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多数妇女在月经前几天都会出现乳房触痛、腹胀和肌肉疼痛,这些都是正常的经前期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就形成了经前期综合征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经前期综合征可以影响身体、情绪以及患者月经前行为。
有些女性在青少年时期首次出现经前期综合征,有些甚至直到 30 多岁时才发病。随着年龄接近围绝经期,症状可能会在接近 40 岁和 40 多岁时加重。
能够减轻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哪种治疗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可以采取药物、甚至手术治疗。
经前期综合征无法有效预防,但采取一定措施可以减轻症状,比如戒烟、戒酒,限制钠盐及咖啡摄入,合理饮食及营养,充分休息,适度运动等。
症状
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可轻可重, 每个月经周期反复出现相似的症状。月经前症状出现,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至消失。
经前期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在排卵期到月经期出血之前,会出现月经前症状。月经周期之间症状基本相似,并且在压力增大时,症状也可能会加重,月经来潮症状减轻至消失。
常见躯体症状
腹胀、体重增加。
疲劳、精力不足。
头痛。
痉挛、肌肉和关节疼痛、腰痛。
乳房肿胀和压痛。
饮食冲动,特别是甜食或咸食。
睡眠过长或过短。
性欲低下。
便秘或腹泻。
情绪和行为症状
悲伤或抑郁情绪。
愤怒、烦躁、攻击性。
焦虑。
情绪波动。
警觉性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
回避家人和朋友。
严重症状
出现严重经前期情绪波动、抑郁、烦躁或焦虑(伴或不伴躯体症状)的女性被认为存在经前烦躁障碍,一般经期前及月经来潮第2-3天症状加重。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并不常见。
月经前其他疾病加重
排卵期到月经期出血第一天,有些疾病可能会加重。受影响较大的疾病包括:
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障碍。
偏头痛。
癫痫发作。
肠易激综合征(IBS)。
哮喘。
慢性疲劳综合征。
过敏。
您的情况真是经前期综合征吗?
有时,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类似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明确引起症状的病因很重要,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了解症状是否为经前期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记录 2 或 3 个月的基础体温,在基础体温表格中,备注出现症状的类型及时间,然后咨询医生。
经前期综合征是如何进展的?
大多数女性的经前综合征会在月经初潮后任何时间段发生,常见 25 岁左右首次发生,但此病在 30 多岁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40 岁左右的女性可能出现类似于经前综合征和经前焦虑症的围绝经期症状,要注意区别。绝经后,当激素水平较低而不再出现周期性变化时,女性便不会发生经前综合征。
病因
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并不明确。可能与卵巢激素和前列腺素水平、神经递质水平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非常复杂。经前期综合征和更严重的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可能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变化相关。女性内分泌系统能够生成相关激素,控制月经周期。
由于许多患者的近亲中有经前期综合征病史,因此遗传因素可能是导致部分女性发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直接原因。
经前期综合征有哪些危险因素?
酗酒家族史。
年龄。经前期综合征在 30 岁左右的女性中更为普遍,且症状有时候会逐渐加重。
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健康问题。这也是经前烦躁障碍(PMDD)的重要危险因素。
工作生活压力大。
低维生素 B6、低钙或低镁饮食。
咖啡因摄入量高。
就医
何时应就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尽快就医:
经前综合征的症状影响到生活。
因经前综合征的症状而感到失控。
一般的非药物治疗无效。
严重的经前综合征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哭泣或情绪波动)在月经期开始后几天内没有消失。
就诊科室
妇科
如何诊断经前期综合征?
