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疾病定义: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80%~90%患者携带克隆型染色体异常,其中以染色体易位最为常见,并导致融合基因的产生。
其中与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基因相关的染色体融合,由于伙伴基因众多而被归类为 MLL 基因重排,主要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11q23),这是造血调控相关基因 HOX(同源基因)转录的上游调节因子。
流行病学:MLL基因重排阳性病例占到了所有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的 15%~20%,占所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的2.5%-5%;超过70%的婴儿型白血病携带 MLL 基因重排易位。
最主要的病因:MLL 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结构畸形,是原发性白血病典型的驱动事件之一,常形成高危急性白血病。
分型分期:MLL 基因重排阳性白血病的主要特点为重排类型多样,包含染色体易位、缺失、插入、重复以及复杂易位等多种重排形式。就 MLL 基因相关染色体易位种类而言,迄今已有190余种。
尽管 MLL 重排相关的伙伴基因种类众多,但是以以下7种易位最为常见:AFF1(AF4)、MLLT3(AF9)、MLLT1(ENL)、MLLT10(AF10)、ELL、MLLT4(AF6)和 MLL 基因内部重复串联(MLL-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s,MLL-ITDs)。
主要症状:白细胞计数高、皮肤受累和肝脾淋巴结肿大
主要治疗方法:化疗方案、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疾病的主要危害:白血病会侵入血液,在人体内四处扩散,蔓延至其他器官,如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特殊的是患有这种类型的白血病的儿童预后特别差,如果未经及时治疗,患儿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因此致死。
其他:该疾病中的基因表达谱,不同于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常白血球计数很高,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频率很高。他们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标准疗法反应不佳,并且经常在化疗后早期复发。MLL是一个独特的实体,而不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亚型,因此需要做出不同的治疗[1]。
症状
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白细胞计数高。
皮肤受累。
肝脾淋巴结肿大。
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如果白血病细胞已扩散到肝脏或脾脏,患儿可能出现腹部肿胀。
如果白血病细胞已扩散到大脑,患儿可能出现头痛、平衡障碍、呕吐、癫痫或视力模糊等症状。
如果白血病细胞已扩散到胸腔,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慢性髓样白血病。
病因
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MLL基因重排是造血系统中,恶性肿瘤常见的遗传学改变。
MLL基因重排有易位、部分串联重复、缺失、插入和倒置几种形式,其中易位最常见[2]。易位形成的MLL融合蛋白引起转录调控异常及诱导MLL下游的目的基因如HOX、EPHA7、MEIS、PBX等异常表达,从而影响造血分化,导致白血病等的发生[3]。
哪些人容易患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危险因素)
常见于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儿身上。
就医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是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身体不适,发烧、疲乏、贫血且治疗无效。
免疫力极度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频繁出血,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皮下淤血。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MLL基因重排相关白血病?
医生会先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型标准来确诊是否为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根据情况安排下述检测。
常见检测如下: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
取患者骨髓,常规24小时的短期培养后,进行R显带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依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13)》进行描述。
FISH技术
取患者骨髓,直接收获间期细胞。Olympus荧光显微镜观察间期细胞的荧光信号,计数500个间期细胞。对20例正常人骨髓标本进行MLL探针检测,计算出Cutoff值(<2.17%)。正常信号为两个黄色(红绿重叠)信号,1黄1红1绿信号为典型阳性信号,若出现黄色信号数量增加,表明MLL基因拷贝数扩增。
FISH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一直被推荐为MLL基因重排筛查的首选方法[4]。
RQ-PCR技术
取患者少量骨髓标本,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后逆转录合成cDNA,PCR方法用来检测常见的MLL伙伴基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家属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能否具体描述?
除此之外,患儿还有其他的疾病吗?
家族中是否有白血病患者?
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或缓减症状?
患者家属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遗传的吗?还是基因突变呢?
病情会恶化吗?还会有什么症状?
还需要做什么测试呢?
如何治疗呢?需要治疗多久呢?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呢?
治疗
诱导治疗方案
包含蒽环/蒽醌类、阿糖胞苷(Ara-C)和(或)高三尖杉酯碱(HHT)的联合化疗。完全缓解(CR)后给予巩固化疗[5]。
巩固化疗方案
方案包括中大剂量Ara-C或标准剂量Ara-C联合蒽环类、HHT的化疗方案[5]。
挽救治疗方案
复发或持续不缓解患者,根据病情选择AAC(阿克拉霉素、Ara-C、环磷酰胺)、MAC(米托蒽醌、Ara-C、环磷酰胺)或FLAG(氟达拉滨、Ara-C、G-CSF)等挽救治疗方案。疗效评估标准参考文献[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有移植条件者,尽量在第1次CR(CR1)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5]。
靶向治疗
包括DNA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DOYT1L 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5]。
疾病发展和转归
研究表明,MLL 基因重排伙伴基因亚型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不同。
• 在大于1岁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t(4;11)引起的 MLL-AF4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预后,与 t(9;11)引起的 MLL-AF9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预后相当,比 t(11;19)引起的 MLL-ENL 和 MLL-ELL 等融合基因阳性,以及其他重排类型预后差。
• 在 MLL 基因重排阳性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儿童中,t(1;11)引起的 MLL-AF1q 和 MLL-AF1p 融合基因阳性患者预后较好,而 t(10;11)引起的 MLL-AF10 以及 t(6;11)引起的 MLL-AF6 融合基因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 MLL基因重排阳性婴儿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不同伙伴基因亚型预后均很差。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疾病管理
家属或朋友应并协助患儿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定期接受随访与加强疾病管理,及时处置不良反应。
情感支持
罹患癌症对于患儿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和接受,他可能会有家长所不知道的疑惑或恐惧。在此期间,家长应给予患儿充分的情感支持,朋友、家人、社工和医生都能给予患儿很大的帮助。
预防
该病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