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癌是什么?输卵管癌怎么办?输卵管癌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输卵管癌罕见,发病率为 0.2%~0.5%,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52~57 岁,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概述

原发性输卵管癌罕见,发病率为 0.2%~0.5%,发病的高峰年龄为 52~57 岁,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

发病原因不明,家族遗传史、生殖内分泌因素为输卵管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常见的三联征包括盆腔肿块、腹痛以及阴道排液[2]。还有些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调、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随着病情进展,晚期会出现消瘦,甚至呈进行性消瘦。早期症状不典型,因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

筛查手段有限,仅能通过超声注和血清学指标监测,并无其他特异性高的检查手段。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放疗、化疗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盆腔检查、CA125 及阴道超声检查等方法,提高早期输卵管癌的诊断率,筛查间隔应每年 1 次。

目前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机会性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是预防输卵管癌的有效手段。

症状

输卵管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且缺乏典型性,仅有少部分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腹痛及扪及腹部包块。所以,一旦发现,多为晚期。

输卵管癌分期(FIGO,2010)[3]:

I 期:肿瘤局限于输卵管(单侧或双侧)

IA  肿瘤局限于单侧输卵管,包膜完整,未穿透浆膜层;无腹水注

IB  肿瘤局限于双侧输卵管,包膜完整,未穿透浆膜层;无腹水

IC  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并扩散至或穿透浆膜层,或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找到恶性细胞

II 期: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输卵管,并伴盆腔播散

IIA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和(或)卵巢

IIB  侵及其他盆腔组织

IIC  肿瘤盆腔播散,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找到恶性细胞

III 期: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输卵管,有盆腔外腹膜腔种植和(或)区域淋巴结阳性

IIIA  盆腔外腹膜腔内镜下转移

IIIB  盆腔外腹膜腔肉眼可见转移,但转移灶最大径均不超过 2 厘米

IIIC  盆腔外腹膜腔内转移,转移灶最大径超过 2 厘米和(或)区域淋巴结阳性

IV 期:腹腔外远处转移(腹膜转移除外)

输卵管癌有哪些临床特征[1]?

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

腹痛: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腹部胀痛;

阴道排液:是输卵管癌的重要临床症状,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量多少不等,多无异味;

盆腔包块:妇科检查可发现盆腔包块,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活动受限或固定;

腹胀、腹水:随着肿瘤长大可出现腹胀;腹水多为血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水;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异常子宫出血:为肿瘤坏死或侵蚀血管所致,量不多;

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压迫直肠出现便秘等;

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症状。

输卵管癌更易发生腹膜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如出现肺转移可能出现咯血。

输卵管癌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急腹症:肿瘤扭转、破裂、感染时,可出现急腹症体征;

下肢水肿:由于肿瘤压迫盆腔静脉所致;

其他部位疼痛:由于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所致。

病因

输卵管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

输卵管癌的病因至今未明,但高龄、未孕、卵巢癌家族史均被认为是输卵管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临床发生输卵管癌的风险因素注有哪些[1]?

年龄:50~60 岁妇女;

遗传因素:疾病易感基因;

未孕或生育少。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腹痛、扪及腹部包块及阴道排液等输卵管癌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去医院接受诊治。

其他妇科疾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经过检查后才能明确。

临床医生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输卵管癌?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进行全身体检,包括腹部触诊及妇科盆腔检查。有经验的妇科医师会扪及肿块,位于子宫一侧或后方,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但肥胖患者常常由于腹壁脂肪厚,触诊不够满意,易被忽视,常需应用各种辅助检查注,提高术前诊断率。

辅助检测:

肿瘤标记物:血清 CA125 是否明显升高。

影像学检查,包括阴道彩超、盆腔 CT、MRI 检查:可确定肿块部位、大小、性状、与周围组织有无致密粘连、血流指数、有无腹水等。

阴道细胞学检查:若涂片中有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应高度怀疑为输卵管癌。

分段诊刮:宫颈及宫腔刮出物经病理检查,排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后,应高度怀疑输卵管癌。

腹腔镜检查:可在腔镜直视下见到输卵管增粗,类似输卵管积水,似茄子形态。目前一般不仅仅行腹腔镜检查,而是在充分术前准备后,同时行手术治疗。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出现有无诱因?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能否描述目前症状的严重程度?

什么情况下症状有所缓解?

什么情况下症状更加严重?

家族中是否还有其他人患有类似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输卵管癌?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痊愈?

能否治愈?是否会复发?

是否会留有后遗症?

是否具有遗传易感性?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

治疗总原则:

手术切口通常选择下腹正中直切口,可以清楚观察盆腹腔内所涉及的器官。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选择手术方案。

在经选择的患者,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可以选择腹腔镜完成[2]。

如何治疗输卵管癌[4]?

手术治疗:

早期输卵管癌局限于盆腔:经腹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注;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在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双侧附件切除术。

如果肿瘤已经发生转移(II~IV 期):应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化疗:多采用以铂类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适应证:既可用于预防复发,也可用于手术未能全部切除患者,对于晚期无法施行手术的患者,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为将来手术创造条件。

禁忌症:不能用于恶病质、活动性感染或出血、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异常如心肺功能不全、血象及肝肾功能不符合化疗要求、未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

开始化疗前:确保患者的一般状态及器官功能可耐受化疗。

化疗过程中:及时处理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贫血、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密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由于紫杉醇的溶剂为酒精,因此应除外酒精过敏史后才能使用。

化疗结束后:需要对治疗效果、后续治疗及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放疗:多只用于极晚期、复发性或难治性输卵管癌的姑息性和局部治疗。

日常注意

充分了解化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口腔溃疡、脱发、腹泻注、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如果情况较重,随时就诊。

遵医嘱定期门诊复查:

随诊间隔:一般开始每 3 个月 1 次,随诊 3 年;然后每 6 个月 1 次,随诊 2 年;5 年后每年 1 次,终身随诊。

随诊项目:盆腔检查(三合诊)及全身体检,尤其浅表淋巴结触诊;影像学检查,包括每年 1 次胸部 CT、腹部 CT 或 MRI;血 CA125,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

避免或减少外出,以减少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确保充分休息,增加营养,以利于机体恢复。

预防

定期体检,尤其是妇科检查。

提倡至少生育 1~2 次。

机会性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是预防输卵管癌的有效手段。目前达成共识,在其他疾病进行盆腔手术时(如子宫切除患者),建议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晨勃原因有哪些?可能是这几个

2023-9-11 23:23:44

药品

野菊花栓的功效与作用-野菊花栓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