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什么?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怎么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症状有哪些?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使得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变成球形,通过脾脏时球形红细胞易被破坏导致溶血。是北欧、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性慢性溶血病。是我国北方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新生儿黄疸中 HS 约占 1%。遗传缺陷使正常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膜不稳定,形成球形红细胞,其稳定性、变形性、流动性下降、寿命缩短,在通过脾脏微循环时,易被破坏导致溶血。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脾肿大,易出现胆石症,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误诊漏诊率高。现已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溶血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胆红素)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轻、中、重度。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方法。切脾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免疫低下,易反复感染,应根据年龄、临床严重程度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疾病的主要危害:慢性的溶血会导致长期贫血、肝脾大、胆结石。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出现,表现的严重程度各异。如家族中有类似病患,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进一步就诊明确。该病为遗传性疾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别称

球贫,遗传球

概述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使得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状,变成球形,通过脾脏时球形红细胞易被破坏导致溶血。

是北欧、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性慢性溶血病。是我国北方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新生儿黄疸中 HS 约占 1%。

遗传缺陷使正常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膜不稳定,形成球形红细胞,其稳定性、变形性、流动性下降、寿命缩短,在通过脾脏微循环时,易被破坏导致溶血。

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巩膜黄染、脾肿大,易出现胆石症,不同的患者之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误诊漏诊率高。

现已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溶血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胆红素)将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轻、中、重度。

脾切除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最有效的方法。切脾后可导致患者出现免疫低下,易反复感染,应根据年龄、临床严重程度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疾病的主要危害:慢性的溶血会导致长期贫血、肝脾大、胆结石。

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出现,表现的严重程度各异。如家族中有类似病患,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进一步就诊明确。该病为遗传性疾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

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贫血。

皮肤、巩膜黄染。

脾肿大。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严重贫血。

肝脾大。

胆石症。

病因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遗传缺陷有异质性, 约 75%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家族史明显。

约 25% 的患者无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表现型变异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有关。

不同的分子遗传机制可能产生相同的膜蛋白缺陷, 不同突变基因的遗传、表达特点也有差异。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反复黄疸、贫血、肝脾肿大,或有家族史,应该尽快就诊检查明确。贫血多为轻至中度, 约 1/3患者轻因骨髓代偿良好无明显症状。

新生儿起病者以黄疸常见。因长期贫血,可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受力下降或骨骼畸形, 甚至出现下肢溃疡。

由于长期溶血, 易在青少年期或成年后出现胆道结石、胆绞痛,必要时行胆囊切除。发病早晚与病情严重度有关。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就医或呼叫120:

出现急性溶血发作,导致严重贫血表现,或出现右上腹痛,应紧急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消化内科

儿科

医生如何诊断?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需要通过血常规、网织红、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涂片寻找球形红细胞、甚至基因检测来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更加支持此诊断。

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根据家族史、溶血黄疸病史或其他表现怀疑为 HS 的患者都应进行检测。除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还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网织红细胞提示骨髓中红系造血能力,患者血液中网织红细胞计数一般明显升高。

行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检测。

行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水平检测。

外周血涂片检查:注意有无典型的球形红细胞。

渗透脆性检测:将红细胞置于不同渗透压的低渗缓冲盐溶液中孵育,并测量释放的血红蛋白(由于溶血)比例。该检测利用了球形红细胞溶血敏感性增加的特性。检测前将患者样本孵育 24 小时可加重渗透脆性并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复查。

一般不需要进行骨髓检查。

已知的基因位点进行筛查。

腹部 B 超:检测有无胆石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状?

有没有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以前有没有得过胆囊结石或做过胆囊切除手术?

什么情况下容易诱发加重?

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吗?

以前输过血吗,输红细胞频率是怎样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是不是一定会遗传?我的孩子应该如何检查排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应当怎么治疗?

什么情况下考虑行切脾手术?

切除脾脏后还会反复溶血吗,有什么危害?

可以打流感疫苗等预防感染吗?

多久查一次血常规合适?

治疗

与大多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一样,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尽量减少慢性溶血和贫血的并发症。没有针对潜在红细胞膜缺陷的特定治疗。

输血支持治疗

成人可能需要输血改善贫血,输血的阈值由其临床状况决定。

药物治疗

叶酸:叶酸补充适用于中至重度溶血和/或妊娠的患者。中至重度溶血患者的常用剂量为1-2 毫克/天;合并任何程度 HS 的妊娠女性应接受高达4-5 毫克/天的剂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有助于减少患儿或严重贫血的成年患者对输血的需求。通常情况下,患儿使用至 9 月龄左右可停止应用EPO。

手术治疗

溶血程度相对严重的患者,脾切除可有效改善贫血。该疗法最好延迟到患者 10 岁以后实施。如果还存在胆囊结石,可以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同样,对于需行胆囊切除术的症状性胆石症患者,应评估同时行脾切除术的可能性,但仅适用于有临床指征(如症状性溶血性贫血和/或溶血的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切脾疗效显著,预后佳。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事项如下:

轻症或无症状的患者往往在体检、家族筛查或某些诱因导致溶血加重时被发现,最常见诱因为感染,日常注意生活中应避免交叉感染,应避免剧烈体力劳动、情绪紧张、劳累、寒冷诱发。

未切脾女性患者可能在孕期出现严重贫血, 需严密监测,必要时输血治疗。

预防

对于有明确患病者的家庭,建议进行家族检测、产前检查或遗传咨询。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痔速宁片的功效与作用-痔速宁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刘嘉玲美容的蔬菜瓜果

2023-8-2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