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盆腔结缔组织炎,是指盆腔结缔组织发生感染,不是继发于输卵管、卵巢的炎症,是初发于子宫旁的结缔组织,然后再扩展至其他部位。
盆腔结缔组织炎在一些性生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最常见的疾病。在工业化国家中,生育年龄组妇女每年该病的发生率可达 10/1000~20/1000,估计美国每年有高达 100 万人患此病,其中需住院治疗者约 20 万人。国内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亦有增加的趋势,但尚无此方面确切的统计数字。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主要病因为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产后或流产后、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经期不注意卫生、不洁性生活史等。
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盆腔结缔组织炎在炎症初期,患者可有高热、下腹痛、腰部酸痛、性交痛的症状;如形成脓肿,可引起直肠、膀胱压迫症状,如尿意或便意频繁、排便痛、排尿痛等。
本病需积极彻底治疗,不使病原体潜伏于体内,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特殊情况下需手术治疗。
本病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盆腔结缔组织炎与产后、流产以及妇科手术操作后感染、性交传染等有关,因此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注意性生活卫生等方法,可使该病的发生率下降。
症状
盆腔结缔组织炎在炎症初期,患者可有高热、下腹痛、腰部酸痛、性交痛等症状;如形成脓肿,可引起直肠、膀胱压迫症状,如尿意或便意频繁、排便痛、排尿痛等。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下腹痛: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刺痛或剧烈疼痛。
体温升高:轻者体温不一定很高,重者体温可高达 39~40 摄氏度。
畏冷、寒战:畏冷主要表现为较正常人怕冷,手脚冰凉,寒战主要表现为全身不自主颤抖。
心率加快:大于 100 次/分。
血压下降。
泌尿系症状:当感染严重,形成脓肿压迫膀胱,可导致尿意频繁、排尿痛。
肠道症状:当感染严重,形成脓肿压迫直肠,可出现便意频繁、排便痛。
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腰部酸痛、下腹坠痛:由于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引起,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性交痛。
经量增多: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瘀血引起。
月经失调:卵巢功能损害引起。
不孕:感染严重,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
全身症状: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
盆腔结缔组织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冰冻骨盆
卵巢炎
急性输卵管炎
弥散性腹膜炎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不孕
病因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主要病因为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淋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常见感染病原体有哪些?
链球菌: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其中以乙型链球菌致病力最强,常见于产后的感染。该菌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使感染扩散。病灶分泌的脓液较稀薄,呈淡红色,量较多。
葡萄球菌:常见于产后、剖宫产术后、妇科手术后的感染,致病力强。病灶分泌的脓液色黄、稠、无臭。
大肠埃希杆菌:为革兰阴性菌,该菌在机体正常情况时一般不致病,但如机体衰弱,有外伤,或手术后,可引起较严重的感染,常与其他细菌发生混合感染。病灶分泌的脓液稠、厚,并带有粪臭。
厌氧菌:此类细菌多来源于结肠、直肠、阴道及口腔黏膜,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病灶分泌的脓液有气泡,带粪臭味。
结核菌:多见于其他脏器的结核迁延,直接发生于盆腔结缔组织炎者少见。
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如淋菌、衣原体及支原体。
哪些人容易患盆腔结缔组织炎?
有如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产后或流产后:产后或流产后体质虚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关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可能上行感染盆腔。
妇科手术后:患者行妇科手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可能发生术后感染。也有的患者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恢复性生活,同样易造成感染。
不注意经期卫生:如果在月经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卫生标准不合格的卫生巾或卫生纸,经期盆浴、经期有性生活,就会给细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机会。
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因为其与女性生殖器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症。
性交传染:不洁性生活史、感染性传播疾病、早婚、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下腹坠痛、腰部酸痛;
性交痛;
经量增多;
月经失调;
不孕。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下腹刺痛或剧痛;
高热;
畏冷、寒战;
血压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盆腔结缔组织炎?
当医生怀疑是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将通常进行妇科检查、血液检查、宫颈分泌物培养、超声检查等,在这些检查有异常时,可进一步通过后穹隆穿刺等操作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会让患者脱掉内裤躺在妇科检查椅上,双腿分开放在两侧的支架上。在给患者会阴消毒后,医生会一只手带好手套,手指涂抹润滑剂,两指或者一指轻轻通过阴道口进入阴道,另外一只手在腹部配合进行双合诊检查,目的在于检查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子宫韧带和宫旁结缔组织是否有异常。当患者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医生会触及患者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患者有宫颈举痛或者子宫压痛或者附件压痛感。
血液检查:作用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增高,血沉可增快。体温达 39 摄氏度以上者作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子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是否存在淋菌、衣原体感染。
超声检查:当形成脓肿时,可直观地观察患者脓肿情况,具有简便、无创、无放射性、廉价便捷的特点。
腔镜探查:确定病变最严重的部位,以判断病情。取盆腔内渗出物或脓液送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有助于术后选用抗生素。
后穹隆穿刺:当怀疑盆腔脓肿时可作后穹隆穿刺,抽取脓液可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哪里不舒服?症状出现多久了?
有没有生过孩子?症状发生前有没有做过流产手术?
症状发生前有没有做过妇科手术?
有没有月经期性生活史?
经期有没有盆浴?
性伴侣情况?
以前有没有阑尾炎、腹膜炎等感染?
是否自行用药?效果如何?有没做过一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这种情况严重吗?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要怎么治疗?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多久需要复诊一次?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夫妻要不要分房睡?治疗期间可以性生活吗?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平时要怎样进行相关的调理?
以后要进行什么样的预防?
治疗
盆腔结缔组织炎需积极彻底治疗,不使病原体潜伏于体内,否则易转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特殊情况下需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可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中药治疗:可使用一些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注意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手术治疗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轻症者一般不作手术治疗,以免炎症扩散或出血,但有些情况下需做以下处理:
宫腔内残留组织伴阴道出血时,首先应积极消炎,如无效或出血较多时,在用药控制感染的同时,用卵圆钳小心慎重地清除宫腔的内容物,而避免做刮宫术。
宫腔积脓时,应扩张宫口使脓液引流通畅。
已形成脓肿者根据脓肿的部位采取切开排脓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方法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疾病自然发展,不接受正规治疗,远期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
经过积极彻底治疗,绝大部分盆腔结缔组织炎可以治愈。
日常注意
盆腔结缔组织炎的患者配合积极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之外,还需从心理护理、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
患者需要减轻思想负担,要相信治疗后盆腔结缔组织炎引起的不适症状能有效改善;
详细了解自身病情、治疗方案,增强信心,消除自身对治疗方式的顾虑。
饮食
饮食清淡,不吃辛辣、生冷食物;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低盐、易消化饮食,如牛肉、排骨、菠菜、空心菜等;
补充钙、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生活习惯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患者的会阴垫、便盆、被褥等用物及时消毒;
发作和治疗期间,减少或避免性生活;
不抽烟、喝酒;
注意腹部的保暖,不要受凉,保持温暖。
运动: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于盆腔。
预防
由于盆腔结缔组织炎与产后、流产以及妇科手术操作后感染、性交传染等有关,因此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注意性生活卫生等方法,可使该病的发生率下降。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注意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到正规医院进行人流等手术,术后给与必要的抗生素抗感染,术后如果发生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的发生;
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避免细菌上行感染;
尽量避免宫腔操作;
月经期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房事前后的清洁;
避免与有性传播疾病者进行性接触,坚持使用屏障式的避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