目前诊断依据还不是很明确。没有单项检查能够诊断经前期综合征。
首先,医生要了解月经周期与症状之间的关系。
其次,关于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因为这两类疾病可引起的类似症状。
医生诊断经前期综合征或经前焦虑障碍,通常基于患者记录自己 2 或 3 个周期的基础体温,以及记录症状和发生的时间,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症状与排卵之间的关系。
基础体温的记录,还有助于判断精神症状是周期出现,还是持续存在。进而与轻度精神障碍相鉴别。
对于医生来说,排除导致类似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其他疾病很重要,因此可能需要多次就诊。如果同时还存在另一种在月经周期最后 2 周内加重的疾病,诊断经前期综合征可能会更加困难。
治疗
能够减轻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哪种治疗方法对所有人都有效。
如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首先尝试改变生活方式,例如戒酒、限制咖啡因摄入和定期运动。如果进行 2 ~ 3 个周期的家庭治疗后,仍有中度至重度症状,请向医生咨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治疗选项可能包括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药物有哪些?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疼痛。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用于治疗与情绪相关的症状。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可通过抑制排卵缓解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萘普生)可缓解经前疼痛和痉挛,并减少经期出血。尝试在预计疼痛开始之前的 1~2 天开始服用。在经前和整个经期疼痛过程的固定时间间隔内,服用 NSAIDs 效果最佳。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西酞普兰、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有助于缓解经前综合征的身体和情绪症状。这些药物在月经前几周服用或连续服用都有效。
激素避孕药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被广泛用于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这些药物可改善一些女性的腹胀、头痛、腹痛和乳房触痛等症状,但有些女性可能会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情绪问题。
利尿剂
螺内酯是一种促进排尿药物(利尿剂)。如果在月经前几周服用,可减轻腹胀和乳房触痛。
屈螺酮可以像利尿剂一样缓解腹胀和乳房触痛。这种药物也有助于缓解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或经前焦虑症症状。
其他可选择的药物
普萘洛尔是一种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或与经前综合征有关的头痛。
三环抗抑郁药。由于它可能存在副作用,这种药物并不常用,但它们确实改善了一些女性的严重抑郁症和失眠症。
达那唑是一种合成的雄性激素,可以通过降低雌激素的合成来缓解乳房疼痛,但此药不常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治疗严重经前焦虑症的最后手段。该种药物能终止每月的月经激素周期,并导致与绝经期类似的症状。
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正在服用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药物,请就避孕问题向医生咨询。一些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药物在怀孕期间服用,可能会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
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像经前综合征的症状一样令人不适。例如达那唑有严重的副作用。药物缓解症状的药效可能远远高于它的副作用影响,具体需要医生帮助评估。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会有10%~25%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该方案。
恶心是5-羟色胺最常见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出现头痛、失眠和性欲减退。
日常注意
经前期症状患者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习管理经前期综合征的第一步是记录自己的月经日记。记录出现了什么症状、严重程度、月经情况,必要时记录基础体温,为医生进一步判断症状与排卵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识别月经周期中的模式,并且可以提前计划,以便更好地应对症状。
然后,使用针对经前期综合征的自我护理措施。这些措施的重点是训练健康习惯、治疗疼痛及减轻压力。在使用这些提示时,最好:
每次尝试一两项措施,而不是同时尝试所有方法,这样有助于找到最有效措施。
每项措施持续使用 2 ~ 3 个月经周期。如果没有改善,尝试其他措施。
训练健康习惯
每周至少中等强度锻炼 2.5 小时。运动可能有助于减轻紧张、疼痛和与情绪有关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
摄入各种健康食品,特别是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全谷物、蛋白质、低脂乳制品、水果和蔬菜。
限制咖啡因、酒精、巧克力和盐摄入。
戒烟、戒酒。
治疗疼痛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萘普生或布洛芬,缓解疼痛并减少月经出血。尝试在预计开始疼痛前 1 或 2 天开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在疼痛开始前服用以及疼痛过程中定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效果最佳。
如果患者出现乳房触痛,请穿戴支持性更好的胸罩,如运动胸罩。
减轻压力
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呼吸练习、瑜伽或按摩治疗。
进行更好的时间管理,并且保证睡眠充足。
预防
如何预防经前期综合征?
虽然无法有效预防经前综合征,但可以采取措施来降低发生严重症状的概率:
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产生幸福感。
摄入各种健康食物,尤其是富含钙的食品,包括全谷物、蛋白质、低脂乳制品、水果和蔬菜。
限制咖啡因、酒精、巧克力和盐的摄入。
充分休息,放松心情。
戒烟、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