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阴溃疡(Vulvar ulcer)是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的一种急性皮肤疾病,多发于 14~55 岁的中、青年女性。单纯疱疹性病毒感染是外阴溃疡最常见原因。
当患者患有非特异性外阴炎、白塞病、外阴结核、梅毒、软下疳或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时,也常会引发外阴溃疡。不注重个人卫生、外阴有创伤没有及时治疗的人群,患本病的风险升高。
常见症状为外阴瘙痒、皮肤或黏膜破溃、周围红肿及烧灼疼痛,严重者溃疡表面会有脓臭性分泌物。患者在发病早期还可能出现发热、浑身乏力及腹股沟淋巴结(大腿根部和会阴部交界处)肿大等症状。外阴溃疡病灶可能会发生扩散,累及阴道、宫颈等部位,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外阴癌。
外阴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或者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和物理疗法等。治疗关键是要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治疗。由于该病易复发,所以发现症状时要及早彻底治疗,减少复发频率,避免转为慢性病程,治疗困难。
外阴溃疡可能是其他疾病(如白塞病、外阴癌)的一种症状,应要早发现早治疗原发病,以免错过严重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
症状
外阴皮肤或黏膜溃疡、红肿疼痛、发热及外阴瘙痒等是外阴溃疡的最常见症状。不同病因导致的外阴溃疡其症状也有所不同。
外阴溃疡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阴溃疡的常见症状包括:
溃疡:溃疡多见于小阴唇和大阴唇内侧,其次为阴道口周围及前庭黏膜。其他疾病引起的外阴溃疡表现不同:
非特异性外阴炎和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溃疡呈浅表性。
白塞病引发的溃疡表现为多个浅表性、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溃疡,溃疡边缘不整齐,且表面有脓液或者坏死假膜。
软下疳引发的溃疡常在外阴部同时出现多个溃疡,直径 1~2 厘米,易出血,且有脓性分泌物。
梅毒引发的外阴溃疡会先在外阴形成直径 1~2 厘米、圆形、红色如小红豆样炎性硬结,然后形成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引发的溃疡先出现丘疹及疱疹、脓疱或水疱,而后形成糜烂或浅表溃疡。
外阴结核性溃疡患者,最初表现为局限性小结节,后破溃形成浅表溃疡,表面覆以黄色的、类似干乳酪样的结构。
红肿疼痛: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和白塞病引发的溃疡患者,外阴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溃疡,溃疡边际可出现高度充血、水肿、疼痛症状;慢性外阴溃疡受尿液刺激或摩擦可有烧灼样疼痛感。
发热:非特异性外阴炎、疱疹病毒感染引发溃疡和白塞病引发溃疡患者均会出现发热、乏力症状。
外阴瘙痒: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症状,搔抓破溃可引起感染加重或新的病菌感染。
其他:疱疹病毒引发的溃疡,可能还会出现白带异常、尿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外阴溃疡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前庭大腺炎;
霉菌性外阴炎;
性病;
非特异性外阴炎;
感染扩散。
病因
外阴溃疡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因素:单纯疱疹性病毒感染是最常见原因。患者接触传染源之后一般经过 2~7 天的潜伏期,然后会突然出现疱疹症状,进而引发溃疡。该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所以应高度重视。
疾病因素:当患者患有非特异性外阴炎、白塞病、外阴结核、梅毒、软下疳或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疾病、外阴癌时,常会引发外阴溃疡。
哪些人容易患外阴溃疡?
不注意外阴卫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穿着紧身内裤或者尼龙内裤;经期时不注意定时更换卫生巾,不注意外阴卫生,会使外阴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用脏手抓挠外阴部位等。上述行为均容易引发外阴溃疡。
外阴创伤没有及时治疗:如果患者外阴受到创伤,伤口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与治疗,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引发外阴溃疡。
私生活混乱:性伴侣不固定或者有多个,此类患者容易感染性病、HIV 等疾病,继而引发外阴溃疡。
女性:该病多发于 14~55 岁的中、青年女性。
自身免疫因素: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皮肤黏膜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会更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外阴溃疡、红肿及疼痛,有渗出物,伴有低热、浑身乏力症状。
患者出现急性发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疱疹等症状。
患者同时出现口腔溃疡、外阴溃疡时。
患者出现外阴溃疡,剧痛,白带异常,并伴有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阴溃疡?
