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肿块是什么?盆腔炎性肿块怎么办?盆腔炎性肿块症状有哪些?

盆腔炎性肿块是女性盆腔脏器的急性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迁延不愈发生慢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目前仍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育龄期妇女盆腔炎性肿块患病率较老年期高;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发病率有下降趋势。绝大多数盆腔炎性肿块起自急性输卵管炎,由于炎症的蔓延,使输卵管、卵巢、子宫或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慢性盆腔炎性肿块。育龄期女性,急性盆腔炎史,产后及流产感染史,妇科手术史等为盆腔炎性肿块的危险因素。本病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盆腔炎性肿块。大多数患者可有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及阴道流血等;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出现间断性下腹痛、痛经及白带增多。一般情况较好者,可选择抗生素系统治疗,辅以物理疗法;严重者应住院进行综合性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残留顽固病灶、存在输卵管积水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常常因为月经期痛经,影响正常生活;同时易造成盆腔组织的粘连,若输卵管管腔粘连,甚至完全阻塞,则引起不孕。盆腔炎性肿块常常不能自愈,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概述

盆腔炎性肿块是女性盆腔脏器的急性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迁延不愈发生慢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

目前仍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育龄期妇女盆腔炎性肿块患病率较老年期高;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发病率有下降趋势。

绝大多数盆腔炎性肿块起自急性输卵管炎,由于炎症的蔓延,使输卵管、卵巢、子宫或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慢性盆腔炎性肿块。育龄期女性,急性盆腔炎史,产后及流产感染史,妇科手术史等为盆腔炎性肿块的危险因素。

本病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盆腔炎性肿块。

大多数患者可有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及阴道流血等;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情迁延,出现间断性下腹痛、痛经及白带增多。

一般情况较好者,可选择抗生素系统治疗,辅以物理疗法;严重者应住院进行综合性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残留顽固病灶、存在输卵管积水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盆腔炎性肿块患者常常因为月经期痛经,影响正常生活;同时易造成盆腔组织的粘连,若输卵管管腔粘连,甚至完全阻塞,则引起不孕。

盆腔炎性肿块常常不能自愈,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症状

大多数患者早期有急性盆腔炎症的表现,包括下腹痛、发热及阴道流血等;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后病情迁延,出现间断性下腹痛、痛经及白带增多。

盆腔炎性肿块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盆腔炎性肿块的常见症状包括:

间断性下腹疼痛:腹痛是常见的症状,急性期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转为慢性后症状减轻,表现为下腹部的隐痛或钝痛,间断出现,一般能忍受;当包块增大时疼痛有所增加。

痛经:腹痛在月经期也会出现,甚至加重,此时的疼痛一般能忍受,也有痛感较重的患者。

白带增多:大部分患者可自觉白带增多,且浑浊,颜色偏黄。

腰骶部不适、下腹部坠胀感:因炎性肿块增大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牵拉腰骶部神经,可出现此类症状。

发热:若处于急性期的炎性肿块还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其他特殊症状:

若肿块处于子宫前方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在子宫后方则出现直肠刺激症状,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肛门下坠感伴排便不尽感。

随着病情的进展,若炎性肿块破裂,炎性液体进入盆、腹腔,可引起严重的盆腔腹膜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手指按压后突然放开时腹部剧烈疼痛,持续高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病情危急。

盆腔炎性肿块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继发性不孕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卵巢囊肿

与子宫周围组织粘连

异位妊娠

继发性盆腔腹膜炎

慢性盆腔痛

病因

盆腔炎性肿块是急性盆腔内脏器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迁延不愈发生慢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

盆腔炎性肿块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盆腔反复感染:

绝大多数盆腔炎性肿块起自急性输卵管炎,能使输卵管、卵巢、子宫或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慢性盆腔炎性肿块。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行人工流产术、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或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细菌通过黏膜上行性蔓延、或者通过淋巴结等途径感染,都可能引起盆腔炎性肿块的发生。

此外,发生阑尾炎、腹膜炎时,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继而出现炎性肿块。

患者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

性生活不洁或性伴侣有性传播性疾病,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易发生感染的基础病如糖尿病、肾病等,免疫系统缺陷症,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等。

因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无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抵抗病菌侵入,导致感染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加上若不及时运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使得感染扩散,病情迁延不愈,组织增生形成盆腔炎性肿块。

哪些人容易患盆腔炎性肿块?

