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由脑内肿瘤、血管畸形等引起的,额叶皮质异常放电并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愣神等症状,称为额叶癫痫。
我国约有 900 万以上的癫痫患者,发病率最高的为颞叶癫痫,其次就是额叶癫痫,额叶癫痫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癫痫疾病的 1/4。
额叶肿瘤、血管畸形、皮层发育不良、脑外伤等是额叶癫痫的主要病因。
按病因可分为继发性癫痫和原发性癫痫。
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肢体不自主运动、愣神等。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明确病灶部位是治疗的难点和关键点。
癫痫的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症状
由于额叶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其发作类型十分复杂多样,并且不同类型可以交替或同时出现。
额叶癫痫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额叶癫痫的常见症状包括:
局灶性阵挛性发作:一侧肢体、躯干或头面部肌肉不自主运动,但意识清楚。
不对称性(或姿势性)强直发作:上肢受累时表现为典型的击剑样姿势。下肢受累时表现为蹬车、踢踏样动作。站立时可在原地转圈甚至摔倒。同一患者发作表现常不变。
怪异多动性发作:常表现为快速的跳来跳去、前后摆动、翻来覆去以及敲打物品等怪异行为;突然从床上跃起,并原地快速转动;快速蹬车、踏步样动作。这些动作幅度大、内容丰富。发作时常伴各种发音动作,如嗡鸣、尖叫,甚至咆哮,有时表现为无端发笑。
失神样发作:表现为语言和行为突然终止、凝视,意识减低或丧失,可伴轻微的偏转性强直或阵挛,一般不会摔倒或掉物。在睡眠中发作可表现为突然睁眼凝视片刻。持续时间可短暂亦可长达数天。
植物神经症状:表现为面色潮红、苍白、出汗、起鸡皮疙瘩(竖毛反应)、呼吸心率加快、各种内脏不适感觉等。
咀嚼性发作:以明显的咀嚼、吞咽动作及唾液分泌为特征,但意识清楚。
发声:可为持续或断续或节律地发出无意义的声音。有时表现为强迫性语言、哭泣等。
情绪症状:表现为突然恐惧,小儿可突然扑向大人。
以颞叶癫痫为表现的额叶癫痫:可以嗅幻觉(闻到某种气味,但当时环境中并不存在)为首发症状,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口咽或手部运动自动症(发出的动作不由患者自身控制)等典型颞叶癫痫表现。
复合型发作:以上发作类型交替或同时出现。
额叶癫痫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疾病无并发症。
病因
额叶癫痫常见病因包括额叶肿瘤、皮层发育不良等。
额叶癫痫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额叶肿瘤;
皮层发育不良;
血管畸形;
脑外伤后瘢痕软化;
感染;
高热惊厥后遗症。
哪些人容易患额叶癫痫?
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先天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者;
颅内血管畸形患者;
脑组织受伤的患者;
颅内手术后,有颅内瘢痕形成的患者;
颅内感染的患者;
发生过高热惊厥患者:尤其儿童;
有家族遗传史者。
就医
额叶癫痫发作类型多样,当出现不自主运动,情绪突然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当出现由于癫痫发作而导致的摔倒,随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跳改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肢体不自主运动;
经常愣神;
幻嗅;
经常怪异发声;
经常无故突然恐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不清;
昏迷;
跌倒引起骨折、头部外伤等。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额叶癫痫?
当医生怀疑是额叶癫痫时,将通常进行头部 CT、MRI 检查,如未能发现异常,可能进一步通过脑电图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头部 CT、MRI:作用是明确颅内癫痫病灶部位。医生通过 CT、MRI,可观察到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大脑皮质发育不全等情况,有利于癫痫灶定位。优点是无创;缺点是对病灶不明显的患者,癫痫灶无法定位。
常规脑电图:作用是记录、观察大脑皮层的放电信号。医生会将头皮电极按规律贴在头皮上,透过头皮和颅骨记录并观察大脑皮层的放电情况,可为癫痫的诊断和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优点是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损伤;缺点是无法做到长程连续监控。
视频脑电图:作用是记录、观察大脑皮层的放电信号及相应时间段患者的表现,可理解为常规脑电图和视频的结合体。医生通过电极片记录大脑皮层信号的同时全面、多方位、同步地记录患者的表现,然后结合脑电信号和患者相应表现诊断癫痫并定位。优点是操作无创。
颅内脑电图:作用是直接记录、观察大脑皮层的放电信号。医生会通过手术打开颅骨,将电极片直接贴在大脑皮层记录大脑皮层放电情况,一段时间后再将电极片取出。缺点是有创操作。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时是怎样的表现?
发病后患者对发病时情况是否知道?
以前头部有受过外伤吗?
多久发作一次?
每次发作持续多久时间?
发病前自己知道要发病吗?
有做过什么检查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发病原因可能是什么?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能治愈吗?
目前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再次发作该如何处理?
治疗
额叶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无明显手术指征或无明显病灶的患者,可行单独的药物治疗。对于颅内病灶已有明确手术指征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应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目的是抑制癫痫的发生。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用药及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
病灶切除术:目的是切除引起癫痫的病灶,如肿瘤、血管畸形等。医生会在 CT、MRI 等的定位下,待患者麻醉后,切开相应部位的头皮,取下部分颅骨,切除肿瘤等病灶,最后将颅骨复位,缝合头皮。有些继发性癫痫患者,在切除病灶后,癫痫可得到治愈;有些患者术后仍需短期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才能有效控制。
脑皮质癫痫灶切除术:目的是切除或破坏异常放电的大脑皮质。医生会通过 MRI、脑电图等检查定位异常放电的大脑皮质部位,待患者麻醉后,切开相应部位头皮,取下部分颅骨,再次定位后切除或电灼异常放电的大脑皮质。若癫痫灶定位准确,切除或电灼范围合理,癫痫可治愈。但对于某些定位困难的癫痫灶,手术后多难以治愈,仍需服用抗癫痫药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癫痫多不会自愈,虽然疾病本身一般不会影响患者寿命,但癫痫的反复发作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经过正规治疗后,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即使不能治愈也可有效控制或减轻癫痫发作的症状和频率。
日常注意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复查头 CT/MRI 等。保持换药纱布的干净、清洁,若纱布被浸透应及时更换。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如出现癫痫症状控制仍不理想,肝肾功异常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运动:手术治疗患者,出院体力恢复后,建议适量下床活动,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也会增加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饮食:术后病人多食用高营养食物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如:鸡蛋、牛奶、鱼肉、精瘦肉等。
注意休息,作息规律,不熬夜,每天保证 8 小时左右睡眠时间。
保持良好心情:家人多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给予患者鼓励。
预防
婴幼儿、儿童高烧不退时,父母应带领患儿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诱发惊厥、癫痫等症状。
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管畸形、颅内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诱发癫痫。
脑组织受到损伤的患者,及时就医治疗,密切关注预后情况。
颅内手术后,有瘢痕形成的患者,密切监测患者情况,如出现惊厥、肢体不自主运动、经常愣神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先天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者,日常密切监测,如出现惊厥、肢体不自主运动、经常愣神等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有家族遗传史的,定期体检,每年至少 1 次。可积极参与癫痫早期筛查。
保持经常规律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活动至少 30 分钟,可进行羽毛球、游泳等体育活动。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