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产力异常性难产,指在胎儿分娩过程中,由于孕妇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异常,而导致胎儿不能顺利娩出;其中孕妇子宫收缩力异常影响最大。
产力异常性难产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力异常所致。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母体和胎儿两方面因素:母体方面如母亲精神心理因素、内分泌失调以及合并急、慢性疾病以及孕妇本身子宫发育不良、畸形等;胎儿方面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胎或者多胎妊娠、胎儿头盆不称或者胎位异常等。
本病按孕妇子宫宫缩的强度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协调性和非协调性)和子宫收缩过强(协调性和非协调性)。
本病在宫缩乏力时主要表现为产程进程缓慢,甚至停滞;非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产妇同时伴有腹痛;协调性宫缩过强则主要是宫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非协调性宫缩过强则表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或强直性子宫收缩。
明确产力异常性难产的原因,是诊疗的关键也是难点。若存在头盆不称、产道梗阻引起产力异常,则剖宫产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若无头盆不称,估计胎儿可通过产道,则可选择使用药物或导乐等手段调节宫缩,协助产妇经阴道分娩。
宫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可导致精神疲惫、乏力,严重者引起脱水、酸中毒、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增加;宫缩过强,可引起产道裂伤,若伴随既往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剜除等),可引起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还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上升。
若不存在头盆不称产道狭窄等情况,通过药物、物理途径的干预,往往可以纠正产力异常,继续经阴道分娩。若存在绝对骨盆狭窄、骨盆畸形严重、头盆明显不称,胎儿过大,仍然阴道试产,则会导致母儿的不良结局。
症状
产力异常性难产主要由产妇子宫收缩力异常引起,主要表现是产程进展迟缓、甚至停滞,先露下降缓慢,宫口扩张缓慢甚至扩张停滞。
产力异常性难产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产力异常性难产的常见症状: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主要表现为宫缩时子宫不隆起、发硬,指压时仍有凹痕,产妇往往感受不到腹痛,或者很弱,且宫缩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小于 2 次/10 分钟)。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主要表现为产妇往往感受到持续性的腹痛,疼痛的位置主要位于子宫下段,但不引起胎头下降、宫口扩张。产检时可发现胎心异常、胎位不清、下腹部压痛、宫口扩张慢或者停滞、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下降延缓或停滞。
协调性宫缩过强:主要表现为产妇宫缩过强、过频,产程快,无产道阻力,常常表现为急产(总产程小于 3 小时);若因胎位异常、产妇疤痕子宫、头盆不称等引起的产道受阻,常导致病理性缩复环或子宫破裂。
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强直性子宫收缩:主要表现为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的腹痛、拒按,病理缩复环、肉眼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症状。
产检:胎位触摸不清、胎心不清。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进行阴道检查时可触及宫腔内狭窄环,硬而无弹性,不随宫缩上升,好发于宫颈外口、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及围绕胎儿较小的部位。
产力异常性难产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产妇:会阴裂伤、尿潴留、尿瘘、粪瘘,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
胎儿:窒息、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
病因
产力异常性难产主要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力异常所致。
产力异常性难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产妇子宫收缩力异常时产力异常性难产的最主要原因;子宫收缩力异常包括宫缩乏力和宫缩过强。
协调性宫缩乏力: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先露部下降受阻,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
非协调性宫缩乏力: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宫缩过强:不适当的使用缩宫素、引产药物。
产妇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异常。
产妇肛提肌收缩力异常。
哪些人容易患产力异常性难产?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产力异常性难产:
胎位异常:臀位、持续性的枕横位或持续性枕后位,可影响胎头的衔接或旋转、下降,导致宫缩乏力,从而导致难产。
宫颈手术史:产妇既往宫颈手术疤痕可能引起宫颈挛缩,影响宫口扩张,可通过宫颈口封闭,改善宫颈条件。
产妇身材矮小:身材矮小的孕妇,相对骨盆较小,因此产前应全面评估胎儿大小及骨盆径线,决定分娩方式。
骨盆异常:如外伤、畸形、骨盆径线短,往往引起宫缩乏力。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产力异常性难产:
不恰当使用促进宫缩药物: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 E2 栓,使用不当可引起宫缩过强。
既往有难产或急产史:既往有难产史或急产史,再次发生宫缩异常妊娠概率较高,尤其是经产妇,急产发生较为常见,产程观察须更加严密。
产妇子宫疾病:患有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未经治疗就怀孕者。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产妇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
产妇自身急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见红
下腹部坠痛
开始宫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破水;
规律宫缩;
剧烈腹痛、腹痛难忍、拒按;
不规律宫缩;
出现血尿;
阴道流血,呈鲜红色。
建议就诊科室
妇产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产力异常性难产?