急性盆腔炎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发 我们;

产后或流产发生感染;

性交不洁、有多个性伴侣者;

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糖尿病、肾病患者;

免疫系统缺陷患者;

低体重指数者;

长期饮酒、吸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下腹部疼痛;

痛经;

白带增多;

腰骶部酸痛、肛门坠胀、尿频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部疼痛加剧,甚至出现疼痛拒按;

出现发热、怕冷;

烦躁不安。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盆腔炎性肿块?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和症状表现,结合体格(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盆腔超声、MRI 检查、腹腔镜等检查结果加以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作用是初步评估全身情况;触诊下腹部有时可触及包块,活动度较差,伴有触痛、压痛,病情严重时有压痛、反跳痛;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妇科专科检查:作用是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肿块的位置;盆腔炎性包块多在子宫的一侧或两侧(一侧多见)阔韧带后方触及不活动包块,若与子宫粘连在一起,双合诊时子宫轮廓不清。包块囊实不均,可呈囊性或囊实性。边界不清,与临床表现程度不符,即盆腔检查认为病变较重,而患者自感疼痛较轻。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盆腔病变与临床表现程度与其相反,医生仅触及较小的异位囊肿,但患者自感疼痛却较重。

血常规检查:可协助诊断是否存在感染;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多见于炎性肿块出现急性感染,慢性炎性肿块大多为淋巴细胞计数升高。

血沉:急性期多加快,大于 40 毫米/小时,作用是协助诊断是否存在急性感染。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细菌培养明确感染的病原体,药敏试验可为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较快、彻底杀灭细菌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该项检查无创,无辐射,可方便、迅速地判断盆腔肿块的性质、大小和范围,表现为子宫一侧或双侧发现肿块,其轮廓不清楚,周围有浓密回声,肿块内无回声,肿块与子宫有界限。

MRI(核磁共振)检查:该项无辐射,女性盆腔炎性包块可以发生在盆腔任何位置,多见于附件区域,形态不规则,周围有粘连,但不浸润,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多出现整体强化。MRI 检查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大小,所处的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价格昂贵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腹腔镜检查:作用是有助于明确诊断;属于有创性检查,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术后送病理检测,对于明确盆腔肿块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是否生育?

有无下腹痛、白带增多?

有无急性盆腔炎病史?

是否产后或人流病史?是否有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

月经规律吗?性生活如何?

以前有做过什么妇科相关的检查吗?有什么问题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能否彻底治愈?

治疗方法有哪些?目前最适合我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还会复发吗?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后应如何预防?

治疗

一般情况较好者,可选择抗生素进行系统治疗,辅以物理疗法;严重者应住院进行综合性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残留顽固病灶、存在输卵管积水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作用是可杀灭炎性肿块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及细菌播散,控制病情。药物的应用一般应尽早使用,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发生慢性炎性肿块。目前常用于治疗的药物是甲硝唑、林可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若能获得急性期肿块内炎性液体,可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

手术治疗

盆腔炎性肿块经药物治疗 1 个疗程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或包块增大时,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肿块破裂感染盆腔腹膜。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手术。作用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缓解症状。

手术适应症:若肿块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 我们亦宜手术治疗。一般用于年龄达到 40 岁以上,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屡次发 我们,可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每晚可用毛巾热敷,给予盆腔脏器良性刺激,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还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蜡疗等。

中药治疗、中医理疗(包括针灸、推拿)等,同时配合饮食治疗,作用是补肾阴虚,清热解毒。

避免性行为,防止感染。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盆腔炎性肿块可反复发生急性感染,病情迁延,转为慢性疾病,引起较为严重的其他症状,更难治愈。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年轻患者易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发生。

大部分盆腔炎性肿块患者的症状,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较为严重者,手术配合药物治疗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日常注意

盆腔炎性肿块的患者需从心理护理、饮食、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日常注意护理,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建立信心和积极乐观的情绪,要相信治疗后能有效改善;

详细了解自身病情、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增强信心,消除自身对治疗方式的顾虑。

术前肠道准备

患者最好食用较好消化,以及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前 3 天进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面线糊等;术前 1 天进流食,如米汤之类;术前晚 8 点后禁食,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清洁灌肠。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 8 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脉搏、血压等,直至病情平稳;

术后妥善固定引流条或橡皮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早点下床进行肢体运动和学会有效深呼吸;

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环境、床铺的干净和整洁,卧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饮食

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低盐、易消化饮食,如牛肉、鱼肉、鸡蛋、蔬菜、水果等;

补充钙、铁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出院后注意事项

保持手术伤口、会阴部清洁及大小便通畅,避免排便困难;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每日活动量,建立适当的抵抗力;

出院 1 个月后应及时到门诊检查术后恢复情况,并于术后 3 个月再次到门诊复查。

预防

对于发生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杜绝各种途径的感染,避免疾病进展;合理的运动、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病菌侵入。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专人专盆;

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

体育运动,一周进行 3~4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有氧运动;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疾病蔓延及后遗症发生;

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保持合理的体重水平,避免体重过低;

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呋喃唑酮片的功效与作用-呋喃唑酮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阿司匹林肠溶片(霸奇)的功效与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霸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