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是指妊娠期因各种原因阑尾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妊娠期常见的外科合并症。
发病率为 0.05%~0.1%,妊娠前 6 个月比后 3 个月发病多,但后 3 个月的穿孔率、病死率比前 6 个月高。
常见病因是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异物、蛔虫、肿瘤等)、阑尾先天畸形(阑尾过长、管腔细小)、妊娠中期等。
根据病理特点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变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属于轻型阑尾炎或病变早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表面附着脓液;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一种重型阑尾炎,阑尾管壁缺血坏死,进而发生穿孔。
妊娠早期常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伴有腹膜刺激征,如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触摸起来像“木板”一样)和反跳痛。妊娠中晚期常表现右腰部疼痛,但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治疗方法是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立即手术;治疗关键是手术切除阑尾;治疗难点是诊断困难、易误诊,病情发展快,一旦延误病情,后果严重。
若不及时处理,炎症不易局限,可引起弥散性腹膜炎,还可能引起膈下脓肿,感染侵入子宫、胎盘而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与诊断是否准确和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及早手术切除阑尾是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最肯定的措施。
症状
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症状有明显差异。妊娠早期常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伴有腹膜刺激征,如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触摸起来像“木板”一样)和反跳痛;妊娠中晚期常表现右腰部疼痛,但腹膜刺激征不明显。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痛:妊娠早期(第 13 周末之前)首先是上腹部疼痛,逐渐转移到脐部,数小时(6~8 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疼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妊娠中晚期(第 14 周以后)主要是右腰部疼痛重于腹部疼痛。
恶心呕吐:腹膜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摄入的食物。
发热:38 摄氏度左右,阑尾穿孔时体温会更高,达 39 摄氏度~40 摄氏度。
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腹腔炎症可引起腹肌紧张,触摸起来像“木板”一样)和反跳痛,这是腹膜炎的标志性症状;妊娠中晚期表现不明显。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的进展过程,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引起弥散性腹膜炎,还可能引起膈下脓肿,感染侵入子宫、胎盘而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危及患者生命。
常见并发症包括:
阑尾穿孔
弥散性腹膜炎
膈下脓肿
流产、早产、死胎
病因
常见病因是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细菌感染。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阑尾管腔狭窄:最常见的病因,如淋巴滤泡增生、异物、蛔虫、肿瘤等均可引起管腔狭窄;另外妊娠中期宫体增大并压迫阑尾管壁,盲肠阑尾随宫体增大位置逐渐上移易造成阑尾的扭曲、粘连、缺血及管腔堵塞。
细菌入侵:由于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毒素损伤阑尾黏膜,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
其他:阑尾先天性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性急性阑尾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妊娠中期(妊娠第 14 周~27 周末)
阑尾先天畸形
阑尾肿瘤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此病:
肠道蛔虫
肠道异物
不洁饮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右下腹或右腰部疼痛。
恶心呕吐。
中高度发热(>38 摄氏度)。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痛逐渐加重,且范围逐渐扩大。
昏迷。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妊娠性急性阑尾炎?
当医生怀疑是妊娠性急性阑尾炎时,将通过询问病史,结合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用于判断有无贫血及感染;
肝肾功能:评估有无肝肾功能损害;
电解质:判断有无钠、钾等电解质紊乱。
尿常规:了解有无血尿和脓尿,初步评估有无泌尿系感染。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主要是观察阑尾有无肿大和周围脓肿,也可观察胆道和泌尿系有无结石,用于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以前有无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输尿管结石和阑尾炎病史?
有无不洁饮食、暴饮暴食的情况?
怀孕多长时间了?有无定期产检?
是否到外院就诊过?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效果如何?
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手术治疗吗?手术风险有多大?能不能保守治疗?
会不会影响胎儿?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会不会危及生命?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治疗
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立即手术,尤其是妊娠中晚期。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若一时难以确诊,特别是病情继续加重者,及时果断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药物治疗
抗生素: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作用是杀死致病菌,减轻炎症和中毒症状。代表药物有甲硝唑、青霉素类等。
黄体酮: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
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血容量、纠正钠、钾等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药物有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液等。
手术治疗
阑尾切除术:目的是切除病变阑尾,防止感染扩散。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胃肠减压: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抽出胃肠道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集气,促进胃肠道恢复蠕动。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妊娠性急性阑尾炎若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不影响妊娠和寿命。
若不及时处理,炎症扩散,可能发生阑尾穿孔引起弥散性腹膜炎,还可能引起膈下脓肿,感染侵入子宫、胎盘而引起流产、早产、死胎,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挤压或打折弯曲,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若引流液为血液或脓液且每小时超过 50 毫升,或引流液中有粪样物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术后 2 周开始门诊第 1 次复查,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拆线,主要复查血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项目,根据门诊复查情况决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饮食:
手术患者,在主诊医师指导下,首先开始少量进食稀饭或米汤,若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增加饮食量,并逐步转为正常饮食。
若为普通患者,宜吃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豆浆、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运动:
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第 1 天若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可考虑活动,首先床旁坐一会,若无头晕心慌等不适,可下床活动,建议在看护的情况下短距离行走,15~20 分钟即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
若为非手术患者,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每周可锻炼 4 次左右,每次 30 分钟左右,可进行如散步等运动。
其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积极驱虫治疗,如口服驱蛔虫药物。
肠道异物多能通过肛门自行排出,必要时借助内窥镜取出。
不吃剩饭和变质的食物。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卧床休息时建议左侧卧位,减轻增大的宫体对阑尾的压迫。
每年体检一次,早期发现阑尾先天畸形、肿瘤,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