当医生怀疑患者发生外阴溃疡时,将通常会进行问诊来了解患者病史情况,通过视诊来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病情判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溃疡特点,进一步结合分泌物涂片、培养、梅毒血清学实验等确诊。
具体的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观察症状,初步判断病因和溃疡严重程度。
脱落细胞学检查:用于检查脱落细胞明确诊断。
基因诊断:用于快速诊断溃疡的病因。
分泌物涂片、培养:如果是软下疳引起的溃疡,可通过溃疡面的分泌物涂片检查、分泌物培养等,确诊是何种微生物感染。
梅毒病原体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梅毒引发溃疡。
其他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用于鉴别癌性溃疡和外阴结核性溃疡。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用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辅助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溃疡多久了?
单个还是多个溃疡?有发热、乏力症状吗?
患处无刺激时会痛吗?排尿时会痛吗?
有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吗?
有不良性生活史吗?
有口腔溃疡吗?眼部有不适症状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病情严重吗?
能明确病因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能够完全治愈吗?
治愈后会有疤痕吗?影响性生活吗?
会引发其他部位的疾病吗?
这个病会传染吗?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引发外阴溃疡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疗和物理疗法。需判断疾病的类型和所处的阶段,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缓解红肿、疼痛症状,可同时口服维生素 B、维生素 C 等作为辅助治疗,促进伤口愈合。长期大量使用可有严重副作用。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以及干扰素等,可抑制病毒繁殖,减少病毒排放,缩短病程。
抗生素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该类药物能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从而使伤口愈合,缓解疼痛。
洗液: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聚维酮碘等清洗病灶周围,保持外阴周围清洁,抑制微生物繁殖,缓解病情。
外用药:外涂软膏于溃疡处,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减轻疼痛,常见药物如新霉素、阿昔洛韦、红霉素等软膏以及磺胺粉,可分别应用于急性外阴溃疡、白塞病、疱疹病毒感染溃疡及软下疳。在溃疡部位涂抹青黛粉、锡类散、雄黄甘油糊剂等,可促进溃疡愈合。可外敷紫色疽疮膏来缓解病情,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对于癌变可能大或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患者,若溃烂较严重,则需要进行外阴病灶的局部切除或者外阴广泛切除,以防病灶继续扩散。
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外阴基底细胞癌患者,如果病灶有转移,则需要做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或者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彻底清除病灶。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外阴癌患者不耐受手术时,或者早期基底细胞癌患者,可通过放疗方式来抑制癌细胞扩增及扩散。
物理疗法:
X 线照射法:通过 X 线照射能缓解损害,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淡化瘢痕疙瘩。
紫外线照射法:适量紫外线照射可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减小组织病灶。
氦氖激光照射:对急性外阴溃疡有一定的疗效,能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外阴溃疡病灶可能会发生扩散,进而累及阴道、宫颈等部位,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外阴癌。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早期外阴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不易复发。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应用清洁纱布覆盖在伤口处,保护创面,防止伤口感染。如果出现感染流脓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就诊。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不能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一旦出现皮疹、日光性皮炎或者胃肠道刺激反应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并停止用药。阿昔洛韦外用时不能涂于宫颈和阴道。
术后、用药复查:外阴梅毒患者,治愈后第 1 年内应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 6 个月 1 次,共 3 年。
饮食:溃疡患者尤其是术后患者,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以及高盐、高脂肪食物。
患者应注意避免行走远路,不要骑自行车,减少摩擦患处。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日常生活中选择宽松舒适、棉质的内裤,要做好内裤的清洗和消毒;经期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卫生巾,并定时更换,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
如患者外阴有其他创伤或者早期病变时,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注意坚持锻炼身体,如慢跑、羽毛球、瑜伽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病菌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