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鼻窦黏液囊肿,鼻窦黏膜下囊肿,鼻窦黏膜囊肿
概述
鼻窦囊肿系指原发于鼻窦内,或者来源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内发展的囊性肿物。
鼻窦囊肿发病率不高,且部分鼻窦囊肿无明显症状,统计困难,发病率暂无统计数据。牙源性上颌窦囊肿,多发生在 10 岁以后到 40 岁之前,多为上颌单尖牙、前磨牙或切牙受累。
鼻窦囊肿主要包括黏液囊肿、黏膜囊肿和上颌窦牙源性囊肿三种。其中黏液囊肿最为常见,单侧多见,好发于筛窦,其次是额窦;黏膜囊肿多见于上颌窦,常无明显症状;当上列牙发育障碍或病变,突入上颌窦内形成的囊肿,则称为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鼻窦囊肿增大缓慢,可数十年无明显症状。但增大的囊肿,可压迫窦壁骨质,导致面部变性、头痛、鼻腔溢液、眼眶疼痛、上睑下垂等症状;巨大者,则侵犯眼眶内和颅内,导致眼球固定或失明;如果发生感染,则症状更加严重。
医生主要通过患者症状、鼻内镜检查、口腔检查及鼻窦 CT 检查等结果进行确诊。囊肿较小和无症状者,可无需特殊处理,半年至 1 年复查即可;已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如怀疑脓性囊肿,尽早选择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如果是上颌窦牙源性囊肿,多采用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
该病会压迫鼻窦骨质,导致局部变性,面部不对称;压迫眼眶,导致眼球突出、视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压迫脑垂体,可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感染后,可能导致严重眶内或颅内感染。
头颅 CT 检查发现鼻窦囊肿,应找专科医师进一步检查,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出现不明原因的面部变性、眼球突出、面部红肿等,要警惕鼻窦囊肿的可能;自发、间隙性、清亮的鼻腔溢液,可能是囊肿自行破溃导致;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视力下降、眼球活动障碍等,要及时行鼻窦眼眶 CT 检查;不明原因的内分泌紊乱,要检查垂体是否因鼻窦囊肿压迫导致。
平时积极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牙病,有助于减少因囊肿感染导致病情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
鼻窦囊肿增大缓慢,早期无症状,如囊肿增大压迫鼻窦骨壁,甚至侵入眼眶内和颅内,则出现相应症状。若继发感染,演变为脓囊肿,则症状更严重。
鼻窦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据囊肿的大小和侵犯的部位,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眼部表现:单侧眼球移位、流泪、复视、视力障碍、眼球固定、视力减退或失明等;
面部表现:额部或面部无痛性隆起,触压如乒乓球样感;牙龈无痛性肿胀;如并发感染,则局部红肿;
鼻部表现:自发的间隙性清亮淡黄色鼻溢液、鼻堵、嗅觉减退等;
其他表现:头痛、麻木感、闭经、性欲减退、尿崩等内分泌症状;如囊肿继发感染,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如侵及颅内,可导致脑膜炎。
鼻窦囊肿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眶内感染:表现为眼球肿胀、眼球疼痛、充血、眼球突出、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等;
颅内感染:表现为意识淡漠、剧烈头痛、脖子僵直、肢体运动障碍、走路不稳、频繁呕吐、高热惊厥甚至意识丧失等。
病因
鼻窦囊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病因不明,可能的原因如下:
黏液囊肿的病因:自发性或者手术不当,导致鼻窦开口阻塞。鼻窦及鼻腔黏膜具有分泌功能,黏液囊肿的病因,多认为是鼻窦自然开口完全堵塞后,致窦内炎症反应,分泌物积留,而逐渐形成囊肿;严重者会导致骨壁受压迫而吸收,进一步感染,则会影响周围器官功能。
黏膜囊肿的病因:多为窦黏膜腺管堵塞,或者血管渗出液聚集于疏松的结缔组织内,分泌物潴留所引起。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的病因:包括牙囊肿和牙根囊肿,均与牙齿发育异常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鼻窦囊肿?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鼻窦囊肿。
有鼻腔手术史、未定期复查者。
有鼻窦囊肿家族史者。
就医
鼻窦囊肿的病情轻重不等,如出现面部变形或单侧眼球突出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单侧眼球突出、流泪、复视、视力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门诊就医;
出现单侧鼻堵、间断流黄水、嗅觉减退、面部隆起等情况,需要及时门诊就医;
因垂体功能障碍就诊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存在鼻窦囊肿压迫;
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面部疼痛及肿胀、眼眶疼痛及肿胀、转眼球时疼痛等情况时,需要及时门诊或急诊就医;
出现头痛、眼胀、视力下降时,还伴有意识障碍、淡漠、高热惊厥、肢体活动无力等表现,应及时拨打 120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急诊科
有时需就诊于口腔科及眼科,垂体受累时可能还需要就诊于神经外科及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窦囊肿?
根据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不明原因的单侧眼球移位、面部无痛性乒乓球样肿胀,或者在 CT 检查中,发现鼻窦类圆形高密度影,部分间断或持续脓涕、鼻堵、嗅觉减退等;
鼻内镜检查:通过深入鼻腔的内镜检查,观察鼻窦引流区域是否可见脓性分泌物、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局部是否存在息肉或新生物等;
鼻窦 CT 检查:通过鼻窦 CT 检查,可发现受累鼻窦密度呈增高影,窦腔的骨质呈不同程度地吸收、破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眼部症状有哪些?鼻部症状有哪些?面部肿胀持续多久了?近期是否有变化?
头痛持续多久了?头痛部位在哪?全身有哪些不舒服?
是否做过鼻腔手术?术后有否复查?
牙齿是否疾病?是否治疗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鼻窦囊肿的?能治疗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一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这个病是肿瘤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这个病能彻底根治吗?如何预防或者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
单纯黏膜囊肿无症状且未阻塞窦口引流者无需治疗;黏液囊肿首选手术治疗,多采用鼻内镜下开放并通畅窦口引流。有些额窦病变可能会采用前额切口去除囊肿;上颌窦牙源性囊肿,多采用传统的牙龈径路行上颌窦根治术治疗。
手术治疗
首选鼻内镜下囊肿切除术及窦口开放术,要求彻底通畅引流,去除囊壁,如存在颅底缺损,还需修补缺损部位。
额窦巨大囊肿、内镜下处理困难者,可采用前额皮肤切口手术。
牙源性囊肿,由于囊肿部位靠近牙根,常采用唇龈沟径路行开放式手术。
抗感染治疗
如合并脓囊肿或已经感染至眼眶或颅内,需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治疗。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无症状的黏膜囊肿可无需治疗;较大者或合并感染时,需通过手术切除,通常转归良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进行鼻内镜手术后定期复查,避免局部瘢痕形成,导致阻塞性黏液囊肿;
定期行牙科检查。
预防
鼻窦囊肿病因不明,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
戒烟;
患有牙齿疾病时,及时治疗,并定期行牙科体检;
出现不明原因的面部肿胀、单侧眼球突出、鼻腔间断性流清亮液体等症状时,及时行鼻内镜及鼻窦 CT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