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受到感染而发生的炎症反应。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正常月经的女性人群。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女性很少会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治疗,炎症反复发作,很可能造成不孕,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感染所引起。临床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历流产、分娩,以及子宫腔内的检查或手术。
子宫内膜炎患者多表现为月经异常,腹部或盆腔疼痛不适。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进展为重症感染。有部分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虽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可能造成不孕。
医生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子宫内膜活检、腹腔镜检查,最终得出诊断结果,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子宫内膜炎经抗生素治疗后可痊愈,对生殖系统功能不会造成任何严重的损伤。
性伴侣若有感染也需要同时进行治疗,避免反复感染。
子宫内膜炎患者日常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确保痊愈。
预防子宫内膜炎的要点在于避免生殖系统感染,注意性安全。
症状
子宫内膜炎有哪些症状?[1][2]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下腹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严重者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
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可伴有腹膜炎、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症状等。
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异常,或妇科检查阴道内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宫体压痛 可伴发其他盆腔感染症状。
子宫内膜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进展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2][3]:
不孕: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异位妊娠(宫外孕)。
慢性盆腔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盆腔腹膜炎。
形成盆腔或子宫脓肿。
脓毒血症:全身性的血流感染。
感染性休克:有致命危险。
部分患者可进展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虽然临床症状或许并不明显,甚至被忽略,但有可能造成不孕的严重后果。
病因
子宫内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内膜炎通常是由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包括[1][2]:
病菌由外阴、阴道直至子宫,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的主要感染途径。
经淋巴系统蔓延,例如产褥感染、流产后及放环后感染。
血流感染,从身体其他部位散播至生殖系统,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直接蔓延,如其他部位的妇科感染可沿输卵管下行至子宫。
通常子宫的抗感染能力很强。但如果子宫受到创伤或急性期炎症未得到彻底、有效的治疗,或邻近部位存在感染源,则炎症还是可能反复发作[1][2]。
子宫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1]:
外源性病原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结核杆菌。
内源性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
子宫内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炎风险上升的临床因素包括[1][2]:
年龄: 15~25 岁年轻女性易发。
性活动: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性子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与发病密切相关。
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
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发病率高。
有盆腔炎、阑尾炎等子宫周围器官炎症。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子宫内膜炎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前往医院就诊,尽早明确病情。尤其是在下列情况之后,患者如果感觉下腹部不适或月经异常,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分娩。
流产。
早产。
放置宫内节育器。
子宫内的检查或手术操作。
就诊科室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子宫内膜炎?
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才能得出诊断[1][3]。
首先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家族史,并进行体检。
检查
全身体检,包括体温,心率,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腹胀肠鸣音等。
盆腔检查:生殖系统是否出现异常状况,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可见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子宫体压痛。
实验室检查:采集患者血样和宫颈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
验血: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评估体内炎症水平。
宫颈涂片:显微镜检查是否存在病原体。
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子宫内膜活检:获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交由病理实验室检测。
腹腔镜检查:可以让医生更全面、直观地检查盆腔内的器官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有多严重?
症状是一直持续还是间歇性发作?
近期是否曾经流产、早产、分娩?
近期是否接受过生殖系统的检查或手术?情况如何?
近期是否发生过生殖系统感染?有没有接受治疗?治疗情况如何?
性伴侣是否发生过性病感染?是否彻底治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子宫内膜炎?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和副作用?
子宫内膜炎会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子宫内膜炎还可能造成哪些并发症?
治疗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子宫内膜炎患者应尽快就诊,清除病原体,缓解症状,减少器官损伤,避免后遗症。
如何治疗子宫内膜炎?
一般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会采取手术方式引流脓液。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可获得痊愈,对生殖系统功能不会造成任何严重的损伤。若性伴侣有感染,也需要同时进行治疗,切断传染源,避免反复感染[1][2][3]。
医生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按照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的原则进行用药,并施行联合用药方案开展治疗:
第三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甲硝唑;
克林霉素+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
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用药应连用 14 日,确保急性期彻底治愈。盆腔炎性疾病诊断48小时内,及时用药将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72 小时内随诊明确情况是否改善。
部分重症感染或病情复杂的患者需住院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这部分患者包括:
口服抗生素效果不明显,或感染出现扩散的患者。
患者在分娩、流产或接受子宫检查、手术后发生感染。
病情严重,脓液蓄积形成脓肿的患者,医生一般会采取手术方式引流脓液,然后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 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
性伴侣治疗。
日常注意
子宫内膜炎患者日常注意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确保痊愈。
患者需确保足量饮水,充分休息,避免过于劳累。
如果病情得到缓解,患者不可擅自停药,应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按时按量用药,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获得痊愈,以免进展为慢性感染。
留心观察自身症状,若疗效不理想,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预防子宫内膜炎的要点在于避免感染,注意性安全。
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筛查衣原体感染,并积极治疗。
及时治疗阴部感染。
加强学习教育认识,安全性行为,避免多性伴,性生活过程注意安全措施。
妇科手术要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术中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后遗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