当医生怀疑产力异常性难产时,将通过产程进展及产妇症状做出初步判断;进一步通过对产妇骨盆、宫高及腹围测量、胎心监测、既往产检资料、超声检查等综合判断分析,明确难产病因。
具体相关检查:
骨盆测量:通过骨盆径线尤其是 3 个平面的关键径线的测量,可以有助于产前评估产妇分娩条件。
测宫高、腹围:可初步判断胎儿大小,协助疾病诊疗。
超声检查:超声具有便捷、无辐射、操作简单等特点,通过超声检查可判断胎位、胎儿大小、羊水量及形状、胎儿是否存活、子宫肌瘤等情况。
胎心监测:持续的胎心监测可评估胎儿情况、状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身高多少?
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
既往是否有难产史或急产史?
既往有子宫或宫腔操作史吗?比如子宫肌瘤剜除、剖宫产、人流、诊刮史?
腹痛的位置在哪里?一直痛还是一阵阵的痛?间隔多长时间痛一次?痛的时候持续时间是多长?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宝宝能顺利生下来吗?
目前宝宝的状态?
宝宝生下来之后会有影响吗?宝宝会不会缺氧?
可以顺产吗?
要剖宫产吗?
以后如果生二胎的话还会这样吗?
为什么会难产?
剖宫产后我要注意什么?
顺产后我要注意什么?
怎么样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得这个病呢?
治疗
产力异常性难产的治疗的关键在于产前的预测及干预和产时病因的确认。根据产道是否梗阻和子宫收缩情况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若存在头盆不称、产道梗阻、子宫收缩力异常,则应及时以手术方式终止分娩。
药物治疗
缩宫素的使用:当产妇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在整个产程过程中均给予缩宫素,以促进子宫收缩,使胎儿顺利娩出。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及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若出现宫缩过强,立刻停药,缩宫素的半衰期较短,一般停药后观察一小会可恢复。
镇痛药物的使用:当产妇出现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或者因宫缩过强出现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时,常用 100 毫克哌替啶肌注。
抑制宫缩药物的使用:当产妇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而引起强直性子宫收缩,可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如硫酸镁等,若使用抑制宫缩药物后仍未能抑制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则应立即选择剖宫产。
手术治疗
剖宫产手术:存在头盆不称、产道梗阻、子宫收缩力异常引起强直性子宫收缩、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则应及时以手术方式终止分娩。
其他治疗方法:
人工破膜:可以使胎先露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可刺激子宫宫缩,同时可以观察羊水的形状、判断胎儿的位置。
疾病发展和转归
产力异常性难产若不接受正规诊疗,未及时判断出难产病因,常延误治疗时机,对母儿影响较大;可能因宫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可导致产妇精神疲惫、乏力,严重者引起脱水、酸中毒、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率增加;宫缩过强,可引起产道裂伤,若伴随既往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剜除等),可引起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亦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上升。
产力异常性难产若接受正规诊疗,产前规范定期产检,产时积极准确寻找病因,及时采取措施,一般预后良好,母婴均可存活。
日常注意
产后产妇在产褥期内身体的各个系统较孕期改变很大,因此产后的护理十分关键,否则容易引起产后出血、感染及其他情况。
产后 2 小时内:这期间的产妇最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心衰、子痫等。因此,产妇会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征、阴道流血以及宫缩等情况,若一切都正常,则会回到病房。
饮食管理:阴道顺娩的产妇一般产后 1 小时就可以进食流食(如米汤、肉汤)或半流食(如粥、线面)。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药退后可进食一些流食,待排气后慢慢过渡到半流食,提倡新鲜、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避免刺激、辛辣、活血的食物(如姜、参、酒等)。
排便与排尿管理:产妇分娩后的 5 日内尿量明显增多,产后 4 小时内应排尿。产妇易便秘,鼓励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
运动管理:提倡产后早日下床活动,帮助伤口愈合、肠道蠕动、恶露排出。
会阴管理:每日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干净,忌盆浴及清洗阴道。
哺乳管理:推荐母乳喂养,产后 1 小时内开始哺乳,按需哺乳,哺乳期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6 个月,提倡母乳喂养 2 年以上。
预防
产力异常性难产,可以是原发产力异常,也可以是继发其他因素导致的产力异常。因此对于有产力异常的高危孕妇,应做好相应的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产前参加孕妇学校,了解妊娠和分娩的全过程;产时通过丈夫或家人的陪伴、聆听音乐、分娩镇痛,预防精神紧张和焦虑引起的宫缩乏力。
孕期合理均衡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避免巨大儿,体重指数小于 18.5,孕期可体重增加不超过 17.5 公斤;在 18.5~24.5 之间,孕期体重增加不超过 16 公斤;大于 25,孕期体重增加不超过 11.5 公斤。
既往有难产史或急产史,应提早入院,做好分娩准备。
积极治疗产妇自身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孕期发现骨盆狭窄、畸形等不不适宜阴道分娩,应选择剖宫产分娩。
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产时持续性枕后位等),可以选择剖宫产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