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是什么?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怎么办?维生素D缺乏神经病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 D 缺乏可导致手足抽搐、惊厥、喉痉挛、智力发育迟缓等神经精神症状,称之为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维生素 D 缺乏易发生于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但是其神经系统损伤常见于婴幼儿。婴幼儿维生素 D 缺乏发生率为 12.5%。各种原因导致的维生素 D 自身合成或摄入不足、需求增加、吸收障碍、代谢异常等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日晒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维生素 D 缺乏引起机体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的手足抽搐、惊厥、喉痉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患者食欲减退、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哭、多汗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也较为常见。当维生素 D 严重缺乏时还可引起患者智力发育迟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增加日晒、纠正其他引起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是治疗关键点,严重的惊厥和喉痉挛的处理是治疗难点。严重的惊厥、喉痉挛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并且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还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日常膳食中添加维生素 D,多晒太阳是主要预防方法。

概述

维生素 D 缺乏可导致手足抽搐、惊厥、喉痉挛、智力发育迟缓等神经精神症状,称之为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

维生素 D 缺乏易发生于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但是其神经系统损伤常见于婴幼儿。婴幼儿维生素 D 缺乏发生率为 12.5%。

各种原因导致的维生素 D 自身合成或摄入不足、需求增加、吸收障碍、代谢异常等均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日晒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维生素 D 缺乏引起机体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的手足抽搐、惊厥、喉痉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患者食欲减退、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哭、多汗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也较为常见。当维生素 D 严重缺乏时还可引起患者智力发育迟缓。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增加日晒、纠正其他引起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是治疗关键点,严重的惊厥和喉痉挛的处理是治疗难点。

严重的惊厥、喉痉挛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并且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还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

日常膳食中添加维生素 D,多晒太阳是主要预防方法。

症状

维生素 D 缺乏引起机体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导致的手足抽搐、惊厥、喉痉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除此之外,患者食欲减退、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哭、多汗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也较为常见。当维生素 D 严重缺乏时还可引起患者智力发育迟缓。

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惊厥: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部肌肉抽搐,意识暂时丧失或大小便失禁等。新生儿可只表现为屏气,面部肌肉抽搐或两眼凝视。发作时一般不伴发热,每日发作次数不等,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更长。

手足抽搐:发作时意识清晰,表现为双手腕部向手心侧屈曲,手指伸直,大拇指内收贴近手心,脚踝伸直,脚趾强直向下弯曲,脚掌弯曲呈弓状。

喉痉挛:指声门及喉部肌肉突发痉挛,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吸气困难)和喉鸣音(喉痉挛时声门狭窄,呼吸时气流通过此处会发出一种异常响声),严重时可导致发绀(口唇、颜面部呈青紫色)、窒息、死亡。

智力发育迟缓:表现为患者表情淡漠、语言发育和独坐、站立及行走等运动发育落后。

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哭、多汗等。

其他维生素 D 缺乏症状:佝偻病相关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肌肉无力、骨骼畸形(如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 型腿或 X 型腿等)。

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严重的惊厥、喉痉挛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除此之外,维生素 D 缺乏可能会增加中老年人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常见并发症包括:

呼吸困难和窒息

舌咬伤

多发性硬化

阿尔兹海默病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病因

维生素 D 自身合成或摄入不足、吸收不良、需求增加、代谢异常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维生素 D 缺乏;而日晒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日晒不足:日晒条件下皮肤内维生素 D 的合成是体内维生素 D 的重要来源。季节、衣着、地区纬度及空气污染等均可以影响日光照射强度,从而影响皮肤维生素 D 的合成。因此北方、冬季、多雨多雾、衣着较厚、户外出行少及空气污染严重等因素均使皮肤接受的日光照射减少,导致维生素 D 自身合成不足。

摄入不足:一般日常膳食维生素 D 含量较少,仅动物肝脏、鱼肝油、海水鱼、蛋黄等食物中含量相对较多。一般日常膳食,没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又缺乏日光照射则容易造成患者维生素 D 缺乏。

吸收障碍:消化系统疾病会影响维生素 D 的正常吸收,如患者长期腹泻、脂肪泻、胆总管扩张、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胰腺炎等。

