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是指患者头部受伤后,第一次 CT 检查没有提示脑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 CT 检查却发现新发脑内血肿,或者在外伤性脑内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又在另一部位发现新发脑内血肿。
我国目前无权威的发病率数据。
最主要的病因是近期有头部受伤史。
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或昏迷等。
依据出血量、部位、患者症状等情况,本病主要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及时发现并就医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点和难点。
本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治疗后也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活动障碍、语言不利、记忆减退等)。
症状
典型的表现为患者头部伤后,当时无明显症状,数小时甚至数周后逐渐或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或昏迷等情况。部分患者表现为伤后即出现意识不清等严重症状,经积极治疗后,情况却一直无改善或持续加重。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
恶心、呕吐;
嗜睡:能叫醒患者,但患者又很快昏睡过去;
昏迷: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无法叫醒;
肢体无力;
偏瘫。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本病一旦发生,进展迅速,及时诊治可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如未能及时诊治,患者多遗留不可挽回的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肢体活动障碍;
偏瘫;
失语;
性格改变;
植物生存。
病因
近期头部受伤是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根本原因,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多见于中老年人。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车祸;
高处坠落;
平地摔伤;
头部受硬物撞击伤。
哪些人容易患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任何年龄近期有头部受伤史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
就医
患者近期有头部受伤史,当出现突然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嗜睡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当出现抽搐、偏瘫、昏迷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近期有过头部受伤,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然头痛伴或不伴恶心、呕吐;
肢体乏力;
嗜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抽搐;
偏瘫;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神经外科
康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
发生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往往病情紧急,常就诊于急诊科室,并行急诊 CT 以明确颅内出血情况,同时医生也会简单询问患者病史,以进一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头部受伤史,及受伤后的诊治经过。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往往发生于头部受伤后数小时或数天甚至数周,大多数发生于受伤后 72 小时以内,明确有无近期头部受伤史及伤后诊治情况有助于明确该病的诊断。
CT:CT 检查对新发脑内出血敏感,不仅可以明确有无出血,还可估算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为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提供参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近来有没有头部受伤的情况?
描述下发病时具体的情况?
近期有做过 CT 吗?当时 CT 有异常吗?
伤后有经过和何种治疗?
有高血压、糖尿病吗?
你们自己对此病有了解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来看病情严重吗?有生命危险吗?
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
病情能好转吗?能恢复正常生活吗?
治疗费用大概需要多少?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
根据患者脑内出血的位置、出血量的多少及病情轻重,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甲泼尼龙:该药物的作用是提高神经细胞对损伤的耐受,减轻水肿,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损害。
脱水剂:常用药物甘露醇,作用是减轻脑水肿。但有研究标明不恰当使用脱水剂可能诱发或加重脑内血肿。
神经营养类药物:如神经营养生长因子,作用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
手术治疗
患者脑内出血量多,症状严重,或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或复查 CT 发现血肿扩大,则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
微创碎吸术:医生首先通过 CT 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定位,局麻后切开相应部位头皮,暴露头骨,用电转转一直径约 1 厘米圆孔,切开硬脑膜,再定位后,将吸管通过脑组织插入出血部位,并将血肿吸出,并放置引流管。此术式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去骨瓣减压术:此为血肿清除后的辅助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后,若患者脑组织水肿严重,医生会将部分头骨去掉,为肿大的脑组织腾出空间减轻压迫,再将头皮缝合。待脑水肿消退后,再次手术,以钛合金补片修复缺损的颅骨。
疾病发展和转归
此病若及时发现并经正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甚至有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此病若诊治不及时,预后往往不好,可因出血的部位和多少不同,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偏瘫、长期昏迷等严重情况,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日常注意
经过及时发现并治疗的患者,可极大程度的减轻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而正确的日常注意管理和康复训练则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神经功能。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按医嘱说明定期复查,如 CT、双下肢血管彩超等。
坚持康复训练:对于日常注意生活基本能自理或者能部分自理的患者,要注意防止跌倒,避免再次受伤。同时需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如散步、使用捏握力器等。对于说活不清或吃力的患者,家人应鼓励患者逐步练习语言功能,从说清一个词语逐步过渡到一句话,再到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练习朗读报纸。 通过系统的训练,语言功能障碍往往可获得不错的重塑。
预防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痤疮、肌肉萎缩等,家属可用手掌拍背帮助患者排痰,勤帮患者翻身,定期擦洗身体,按摩四肢肌肉等。患者饭后将头转向一侧,避免可能发生的呕吐造成食物误吸入肺。
合理饮食:少食油腻食物;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如:菠菜、青菜等蔬菜;多食用高营养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精瘦肉;多饮水,多吃香蕉、橘子等水果。
保持良好心情:家人多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给予患者鼓励。
预防
驾驶、乘坐汽车时注意系好安全带。
从事高危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如体操、跳水运动员等,训练时,佩戴保护用具,做好保护措施,量力而行。
建筑工人等高危从业者注意佩戴安全帽、安全绳。
如遇头部损伤,及时就医;初次检查后虽无异常,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早发现并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