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怎么办?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有哪些?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症,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形成的综合征,以严重的黄疸与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根据其致病基因的不同,该疾病分为 PFIC-1 型、PFIC-2 型和 PFIC-3 型。本病多发于儿童,一般在新生儿期就存在肝细胞性原发性胆汁淤积,若不经治疗会是致命的,预后主要与突变基因类型以及病症严重程度有关。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肝移植

概述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症,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形成的综合征,以严重的黄疸与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根据其致病基因的不同,该疾病分为 PFIC-1 型、PFIC-2 型和 PFIC-3 型。本病多发于儿童,一般在新生儿期就存在肝细胞性原发性胆汁淤积,若不经治疗会是致命的,预后主要与突变基因类型以及病症严重程度有关。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肝移植[1][2]。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致病机制为基因突变导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

根据其致病基因不同,该疾病可分为三种类型:PFIC-1 型、PFIC-2 型和 PFIC-3 型。

PFIC 的常见症状为严重的黄疸、皮肤瘙痒、吸收不良与腹泻,杵状指,肝、脾大。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肝移植

据估计,该病发病率为 1/5 万~1/10 万,呈世界性分布,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

预后主要与突变基因类型、病症严重程度以及诊断治疗的早晚有关。

症状

PFIC 一般在新生儿期就存在肝细胞性原发性胆汁淤积,三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各有其特点。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症状?

共同症状:

黄疸、皮肤瘙痒;

身材矮小、青春期发育落后;

胆囊结石、脂肪泻;

肝脾肿大、杵状指;

佝偻病、骨龄延迟等。

PFIC-1 型:水样腹泻、胰腺炎和听力减退等。

PFIC-2 型:病情进展迅速,1年内可迅速发生肝衰竭,甚至肝癌。

PFIC-3 型:病情进展缓慢,常在儿童晚期和青少年发生肝硬化。

病因

本病系基因突变使肝脏排泄胆汁代谢障碍引起发病,肝细胞浆膜结构、功能,毛细胆管上皮与分泌胆汁酸的能力以及胆汁代谢的改变均会引起胆汁淤积,胆汁淤积影响胆红素排泄,肠道内缺乏胆酸,不能乳化食物中的脂肪[1][2]。

就医

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本病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实验室检查:PFIC 三型均表现为血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及胆酸等不同程度增高,血胆固醇多正常,PFIC-3 型有血 GGT (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而 PFIC-1 型和 PFIC-2 型血清 GGT 活性基本正常。

影像学检查:MRCP 或腹部超声等观察肝内外胆管,一般无变化。

病理学检查:

PFIC-1 型肝组织表现为电镜下促颗粒状胆汁,部分肝细胞可按管状模式排列,形成腺泡样假玫瑰花结。

PFIC-2 型表现为明显的肝巨细胞的形成,电镜下胆汁呈细丝状、细颗粒状或无定形状,微绒毛缺失。

PFIC-3 型表现为胆管增生和纤维化。

基因检测:应用 DNA 测序检测致病基因外显子或者进行全基因测序[4]。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严重的黄疸及瘙痒症状

反复性的腹泻

就诊科室

儿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该病诊断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家族史:有无相关家族病史,疑诊。

查体:是否存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体征,疑诊。

实验室检查: 出现相关指数的变化,初步诊断。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组织细胞出现病理变化 ,可诊断。

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皮肤瘙痒的?

有没有出现过腹泻的情况?

是否出现长时间的生长发育迟缓?

患儿的手指是否有杵状指,多长时间了?

是否注意到瘙痒发生前有什么前兆?

家里有人有相同的病史吗?

是否在产前做过遗传咨询或产前诊断?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我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需要做更多相关检查吗?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有什么副作用吗?

假如孩子一直皮肤瘙痒,该怎么办?可能性有多大?

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是触发该病发作的诱因?

这病会有什么并发症吗?

我的家人应该接受相关基因测试吗?

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肝移植。

对症治疗

膳食提供中链三酰甘油,改善患儿营养状态;

服用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钙摄入。

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治疗,但对PFIC-3 无 MDR3 表达的患者无效。

利福平、考来烯胺可以用来缓解胆汁淤积性瘙痒[3]。

外科治疗

部分胆汁分流术和回肠旁路手术治疗。

肝移植    

最为有效、彻底,也是最后考虑的治疗方案[1][4]。

日常注意

预后:主要与突变基因类型、病症严重程度以及诊断治疗的早晚有关。

应咨询医生,详细了解该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由于患儿抵抗力较差,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应立即检查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生活中,可吃维生素片,多补充维生素。

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增加乳制品和豆制品等高钙食品的摄入。

预防

避免近亲结婚,有 PFIC 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

孕妇一旦出现瘙痒的症状,应立即前往检查。

在生育期间应尽量避免辐射、服用其他药物。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防止过度疲劳。

患儿父母如果要再生育,应在妊娠后做产前诊断[3]。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安乃近片的功效与作用-安乃近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眼睛浮肿看衰老 6招预防女人衰老

2023-8-23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