需求增加:早产儿、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增多。

代谢异常:慢性肝病、肾病或长期使用抗惊厥、抗结核等药物可引起维生素 D 代谢异常,机体维生素 D 水平降低。

哪些人容易患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

日晒不足:如生活在北方,光照时间短,冬季天气寒冷,衣着较厚,户外出行少等。

摄入不足:纯母乳喂养,缺乏维生素 D 制剂、动物肝脏、鱼肝油、海水鱼、蛋黄等其他维生素 D 来源补充。

药物使用:如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异烟肼、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

早产儿、低体重儿。

患有影响维生素 D 吸收、代谢的基础疾病:如长期腹泻、脂肪泻、胆汁淤积、胆总管扩张、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胰腺炎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食欲减退、焦躁易怒、睡眠不安、易哭、多汗等。

表情淡漠、语言发育和独坐、站立及行走等运动发育落后。

佝偻病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肌肉无力、骨骼畸形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部肌肉抽动,意识丧失及大小便失禁等。

呼吸困难、口唇面色青紫。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营养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

当医生怀疑维生素 D 缺乏神经病时,可根据患者的病史、饮食习惯、临床表现与体征,并结合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血钙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X 线平片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评价机体维生素 D 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可发现患者血清维生素 D 水平降低。

血钙水平:判断患者肌肉抽搐的原因,对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可发现患者血钙水平降低。

X 线平片:由于部分患者可合并佝偻病,如果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骨骼发育异常、畸形等佝偻病表现,也说明患者维生素 D 缺乏。

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发现部分患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但对诊断仅有一定提示作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有多久了?

是否经常到户外晒太阳?

是不是单纯母乳喂养?

有没有使用维生素 D 补充剂?

吃不吃动物肝脏、鱼肝油、海水鱼、蛋黄这些食物?

是不是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多少?

平时有没有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有没有异常?

还患有其他哪些疾病?

有没有长期吃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导致维生素 D 不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我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需要吃什么药?药量多少?

吃药过后多久能恢复?

平时生活习惯有哪些要注意的?

治疗

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严重而持久的惊厥和喉痉挛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需要迅速处理。

药物治疗

维生素 D 制剂:可口服维生素 D 软胶囊或肌内注射维生素 D 注射液,提高患者维生素 D 水平。

钙剂:提高患者血钙,控制症状,代表药物如葡萄糖酸钙。

镇静、止痉剂:主要作用是迅速控制患者的惊厥、喉痉挛,代表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其他治疗方法

气管插管或切开:对于严重喉痉挛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呼吸。

10% 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主要作用是镇静催眠,控制患儿的惊厥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惊厥、喉痉挛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并且严重的维生素 D 缺乏还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

接受正规治疗,及时控制惊厥、喉痉挛,能避免患者窒息死亡,纠正病因、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后多数患者症状能完全恢复,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治疗基础疾病、增加日晒时间、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是治疗的基石。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日常注意护理:喉痉挛发作时应该松解衣物,避免气道压迫加重。

用药注意事项:维生素 D 服用过量可导致患者中毒,早期可表现为低热、烦躁、腹泻、便秘、口渴、厌食、恶心、呕吐等,晚期可表现为高热、抽搐、多尿、少尿、嗜睡、昏迷等。出现以上症状时立即停用维生素 D,限制补钙,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主要复查项目包括血清维生素 D 和血钙水平,如果同时患有佝偻病,还需复查 X 线平片。

增加日晒时间:每天户外活动 1~2 小时有助于自身维生素 D 的合成,但是 6 个月以下儿童要避免阳光直射。

饮食:日常注意饮食中可适量添加维生素 D 的摄入(如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等)。

其他:针对引起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积极治疗。

预防

积极治疗导致维生素 D 缺乏的病因,增加日晒时间和维生素 D 摄入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增加日晒时间,每天晒太阳时间 1~2 小时有助于自身维生素 D 的合成,但是 6 个月以下儿童要避免阳光直射。

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制剂或增加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等食物摄入。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可补充维生素 D 制剂进行预防。

积极治疗长期腹泻、乳糜泻、脂肪泻、胆汁淤积、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胰腺炎等影响维生素 D 吸收、代谢、消耗的基础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羧甲司坦片(科瑞)的功效与作用-羧甲司坦片(科瑞)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几个腹部按摩法教你缓解便秘

2023-8-2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