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恶心是指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等,常为呕吐的前奏。呕吐是指胃或小肠的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经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本病好发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原因很多,几乎全身各器官和各系统的疾病都可引发恶心和呕吐。
呕吐分为反射性、中枢性和前庭障碍性。
患者恶心和呕吐时,可出现上腹不适、皮肤苍白、出汗等,可呕吐胆汁及胃内容物。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寒战、黄疸、头痛及喷射性呕吐、眩晕、眼球震颤;应用某些药物者(如左氧氟沙星、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化疗药物等)。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恶心和呕吐的性质及伴随的症状,尽早明确呕吐的类型及病因。在未明确发病原因之前,不应盲目使用中枢性镇吐药物,否则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恶心、呕吐作为一种临床症状,主要提示患者目前处于一种患病状态。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延误病情,出现脱水、水电解质紊乱、胃黏膜损伤,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等。
症状
上腹部不适、皮肤苍白、出汗等症状是恶心和呕吐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呕吐胃内容物或胆汁及其他。
恶心和呕吐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恶心呕吐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
上腹部不适;
出汗;
面色苍白;
呕吐物中含胆汁及胃内容物等。
恶心和呕吐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食管破裂;
贲门撕裂;
失血性休克;
水电解质紊乱;
脱水。
病因
恶心和呕吐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反射性呕吐:又称生理性呕吐,主要为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出现急性或慢性损伤所致。
中枢性呕吐:又称神经精神性呕吐,主要为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或精神高度紧张时表现的呕吐。
前庭障碍性呕吐:指呕吐伴有听力障碍、眩晕等表现,常见于迷路炎、梅尼埃病等,也发生于乘空、乘船、乘车时。
哪些人容易患恶心呕吐?
妊娠期妇女;
患有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疾病者;
胃肠道疾病者;
不注意饮食卫生者;
精神高度紧张者;
前庭功能障碍或发育不良的患者:如晕动病、梅尼埃病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呕吐物有粪臭味伴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育龄期妇女,停经伴晨起呕吐;
呕吐伴发热;
呕吐物呈咖啡色或红色;
呕吐伴腹痛、腹泻;
呕吐伴头痛、头晕。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以上的困扰,切勿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处理,请您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呕吐伴腹痛、腹泻、发热、寒战;
有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
头痛及喷射性呕吐;
眩晕、眼球震颤、呕血。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消化科
医生如何诊断恶心和呕吐?
医生通过病史和患者的症状,可以诊断恶心和呕吐。但需要通过腹部查体、实验室检查、腹部平片、腹部 CT、腹部超声、胃镜等检查来明确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原因。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腹部查体:
视诊:腹部视诊前需嘱患者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全腹。主要观察腹部有无隆起及凹陷、腹壁静脉曲张、皮疹及色素沉着等。
触诊:腹部触诊前需嘱患者排空膀胱,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曲并稍分开。主要检查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有无异常包块等。
叩诊:主要发现有无腹水、有无肝肾区叩击痛等。
听诊:主要检查肠鸣音及有无异常杂音。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患者需空腹,主要是明确感染性质及有无电解质紊乱。
呕吐物化验:主要检查呕吐物性质、有无红细胞、来源等。注意标本留取过程中不要有其他污染。
影像学检查:
超声:为最经济、实用的检查方式,可粗略观察患者消化道情况,初步筛选器质性病变。
胃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甚至降部的黏膜状态,而且可以进行活体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主要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
腹部 CT:与超声相比较,CT 它能够更准确、信息量更大、更全方位,能发现腹部脏器的一些占位、肿瘤或者其它病变。
腹部平片:主要诊断肠梗阻等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呕吐的起病、急缓?什么时候开始呕吐的?之前进食了什么?
发作的诱因是什么?
症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变化?
加重与缓解的因素是什么?
接受过诊治吗?诊治情况是什么?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近期饮食应注意什么?
治疗
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缓解恶心、呕所致的焦虑和不安情绪,找出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抗生素:作用是抗感染,适用于合并感染的急性胃肠炎。代表性的药物如氟哌酸、诺氟沙星等。
胃黏膜保护剂:作用是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代表性的药物如康复新液、铋制剂等,可保护胃黏膜。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是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代表性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解痉药物:作用是松弛内脏的平滑肌、解除痉挛。代表性的药物如东莨菪碱(654-2)等。
胃肠动力药:作用是增强或减弱胃肠肌运动。代表性的药物如胃复安、莫沙必利等。
通便药物:作用是润肠、促进肠液分泌、松弛平滑肌。代表性的药物如开塞露等。
纠正电解质紊乱:作用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氨基酸、维生素等肠外营养液,可补充体内能量,维持机体正常营养需求。代表性的药物如葡萄糖、氯化钠等。
手术治疗
如果因为腹腔脏器的炎症、梗阻或破裂引起肠穿孔导致的恶心、呕吐,在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留置胃管,胃肠减压:主要用于肠梗阻患者治疗。
穿孔缝合术:手术目的是修补穿孔的胃肠道,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胃大部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出血、穿孔、癌变等。
阑尾切除术:主要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
其他治疗
注意休息,停用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或食物,适当饮水,清淡饮食。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治疗严重的恶心、呕吐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导致机体部分机能的损伤,并且出现各种并发症状。
如果及时接受专业治疗,一般经过对症处理后,预后较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清淡饮食,饮水卫生,如少盐(每天低于 6 克)、少油腻,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
肿瘤患者手术后及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可口服止吐药物及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
便秘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定时按时排空大便,避免肠梗阻,加强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与药物治疗。
妊娠引起的呕吐宜清淡饮食及流食为主,并注意休息。
脑出血、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
运动:
腹腔手术患者:术后需要遵医嘱卧床休息,术后 3 天可适当下床活动,活动以慢走为宜,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
非手术患者:需加强运动,增加体能,促进胃肠蠕动。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瓜果蔬菜洗净后再食用,避免饮食不洁引起食物中毒所致呕吐。
对于有胃肠道刺激的药物,可饭后服用。
戒烟、戒酒。
注意作息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保持心情愉快。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肠梗阻患者,注意清淡饮食,加强休息,适当运动,保持每日排便习惯。
胃肠道肿瘤患者,可少食多餐。
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测血压。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应注意喝纯净水、清淡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