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膈疝是什么?先天性膈疝怎么办?先天性膈疝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一种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时即发生的疾病。该病累及膈,而膈是分隔胸内器官与腹内器官的肌肉层。先天性膈疝患儿的膈上有一个孔洞,某些腹内器官可通过该孔洞进入胸内。在胸内,这些器官会压迫肺并妨碍肺正常生长。先天性膈疝的患病率为(1~4)/10,000 例活产儿,大多数研究并未发现发病率有性别差异,但至少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男性略多。受孕后第 4~10 周间,胸腹膜皱襞如未正常闭合,内脏会疝入胸腔,影响肺正常发育,并可能导致数种不良后果,膈膜不能正常闭合的原因未知。婴儿出生前,先天性膈疝不会引起症状。产前诊断基于超声检查。重要的发现包括:胸腔内有团块(可能显示蠕动)和纵膈偏移,常为胃和/或肝脏疝入胸腔。出生后,婴儿可能出现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这通常始发于出生后数小时内。某些患儿为轻度呼吸困难,但大多数为重度呼吸困难。治疗取决于患儿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通常包括不同的步骤。首先,医生会治疗婴儿的呼吸问题和其他肺部问题;待呼吸和其他肺部问题得以控制后,给予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进行,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婴儿的个体情况。手术时,医生会将胸内的腹内器官放回腹内,并闭合膈上的孔洞。远期并发症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反流、生长迟滞、膈疝复发、神经发育延迟,以及肌肉骨骼畸形。结构化随访有助于早日识别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别称

儿童先天性膈疝,小儿先天性膈疝

概述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一种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时即发生的疾病。该病累及膈,而膈是分隔胸内器官与腹内器官的肌肉层。先天性膈疝患儿的膈上有一个孔洞,某些腹内器官可通过该孔洞进入胸内。在胸内,这些器官会压迫肺并妨碍肺正常生长。

先天性膈疝的患病率为(1~4)/10,000 例活产儿,大多数研究并未发现发病率有性别差异,但至少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男性略多。

受孕后第 4~10 周间,胸腹膜皱襞如未正常闭合,内脏会疝入胸腔,影响肺正常发育,并可能导致数种不良后果,膈膜不能正常闭合的原因未知。

婴儿出生前,先天性膈疝不会引起症状。产前诊断基于超声检查。重要的发现包括:胸腔内有团块(可能显示蠕动)和纵膈偏移,常为胃和/或肝脏疝入胸腔。

出生后,婴儿可能出现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这通常始发于出生后数小时内。某些患儿为轻度呼吸困难,但大多数为重度呼吸困难。

治疗取决于患儿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通常包括不同的步骤。首先,医生会治疗婴儿的呼吸问题和其他肺部问题;待呼吸和其他肺部问题得以控制后,给予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进行,但具体时间取决于婴儿的个体情况。手术时,医生会将胸内的腹内器官放回腹内,并闭合膈上的孔洞。

远期并发症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反流、生长迟滞、膈疝复发、神经发育延迟,以及肌肉骨骼畸形。结构化随访有助于早日识别和治疗相关并发症[1]。

症状

先天性膈疝患儿,最常在出生后几小时或几日内发生呼吸窘迫。其表现各有不同,常见出生时急性严重呼吸窘迫,极少数表现较轻微或无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桶状胸(又称“气肿胸”)、因腹内容物疝入胸腔而出现舟状腹(腹外形如舟状),以及同侧呼吸音消失。

先天性膈疝有哪些症状?

产前表现:婴儿出生前,先天性膈疝不会引起症状。母亲怀孕期间,医生可能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评估胎儿情况时,发现孩子存在先天性膈疝。超声是一种影像学检查,能显示孩子在子宫内的图像。

产后表现:婴儿可能出现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通常始发于出生后数小时内。某些患儿为轻度呼吸困难,但大多数为重度呼吸困难。

先天性膈疝有哪些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术后出血。

乳糜胸。

补片(放置了人工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感染。

晚期并发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体重增长不正常或生长发育迟滞。

胃肠道返流。

膈疝复发。

学习问题或听力损失。

神经发育障碍。

病因

先天性膈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受精后(受孕后)第 3 周后至第 16 周是肺发育的关键阶段,原因是此时支气管和肺动脉正在发生分支。受精后(受孕后)第 4~10 周期间,胸腹膜皱襞如未正常闭合,内脏会疝入胸腔,影响肺正常发育,并可能导致数种不良后果,包括:

细支气管分支减少。

肺动脉树的截断与过度肌化,导致肺血管的横截面积缩小,结构性血管重塑,以及伴血管反应性改变的血管收缩。

肺质量减少,导致出生后肺发育不全。

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功能异常。

同侧心脏结构发育不全。

根据内脏疝出时的胎龄不同,胎儿受累的范围与严重程度也各异。膈膜不能正常闭合的原因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膈肌和其他躯体结构形成期间,遗传性和/或环境性触发因素破坏了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的细胞)的分化,从而导致闭合不全形成了孔洞。

就医

先天性膈疝是新生儿急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果产前确诊,患儿父母可进行多学科咨询,了解预后及不同干预方式,包括产前干预或产前期待治疗,产后干预或产后姑息治疗,以及终止妊娠。产后一旦诊断,必须立即急救车送往新生儿监护病房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新生儿外科

心胸外科

新生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

产前诊断 

许多先天性膈疝病例在产前通过常规超声筛查诊断。

产后诊断

任何伴有呼吸窘迫的足月儿,都应怀疑患先天性膈疝,特别是呼吸音消失的足月儿。患儿行胸腹部 X 线检查发现以下表现,可诊断为膈疝:

腹内容物突入单侧胸腔,且几乎没有明显充气的肺组织。

纵膈结构(如心脏)向对侧移位、对侧肺受压。

腹腔内含气肠道减少或消失,引起腹部体积减小。

胃管位于胸腔内或偏离预期位置。

胸腔内表现为大的胸部软组织肿块,而腹腔内无肝脏影。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妊娠周数?出生体重?

