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先天性胃内隔膜是由于胚胎早期消化道发育异常,被覆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隔膜发生在胃窦或幽门,环绕胃壁走行,可使胃窦末端狭窄引起梗阻症状。获得性隔膜是由于后天消化性溃疡造成的。
该疾病较为少见,患者多为女性患者,目前缺乏权威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该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胚胎早期消化道发育异常所致。
当隔膜孔较大足以通过食物时,可无症状。当隔膜孔较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致孔狭窄时,则可引起呕吐、腹胀、腹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
确诊为胃内隔膜,必须手术治疗,切除隔膜。如切除隔膜后局部水肿,仍出现呕吐、腹胀、腹痛等梗阻症状,可做胃肠吻合术。
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人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经过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
症状
当隔膜孔较大足以通过食物时,可无症状。当隔膜孔较小或继发炎症,引起黏膜水肿使孔狭窄时,则可引起梗阻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呕吐,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多在食后即吐,喷射性内容物含乳汁和乳凝块,无胆汁和血液,可伴有腹部饱满感或腹痛。
胃内隔膜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胃内隔膜的常见症状包括:
呕吐;
腹胀;
腹痛;
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胃内隔膜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非胆汁性呕吐,体检见上腹部膨隆,可见蠕动波。
病因
胃内隔膜的病因:由于胚胎早期消化道发育异常所致。
胃内隔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是胚胎早期消化道发育异常。
哪些人容易患胃内隔膜?
胃内隔膜是由于胚胎早期消化道发育异常所致,女性较多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食欲减退
进食后上腹部胀痛
体重减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喷射性呕吐
腹痛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儿科
胃肠外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内隔膜?
主要根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腹部体格检查,明确有无腹部胀气、包块、压痛等异常情况,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决定下一步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传播九项等指标,以明确全身情况,为下一步治疗和胃镜等检查做准备。
心电图检查:对于需要做胃镜检查的患者,需要做该项检查,明确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等疾病,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胃镜检查。
腹部 X 线检查:此检查的目的是在患者服用钡剂以后,通过 X 线检查可见胃幽门部的缺损,从而辅助确诊该病。可见胃泡影,中下腹无气影。胃大小正常,在幽门前 1~2 厘米处可见狭窄缺陷,钡剂可通过隔膜孔,出现正常括约肌和十二指肠壶腹部影。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患者经过吞食糊状硫酸钡显影剂后,使上消化道在 X 光下显影,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
胃镜:医生借助一条细长、柔软的管子深入胃内,通过管子内的镜头、器械直接观察、活检上消化道的黏膜,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一种诊疗方法。
开腹手术:部分患者由于顽固性呕吐和上腹部膨胀进行手术,开腹后确诊该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哪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服用过哪些药物?
发病多长时间?
有哪些表现,腹部不适的部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疾病发病原因?
有没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能自愈吗?
我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会不会有后遗症?并发症?
会复发吗?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该疾病必须手术治疗,切除隔膜才能治愈。
药物治疗
该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对症处理,如予以甲氧氯普胺止吐、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等治疗。
手术治疗
胃隔膜切除术:对于梗阻比较重的患者,需要开腹切除胃隔膜,解除梗阻。
胃肠吻合术:如切除隔膜部水肿,仍出现梗阻症状,可做胃
肠吻合术。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禁水:对于肠梗阻患者,以及术后的患者,应当禁食禁水,可通过静脉补充电解质、氨基酸、脂肪乳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疾病自然发展、不接受正规治疗,则患者因幽门梗阻导致营养不良或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外科手术,切除黏膜隔膜,以解除梗阻,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所以及时确诊非常重要。
日常注意
术后注意事项:一般胃内隔膜切除术后,梗阻症状便会消除,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黏膜水肿,当出现喷射性呕吐、腹胀等症状持续时,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术后半年应到医院复查一次胃镜。
饮食:患者平时多补充高蛋白饮食,开始可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术前的正常饮食习惯即可。
运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给予合理建议,一般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心慌气短为宜。
其他:平时应该清淡饮食,戒烟限酒。
预防
备孕期间戒烟戒酒,孕期做好产检,减少胎儿发育异常风险。
对于孕期妇女,应慎重选择用药。
平时应该清淡饮食,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