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庭大腺炎 (Bartholinitis) 是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发的感染和炎症[1]。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基于其所处位置,在性交、分娩时如果受到污染,很容易发生炎症。该病多见于育龄女性,年幼女童和绝经后妇女较为少见[1]。
前庭大腺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入侵,引发急性炎症,导致前庭大腺导管梗阻,脓液积聚,形成前庭大腺脓肿[1]。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1]。
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育龄女性、个人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性生活较活跃[1][2]。
前庭大腺炎发病初期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能妨碍正常行动和大小便。脓肿积聚时,疼痛最为剧烈,脓肿形成后呈囊性,内有液体波动感[1]。
若未经抗感染治疗,脓肿可不断增大,最终破溃。部分患者引流彻底,可自行痊愈。但是,若破孔较小、脓肿腔较深,引流不畅,脓肿则可能反复急性发作[1]。
如果发生前庭大腺急性感染和脓肿形成,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治,避免感染扩散。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病原学和药敏试验结果,即可得出诊断结论[3]。
前庭大腺脓肿需要手术切开,放置引流条彻底引流,以利于根治。同时,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3]。
患者发病后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并遵医嘱进行居家治疗,定期复诊[1][3]。
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
症状
前庭大腺炎有哪些症状?
前庭大腺炎多为单侧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1]:
发病初期感染局部红、肿、热、痛;
可能妨碍正常行动和大小便;
病情进展时可触及肿块,有明显压痛;
前庭大腺脓肿积聚时,疼痛最为剧烈,可伴有烧灼感;
脓肿形成后呈囊性,内有液体波动感;
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烧症状。
前庭大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前庭大腺炎若未经抗感染治疗,脓肿可不断增大,随着内部压力上升,最终可能涨破皮肤,脓液破溃而出[1]:
如果破孔较大,脓肿较表浅,自行引流后,炎症可能较快消退而痊愈。
若破孔较小,脓肿腔位于深部,引流不畅,则炎症可持续不退,并反复急性发作。
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若腺管仍有梗阻,可由粘液分泌物替代脓液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病因
前庭大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前庭大腺炎的病变进展过程[1]:
病原菌首先侵入腺管,引起炎症急性发作;
腺管开口往往因为肿胀或分泌物凝结梗阻,致使脓液无法排出;
脓液在前庭大腺积聚,可形成前庭大腺脓肿。
前庭大腺炎的主要致病菌包括[1]: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链球菌
肠球菌
淋病奈瑟菌
沙眼衣原体
前庭大腺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与前庭大腺炎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1][2]:
年龄:育龄女性;
个人卫生状况较差;
由于疾病、服药导致免疫力下降;
性生活较活跃或多性伴侣。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前庭大腺急性感染和炎症,患者应该尽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治[2]。
首先需要确诊病情,并检测病原菌;
随后,医生才能以此为依据开展抗生素或手术治疗。
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前庭大腺炎?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并检查感染部位的体征,了解感染的大致情况[3]。
病原学检查[3]:
脓液取样,检查是否存在细菌;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能否具体描述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平时多久洗一次澡?洗澡时是否清洗外阴部?
除了现有症状,还还伴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是否还会继续恶化?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可以实现治愈?
这次发病是否会影响生育功能?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前庭大腺炎的患者应尽快就诊,清除感染,避免病情扩散。一般通过恰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患者均可实现根治。患者需要保持患处清洁,若病情较轻,医生一般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病情较重形成前庭大腺脓肿,医生一般会选择手术切开引流,同时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3]。
如何治疗前庭大腺炎?
手术治疗[3]
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肿部位的切口要足够大,确保脓液彻底排出,局部填塞引流条。
同时,医生会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联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3]
开始阶段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如果治疗效果不明显,医生会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注意
患者发病后应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并遵医嘱进行居家治疗,定期复诊[1][3]。
感染急性发作时,患者需卧床休息。
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尤其手术切开者更要注意防止感染。
按照医生指导,每天使用中药局部热敷、坐浴,或用高锰酸钾溶液、外阴洗剂清洗。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
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清洗外阴,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季节。
注意性卫生和性安全,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高危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
不要长时间穿不透气的紧身衣物,以免腹股沟部位细菌滋生。
选用品牌卫生纸和卫生巾,确保经过杀菌处理。
女性每次擦拭时,应记得从前往后,减少细菌感染风险。
适量运动,放松心情,充分休息,提升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