后能否恢复正常生育功能?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具体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性高泌乳素血症应考虑停药、换药或加用多巴胺激动剂。伴有临床症状的垂体瘤患者首先可选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若药物无效或垂体瘤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的症状较严重,则可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放疗方案[2]。

如何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药物性高泌乳素血症[2]:

首先应考虑停药;

换用其他不会诱发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

如果无法停药或换药,则加用多巴胺激动剂。

伴有临床症状的垂体瘤患者[2]:

药物治疗

卡麦角林(Cabergoline),一种选择性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溴隐亭(Bromocriptine),一种非特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垂体肿瘤产生明显的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可采取手术治疗;

术前可短期服药,使垂体瘤体积缩小,以减少术中出血风险,提高疗效;

如果有肿瘤残留,术后仍需服药或实施放疗。

放疗

包括传统放疗、质子重离子照射和核素植入性照射,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可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不愿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放疗起效较慢,且存在较多的副作用,医生一般不推荐采用单一放疗方案。

日常注意

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长期接受随访,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趋势[3]。

患者需遵医嘱长期用药,有利于维持病情稳定。

治疗期间,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便于医生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趋势。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最好在血清泌乳素持续稳定一段时间后,再尝试怀孕。

怀孕期间,更有必要全面监测病情,若有必要可继续服药控制血清泌乳素水平。

预防

高泌乳素血症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并且诱因复杂多样,难以实现有效预防。

开始服药治疗某些疾病之前,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换用不易诱发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物,或许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曲克芦丁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曲克芦丁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如何使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

2023-9-2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