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毛发变色(hair discoloration)是指头发、睫毛、皮肤等由正常颜色转变为非正常颜色的一组症状,苯丙酮尿症、白化病是其主要病因,遗传为主要危险因素。
本病好发于儿童,男女性别差异不大。
病因不同导致的症状也不相同。如苯丙酮尿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皙、尿液有明显的鼠尿臭味。白化病表现为皮肤、头发、睫毛呈雪白色,眼睛虹膜(眼睛有颜色的部分)呈粉红色、半透明。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苯丙酮尿症主要采用控制饮食治疗。白化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法治愈,仅限于对症治疗,如眼部和皮肤晒伤后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不同的病因导致疾病发展的后果不一样,如苯丙酮尿症患儿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永久智力低下。白化病患儿因皮肤缺少黑色素,对紫外线缺乏正常的保护能力,易导致皮肤癌。
避免近亲结婚,去正规医院做产前筛查等是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症状
常见病因
苯丙酮尿症、白化病是其主要病因,遗传为主要危险因素。
苯丙酮尿症:因患儿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在体内蓄积,大量的苯丙氨酸对大脑有刺激作用,影响智力发育。同时可使黑色素产生减少,导致头发变黄。
白化病:因患儿体内缺乏酪氨酸酶,导致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出现全身皮肤、头发、睫毛呈雪白色。
高危人群
父母为近亲结婚的患儿:夫妻为近亲结婚者,生下的子女患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风险增加。
病因
临床表现
病因不同导致的症状也不相同。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
智力发育落后:表现为目光呆滞、听不懂喊自己的名字、认不出自己的爸妈等。
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皙:患儿刚出生时正常,通常于 3~6 个月时出现头发渐渐变黄、皮肤较刚出生时发白。
尿液有鼠尿臭味:尿液的颜色可为正常(清澈透明),但有刺鼻的老鼠尿的味道。
白化病的症状:
皮肤、头发、睫毛雪白色:全身的皮肤和头发、睫毛都呈现雪白色。
虹膜呈粉红色:眼球有颜色的那部分呈现出粉红色,正常人呈黑色。
如苯丙酮尿症患儿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永久智力低下。白化病患儿因皮肤缺少黑色素,对紫外线缺乏正常的保护能力,易导致皮肤癌。
就医
何时就医?
一旦出现毛发颜色异常,最好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儿科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有没有抽搐、尿液有鼠尿臭味等?
有没有呼吸困难、畏寒发热?
是否有容易被晒伤?但是不易晒黑?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用过什么药?
是否出生时即有头发、皮肤发白?
常用检查
当医生怀疑毛发变色时,可通过视诊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通过基因检测和苯丙氨酸浓度测定可确诊该病。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苯丙酮尿症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开始采用控制饮食治疗。白化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法治愈,仅限于对症治疗,如皮肤晒伤后可外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维生素 E 软膏,可促进上皮细胞分化,保护皮肤。目前暂未发现不良反应。
控制饮食疗法:主要采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治疗,待血苯丙氨酸浓度降至每升血液 120 微摩尔以下时,可逐渐少量添加天然饮食,首选母乳。低苯丙氨酸饮食至少持续到青春期(10~20 岁),终生治疗更有益。
如果及时进行对症治疗,病情能够得到缓解,不会发展至智力低下和皮肤癌,对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如果治疗不及时,苯丙酮尿症患儿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永久智力低下。白化病患儿因皮肤缺少黑色素,对紫外线缺乏正常的保护能力,易导致皮肤癌,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治疗后定期复查,测苯丙氨酸浓度、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
白化病对饮食无特殊要求,可以清淡饮食为主,如小米粥、馒头、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粉、芥末油等。苯丙酮尿症应选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至少持续到青春期(10~20 岁)。
避免剧烈运动,采用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天锻炼 1~2 小时。白化病患者户外活动时可配戴眼镜、帽子、穿长袖,避免日光晒伤。
不要随便使用染发剂以及吃一些不合格的保健品,要选择天然健康的,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养护毛发和身体的保健品。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毛发变色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帮助其正确看待疾病。
预防措施
禁止直系血缘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缘结婚,以降低子女患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