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闭塞是什么?肠系膜血管闭塞怎么办?肠系膜血管闭塞症状有哪些?

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

概述

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2]是一种外科急腹症。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缓急,以及肠道血流减少的程度,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按照病因,可分动脉闭塞和静脉闭塞,其中动脉闭塞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和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肠系膜动脉瘤或夹层、主动脉夹层致肠系膜缺血等,以前两个最常见[3],而肠系膜静脉闭塞主要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肠系膜血管闭塞严重时均可出现肠管坏死,继而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大量的研究表明,肠系膜血管闭塞具有极高的漏诊、误诊几率,对该病尽早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

本病病因主要包括血管硬化、远端形成的血栓脱落导致栓塞、血管内血栓形成以及介入治疗操作损伤血管等。

主要症状包括:全腹广泛疼痛,疼痛的位置不固定,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伴恶心、呕吐、腹泻等[3]。

虽然早期腹部体征轻微,多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表现,但症状非常严重,带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不符”特点,因此诊断困难,常容易漏诊、误诊[3]。随着肠壁的缺血逐渐加重,出现腹胀加重,肠鸣音逐渐减弱,多伴有呕血、血便、血性腹腔积液等肠梗阻表现。与腹部体征不符的剧烈上腹部和脐周痛、频繁的恶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合并房颤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是该病早期具有意义的三联征[2]。

肠系膜血管闭塞的治疗应尽快恢复血供,避免肠道缺血、坏死。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改善循环等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手术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

患者日常要确保充分的休息,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酒,心理平衡。

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注意心脑血管、风湿等基础疾病的控制,对预防本病发生有较明显的效果。

症状

肠系膜血管闭塞有哪些临床表现[1][2]?

腹痛

腹胀

恶心

呕吐

发热

腹泻或排便困难

腹部查体:压痛、反跳痛阳性、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肠系膜血管闭塞会引起哪些并发症[2]?

小肠慢性缺血

肠梗阻

肠坏死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

腹腔感染

心肌梗死

中风

肺栓塞

其他系统血管闭塞

病因

肠系膜血管闭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2]?

肠膜系血管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容易发生硬化,进而导致狭窄,容易形成闭塞;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宽大,与主动脉成角,容易形成血栓,也容易导致栓子进入造成栓塞。

肠系膜动脉血管闭塞大多数来自心脏病变的附壁血栓或血管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阻塞肠系膜的动脉系统;也可以发生于动脉硬化,或炎性狭窄而导致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大多与心房纤颤、动脉硬化、心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医源性的肠系膜动脉血管闭塞来自于主动脉钙化斑块脱落、动脉瘤血栓脱落、介入操作等。

肠系膜静脉闭塞则多见于静脉血栓形成,任何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流淤滞等因素都容易引起闭塞[3]。

如腹部的手术可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及血液高凝状态。

肝硬化脾切除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血管残端,容易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

所以腹部手术、肝硬化脾切术是肠系膜静脉闭塞的常见危险因素。

临床发生肠系膜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2][3]?

临床上发生肠系膜血管闭塞大多数是因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

肿瘤患者的癌栓形成

妊娠

人工心脏瓣膜

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

高脂血症

长期吸烟

高龄患者等

非粥样硬化性危险因素主要有:

肌纤维发育不良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

血管炎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主动脉狭窄

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的动脉炎以及特发性的纤维化[2]

发生静脉血栓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

门静脉高压

血液高凝状态

创伤

腹腔炎性疾病

近期手术尤其是脾切除术、骨伤科的手术[3]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且患有高血压病、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代谢性疾病时。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肠系膜血管闭塞?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身的体格检查、尤其是腹部的查体,腹部有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无肌紧张;必要时可进一步行肛门指检,查看有无指套带血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是表明患者已经发生感染的指标[2]。

凝血功能:D- 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血栓形成的指标[1]。

潜血实验:呕吐物、大便的潜血试验是否阳性。

影像学检查:

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4]:可见肠管扩张,有内容物淤积,肠管内有积液、积气等。血管超声(Doplex)可以探查血管形态改变,观察血流是否异常,了解血管有无狭窄。

腹部X线:可排除有无肠梗阻的表现

血管造影术[1]:CT血管造影(CTA)、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DSA)

腹部核磁共振[1]

诊断性腹部穿刺[2]:腹部穿刺是否抽出血性液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房纤颤、2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有无怀孕?

近期有无外伤、手术史?

有无双下肢不对称肿胀?

有无吸烟、饮酒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肠系膜血管闭塞?

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缓解?

能否治愈?是否会复发?

是否会有后遗症?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风险有哪些?

并发症会有哪些?

治疗

如何治疗肠系膜血管闭塞[1][2][3]?

本病的治疗以去除栓子同时处理血管病变,早期恢复肠道供血为原则。疏通阻塞血管以及肠道重建是治疗的关键,预防栓子脱落及血栓复发,才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的效果。治疗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保守治疗:对于早期确诊的患者,肠缺血但尚未发展到肠坏死的阶段,一般情况良好的阶段,可考虑药物保守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扩血管、抗凝及改善全身循环、抗感染等。但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在短期内没改善,应立即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

介入溶栓治疗:置入球囊或支架使血管撑开、扩张;放入导管引导下把栓子溶掉等手段是在发生肠坏死的首选治疗手段。具有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微创,通常为患者容易接受的手段。

外科手术:在患者出现剧烈腹痛不能缓解,经保守治疗后仍出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症状时,医生一般会进行急诊手术,包括:动、静脉切开取栓术、导管取栓、肠系膜动脉旁路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术后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除患者不耐受手术或有其他血管代偿为肠道供血外,其他情况医生均会建议手术治疗,术中为减少毒素吸收,医生会首先切除坏死肠管,并尽量保留有希望保持功能的肠管,对有机会争取的可疑缺血肠管行取栓术,但大范围盲目取栓,可能会导致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术中、后早期医生还可能会予以大剂量皮质醇激素冲击治疗。

对于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单纯取栓难以实现再通,应考虑局部内膜剥脱术、旁路移植或支架置入等血管重建术,必要时采取开放与介入结合的杂交手术。

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及房颤的患者,术后医生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心源性栓子再次脱落致肠系膜动脉栓塞,故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提高远期生存率有深远意义[5]。

日常注意

患者要确保充分的休息,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酒,心理平衡[2]。

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性恶化。

安排合理膳食,限制脂肪总量,低于总热量的 30%,少吃动物内脏等;体重超重或体力活动过少者应限制总热量,减肥(BMI 指数小于 24);有适量的体力活动和锻炼,以不引起症状或疲乏为原则。

预防

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注意心脑血管、风湿等基础疾病的控制,防止血管硬化及斑块形成,一旦形成,应及时干预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香砂养胃丸的功效与作用-香砂养胃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

检查

耳聋基因筛查检查指数解读,耳聋基因筛查多少钱,耳聋基因筛查查什么?

2023-7-23 22: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