产前检查有没有异常情况?

妊娠期有没有服用过什么药物?

家族有没有类似病史?

出生时是否缺氧或者窒息?

出生时是否进行过相关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先天性膈疝?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住院治疗需要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如何治疗?

治疗取决于患儿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通常包括不同的步骤。

首先,医生会治疗患儿的呼吸问题和其他肺部问题。治疗通常包括:

使用呼吸管:一种从咽部插入肺内的管道。呼吸管的另一端与帮助呼吸的机器相连。医生称之为“插管”。

鼻胃管(NGT):即一根经鼻腔向下插入胃内的细管。该管可吸出胃内额外的液体和气体。

静脉导管:即一根插入静脉的细管。

脐带置管:是指在脐带的血管内插入一根细管。

如果呼吸管没有太大帮助,则患儿可能需要使用体外心肺机器。医生称之为“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它能接替心肺工作。该机器能将血液从患儿体内泵出,并给予其氧气,再将血液泵回患儿体内。

呼吸和其他肺部问题得以控制后,患儿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在出生后数日内进行,但具体时间取决于患儿的个体情况。手术时,医生会将腹内器官放回腹内,并闭合膈上的孔洞。手术后,孩子通常需要在恢复期间使用呼吸管或体外心肺机器。

手术时机的选择

随着对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程度差异的理解加深,手术时机已从早期转变为延迟至患儿状态稳定时。尤其需注意,当新生儿的肺发育不全和肺高压更严重,需要额外处理(可能包括 ECMO)时,通常应延迟手术。

如果症状轻微,仅接受极小程度支持,若无肺高压或肺发育不全的表现,通常在出生后 48~72 小时进行修补。

几乎没有肺发育不全,且肺高压可逆转的患儿,修复时机应延迟至肺高压消退和肺顺应性提高后。不同患儿的时间进程各不相同,取决于对干预措施(稳定血压、氧合以及纠正酸中毒)的反应。大部分患儿初期不稳定,但随后逐渐稳定,5~10 日后可进行修补。

对干预无反应而需要 ECMO 治疗者,手术修补的时机存在争议。

先天性膈疝的发展和转归

先天性膈疝的形成发生于肺发育的关键时期,由疝入胸腔的脏器对肺发育造成的病理影响所致。随着肺压迫愈发严重,支气管和肺动脉分支形成相应减少,从而导致肺发育不全逐渐加重。膈疝同侧肺发育不全最严重。

但如果发生纵膈移位和对侧肺组织受压,对侧肺也会出现发育不全。动脉分支形成减少,导致肺动脉树的肌层增生,会增加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的风险。随着产前诊断的发展和新生儿诊疗的改善,生存率也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显著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风险。

出生后生存概率较低的情况包括:

有异常微阵列(寡核苷酸阵列)结果或表现,提示为某种胎儿综合征。

伴发严重畸形。

肝疝入部分较大。

右侧膈疝。

胎儿肺容量较低。

日常注意

对于分娩前的产科处理,目前尚无设计良好的研究数据,故无法做出推荐。胎儿宫内死亡的风险为 2%~8%,存在其他异常时风险更高。胎儿死亡风险增加的原因不明确,因此应对胎儿进行密切监测:

每 4 周进行一次连续超声检查,以确定胎儿的生长情况和羊水指数。如果有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异常,则增加监测频率至每 2 周一次。

从胎龄 32~34 周开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物理评分。若胎儿出现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或重度羊水过多,则增加监测频率为 1 周两次,或使用改进的生物物理评分。

对胎儿实行密切监测,若是因为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或继发性并发症的体征(如羊水中颗粒样胎粪或胎儿水肿),可能需提前分娩以降低死产风险。

羊水过多可能在胎龄 28 周至 32 周时发生,提示胎儿吞咽功能受损。母体不适可能提示需减少羊水;如有严重羊水过多,且担心胎膜早破导致早产临产或脐带脱垂,则可能需要提前分娩(胎龄 38 周)。

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根据标准方案,预期早产时,产前给予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在人体试验中,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因单纯性先天性膈疝,而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

医疗中心:进行分娩的医疗中心须能够稳定新生儿肺和心血管功能,并按需进行矫正手术。根据经验,多达 50% 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需要 ECMO;因此推荐在能进行 ECMO 的三级医疗中心进行分娩。即使是肺指标良好的患者,也可能发生重度肺高压,需要高级护理。

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于先天性膈疝胎儿,尚不明确其最佳分娩方式和分娩时的胎龄。建议在胎龄 39 周时有计划地引产,以便从临产最早期就对胎儿开始监测,也利于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做好充分准备。在满足标准产科指征时进行剖宫产,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常规剖宫产对先天性膈疝胎儿有益。

预防

先天性膈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目前并没有可以预防本病发病的措施。重视产前胎儿监测,个体化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新生儿时期稳定心肺功能,以及选择合适时机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出院后结构化随访(通常涉及多学科小组)等措施,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抗宫炎胶囊(仁和)的功效与作用-抗宫炎胶囊(仁和)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牛黄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