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宫颈部位受到感染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是我国妇科最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之一。
宫颈在阴道和子宫之间,对于女性生殖功能非常重要。急性感染没及时治疗,或者持续感染,都可能导致慢性宫颈炎。
主要危险因素:青年女性、性活跃、曾患生殖系统感染疾病、免疫力低下、个人卫生和安全意识差、经济和卫生条件差。
多数没有特殊症状,部分有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加、性交后或月经间期阴道异常出血。
可伴有阴道炎、盆腔炎等生殖系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损害患者的生育功能。
通过询问症状和病史,进行妇科检查,结合实验室和阴道镜检查,作出诊断。
病变大致分为慢性宫颈感染、宫颈息肉、宫颈肥大。
根据病变情况,有针对性治疗可治愈。慢性宫颈感染可选择服药和物理治疗;宫颈息肉可以手术摘除;宫颈肥大没有其他病变,一般不用治疗。
主要预防措施:注重性安全和生殖道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
症状
慢性宫颈炎有哪些临床特征?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非特异性症状:
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
性交、月经间期、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
慢性宫颈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宫颈炎可伴有生殖系统其他部位感染,并损害患者的生育功能。
阴道炎和盆腔炎。
输卵管不孕。
当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时,感染有可能扩散至腹腔和全身。
病因
慢性宫颈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各种病原体感染宫颈部位:
外来病原体,因性活动感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阴道滴虫和疱疹病毒;
体内病原体,细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蔓延到宫颈部位,形成感染。
慢性宫颈炎的病变机制:
慢性宫颈管黏膜炎,由于宫颈黏膜褶皱较多,病原体不易清除,炎症易持续反复发作;
宫颈息肉,宫颈局部增生,形成息肉,发生癌变的比例非常低;
宫颈肥大,在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作用下,宫颈整体上增生,变得肥大。
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龄:20 岁~40 岁女性高发。
性活跃:性生活开始时间较早、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
既往:性病史或阴道感染史。
免疫力:低下。
卫生习惯:不注意个人阴部卫生,性安全意识薄弱,防护意识差。
其他:所在地区经济和卫生条件差。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或异常出血,或在常规妇科检查中检出宫颈肥大、溃疡,都应该及早就医。
除了慢性宫颈炎,上述症状也可能是其他更为严重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应及早就医,恢复健康,避免并发症。
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宫颈炎?
医生会仔细询问发病过程、症状,并进行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
实验室检测:
验血:血沉和C 反应蛋白异常升高,说明身体处于炎症状态。
宫颈口取样分析:评估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
阴道镜检查:观察阴道和宫颈的具体病变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了异常?
是否发生过高危性行为?
平时是否有明显症状?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近期是否感到症状有所进展?
月经周期是否正常?是否还有其他妇科疾病?
既往是否发生过阴道或盆腔感染?是否治疗?结果如何?
是否感染其他性病?
是否有生育计划?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造成慢性宫颈炎?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慢性宫颈炎症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治疗后能否恢复正常的生育功能?
是否还会复发?
日常应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医生通常根据具体病变情况和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何治疗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感染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出血:
服用抗生素治疗,要足量足疗程;
性伴侣也应该及时接受诊治;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物理治疗,例如激光、微波、冷冻。治疗后应注意避免创口感染。
宫颈息肉:
手术切除息肉;
息肉基本是良性,但通常进行病理检查。
宫颈肥大:如果没有其他病变,一般不用治疗。
日常注意
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外阴,勤换内裤。治疗期间尽量避免阴道性行为。
物理治疗后注意避免创口感染;药物治疗应足量足疗程。
患者若接受物理治疗,术后应注意避免感染,创口愈合期间(4~8 周)禁止盆浴、禁止性交、禁止冲洗阴道。
治疗后,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时复诊检查,明确是否治愈。
预防
主要措施:注重性安全和生殖道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
注重生殖道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安全性行为,避免多性伴等高危性行为,性生活过程中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定期体检,尤其是妇科检查;
出现白带异味、阴部瘙痒等阴道感染症状应及时治疗,防止其影响宫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