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脑肌病是什么?线粒体脑肌病怎么办?线粒体脑肌病症状有哪些?

线粒体是人体的能量工厂,几乎每一个人体细胞中,都有很多的线粒体,细胞依赖线粒体产生的能量来运转

概述

线粒体是人体的能量工厂,几乎每一个人体细胞中,都有很多的线粒体,细胞依赖线粒体产生的能量来运转[4]。骨骼肌和脑对能量的需求高,因此线粒体含量尤其丰富[1]。

线粒体病是指线粒体缺陷引起的疾病。当线粒体病引起明显的肌肉症状时,就叫做线粒体肌病。当线粒体病在引起肌肉症状的同时,还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时,就叫做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4]。

线粒体脑肌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1]。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线粒体 DNA 发生基因突变,分为遗传性突变和非遗传性(环境因素)突变两种情况[1]。

线粒体脑肌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是母系遗传,由母亲遗传给下一代。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主要来自卵子[1]。

线粒体脑肌病的突出表现是轻度活动后即感到极度疲乏无力,休息后好转[1]。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眼外肌麻痹、肢体肌无力、中风样发作、癫痫、肌阵挛、视神经病、偏盲、听力丧失、共济失调、痴呆、周围神经病、肌张力障碍等[3]。

一般病情会逐渐进展加重[1]。发病年龄越早,则临床表现越多,治疗效果越差[1]。

目前还缺乏特效疗法,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1] 。

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因是基因突变,目前还不能预防。如果线粒体脑肌病的女性患者有生育意愿或已经妊娠,请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

症状

线粒体脑肌病有哪些症状?

由于线粒体脑肌病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系统,因此临床症状非常复杂多样。不同类型的线粒体脑肌病的症状也有区别: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1]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期开始发病者居多。

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眼睑下垂和眼肌麻痹,缓慢进展为全眼外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

患者可出现咽部肌肉和四肢无力。

Kearns-Sayre 综合征(KSS)[1]

多数在 20 岁之前起病,表现为 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传导阻滞。

其他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脑脊液蛋白增高、神经性耳聋和智能减退等。

病情进展较快,大多数患者在 20 岁之前死于心脏病。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1]

40 岁前发病,表现为卒中样发作伴偏瘫、偏盲或皮质盲、偏头痛、恶心呕吐、反复癫痫发作、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神经性耳聋等。病情逐渐加重。

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破碎红纤维(MERRF)[1]

主要表现为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小脑性共济失调。

常合并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和四肢近端无力。

多在儿童期发病,有明显的家族史,有的家族发病还伴有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

线粒体脑肌病有哪些危害?

线粒体脑肌病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

视力下降

心律失常

糖尿病

生长迟缓

病因

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基因突变[1]。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基因(DNA)就像司令部一样,发出指令,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可以组成线粒体内的能量生产线,利用食物中的“燃料”(糖和脂肪),在氧气作用下,最终生产出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给人体供能[4]。

由于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线粒体 DNA 发生突变,因此影响到了参与线粒体能量生产过程的蛋白质合成,其结果是线粒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最终细胞因为能量不足,不能维持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线粒体脑肌病[1][4]。

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主要发病原因是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脑肌病的基因突变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环境因素)突变两种情况。

遗传性突变

线粒体脑肌病等线粒体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是母系遗传,由母亲把疾病遗传给下一代。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主要来自卵子[1]。

如果母亲是线粒体病患者,其体内的部分线粒体 DNA 是正常的,部分是突变的,发生在生殖细胞系的突变可以传递给所有子代,但是只有女儿可以继续将缺陷传递到下一代[1]。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多个线粒体,每个线粒体含有许多线粒体 DNA,因此每个细胞含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 DNA[1]。当母亲有线粒体病时,孩子是否发病取决于他们体内的正常线粒体 DNA 和突变线粒体 DNA 的比例。只有当突变线粒体 DNA 达到某个水平,引起某些器官和组织出现功能异常时,才会出现症状[1]。

突变线粒体 DNA 数量越多,患者的临床症状越重[1]。

非遗传性突变

当人体特定组织的各种紊乱不断积累,并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导致线粒体 DNA 发生突变,使得能量供给出现障碍,最终导致人体出现症状[1]。

就医

何时应就诊?

有线粒体病家族史,不明原因出现眼外肌麻痹、肢体肌无力、中风样发作、癫痫、偏盲、听力丧失、共济失调、痴呆等表现,应去医院就诊,排除有无线粒体脑肌病。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线粒体脑肌病的?

线粒体脑肌病的评估和诊断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检查、肌肉活检、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检查、基因检测等[2]。

询问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出现时间和症状特点,有没有线粒体病的家族史等情况。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肉力量、感觉、平衡功能、反射等是否有异常。

实验室检查: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有 80% 的患者呈现阳性,即运动后 10 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另外,大约 30% 的患者有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1]。

肌肉活检:取一小块肌肉组织进行检查,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肌肉纤维间有大量异常的线粒体[1]。

影像学检查: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可能发现异常改变,比如白质脑病、基底核钙化、脑软化、脑萎缩和脑室扩大[1]。

肌电图:在进行肌电图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肌肉上插入细针(电极),用仪器记录肌肉的放电活动。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出现肌电图的异常[1]。

基因检测:提取患者的线粒体 DNA,进行基因检测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1]。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这些症状对你有什么影响?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患有线粒体病?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的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我该怎么办?

疾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是否会有后遗症?

治疗

线粒体脑肌病目前没有特效治愈的方法,主要通过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1]。

线粒体脑肌病是如何治疗的?

饮食疗法

饮食治疗可以减少人体内源性的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建议吃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1]。

药物治疗

可以静脉滴注 ATP 和辅酶 A,每天一次,持续 10~20 天,之后改为口服 ATP。辅酶Q10 和大量 B 族维生素可以使血乳酸和丙酮酸水平降低[1]。

左卡尼汀可以促进脂类代谢,改善能量代谢[1]。

如果血清肌酶谱明显升高,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1]。

癫痫发作可以应用抗癫痫药物,比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2]。

颅压增高、糖尿病等需进行对症治疗[1]。

中药如黄芪、党参、枸杞子等补气活血治疗及综合调理也可以改善症状[1]。

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痛苦[1]。

KSS 患者重度心脏传导阻滞者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1]。

KSS 患者如果由于环咽喉肌失迟缓出现吞咽困难,切除部分肌肉后可以改善[2]。

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无效时可以植入耳蜗[2]。

有心脏病的患者,如果有室性心动过速或肥厚性心肌病伴严重低血压的患者,可以安装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2]。

有冠状动脉病变或外周血管硬化的患者可以进行血管介入治疗[2]。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要注意饮食,另外按照医嘱服药治疗。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几乎所有线粒体病患者都有酸中毒,预防发作首先是注意饮食的时间和种类[5]。

不要长时间空腹,因为饥饿可以导致酸中毒,要一日多餐,注意在感冒和腹泻状态下也要保持进食[5]。

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剧烈活动和用脑,会加重酸中毒[5]。

预防

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因是基因突变,目前还不能预防。如果线粒体脑肌病的女性患者有生育意愿或已经妊娠,请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

但是,目前线粒体脑肌病的产前诊断困难较大,如果产前诊断时取胎儿组织(绒毛、羊水或脐血细胞等)进行检测,即使检测出突变线粒体 DNA 也不等于胎儿出生后一定患病,而且也不能预测患病的严重程度,而检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性[6]。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甘露聚糖肽片的功效与作用-甘露聚糖肽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银翘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银翘解毒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