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颌面骨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病原菌侵入颌面骨的骨松质区导致的肿胀、软组织病变及骨质坏死脱落等炎症症状。
此处没有详细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此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本病主要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年龄、自身免疫力弱、曾感染结核杆菌等因素为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型分期。
感染初期一般为颌面部皮肤肿胀发红,颌面骨隆起并有压痛感,这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继而形成皮下脓肿后溃破溢出脓液。当发生化脓性感染时可出现中毒症状。
本病应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并及时进行死骨及病灶清除术。
本病可致颌面骨脱落,颧骨凹陷,下睑外翻而导致的畸形。
本病在感染初期症状轻微极易忽略,一旦病情加剧后对颌面骨的破坏极大,因此在发现自身存在类似早期症状时最好及时就医进行排查。
症状
颌面骨结核初期一般为颌面部皮肤肿胀发红,颌面骨隆起并有压痛感,这是该病最早期的症状。继而会形成皮下脓肿,后溃破溢出脓液,脓液中有不规则块状物质,这是此病的最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当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还可出现中毒症状。
颌面骨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颌面骨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
颌面部肿胀:颌面部皮肤产生肿胀,肿胀部位皮肤和黏膜充血发红。
压痛:可触及骨隆起并伴有压痛感,这是此病的最常见症状。
脓液流出:颌面骨部位的软组织有可见的皮下脓肿生成,破溃后有脓液流出。
高热:当发生合并化脓性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头痛等中毒症状。
颌面骨结核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颌面骨骨质坏死脱落。
皮下瘢痕收缩。
颧骨凹陷。
下睑外翻。
病因
颌面骨结核主要的病因包括:结核杆菌感染。一方面为血源性感染,是继发于结核杆菌的菌血症,在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迅速繁殖而发病。另一方面也可因为口腔创面的结核杆菌感染,通过淋巴进入骨松质。
颌面骨结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核杆菌感染:当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如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或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时),体内滞留的结核分枝杆菌得到机会繁殖。
颌面骨负荷大:运动过多,导致肌肉遭到劳损。
口腔创面:如消毒不当,结核杆菌侵入创面,可通过淋巴入侵颌面部骨松质。
哪些人容易患颌面骨结核?
有如下可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颌面骨结核:
自身免疫力弱:长期过劳,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细菌的感染。
长期讲话或咀嚼较多:此病好发于颌面骨负荷大、运动多和易于遭受慢性劳损的肌附着处。
存在口腔创面:口腔创面的结核杆菌感染,可通过淋巴侵犯骨松质。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青少年及儿童:其颌面骨活动较多,且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结核杆菌。
既往曾感染过结核杆菌:病原菌易在体内的运动较多部位的骨松质滞留,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很有可能进行繁殖而导致再次发病。
就医
当患者出现颌面区肿胀、压痛、流脓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出现颌面部明显红肿、疼痛,全身高热、寒战,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颌面区肿胀:颌面部区域的软组织肿胀、发红并伴有发热;
压痛:颌面骨坚韧隆起并伴有压痛感;
流脓:皮下脓肿破裂,流出脓液,并且脓液中混有大小不一的块状物质。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颌面部出现明显红肿、疼痛等典型急性骨髓炎症状;
全身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高热不退,意识不清,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口腔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颌面骨结核?
当医生怀疑是颌面骨结核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血液生化检查,在有白细胞数升高的结果后,可进行实验室检查,还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骨骼片检查等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及触诊: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颌面部组织肿胀程度、骨隆起程度、是否破溃及瘘管形态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液生化检查: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来检测白细胞数目,将其作为指标来诊断是否存在炎症。
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脓肿部位局部穿刺,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来检查是否为结核杆菌感染。
X 线检查:此检查可作为颌面骨结核的辅助检查。无创、快速、但有辐射影响。通过 X 线片可观察到颌面骨松质边缘模糊,同时伴有不整齐的局限性骨破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之前有感染过结核杆菌吗?
最近有没有营养不良或者过度劳累?
最近有过口腔溃疡或者进行过拔牙吗?牙周有病变吗?
从事什么工作的?需要经常开口说话吗?
患病后有过发热吗?体温多少度?
流出的脓液什么颜色的?里面有没有块状物质?
现在有没有头痛、寒战?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我出现颌面骨结核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我这个病有传染性吗?
我在家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平时需要多吃什么食物?不能吃什么?
治疗
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并将颌骨病变处通过手术清除。
药物治疗
抗结核杆菌药物:使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结核杆菌药物,对体内的结核杆菌可起杀灭作用。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
手术治疗
局部脓肿穿刺给药及病灶清除术:穿刺后可除去局部脓肿后的脓液,同时辅以药物进行治疗。此法主要针对于局部脓肿。
颌骨结核性骨髓炎的病灶清除术:通过手术将脓液及肉芽组织等彻底清除,此法可减缓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出现。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若在发病早期红肿发热时不及时进行治疗,当细菌侵入骨松质后,可在骨膜下形成脓肿,后溃破形成瘘管,瘘口周围凹陷,骨质坏死脱落颧骨塌陷,下睑外翻。若进展到合并化脓性感染,还可出现局部的急性骨髓炎症以及高热寒战等全身性中毒症状。
经过正规治疗后:清除病灶可减慢病情的发展,症状可有所减轻,长期配合药物进行治疗,体内细菌可完全被清除。
日常注意
手术后注意创面的卫生,避免发生二次感染。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还需注意饮食营养,避免过劳并提高自身免疫力。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饮食:多食用流食,避免给颌面骨骼肌增加负担。同时要注意营养搭配,利于组织新生以及增强免疫力。
术后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创面及颌面骨的恢复情况,并检测体内结核杆菌是否完全被清除。
术后用药:术后应按医嘱按时服用抗结核菌素类药物,长期用药后若发现听力下降或视觉灵敏度有变化,应及时就医。
预防
做好个人防护,与结核杆菌携带者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应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并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加强自身免疫力。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曾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患者,身上可能还携带该菌,平时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结核杆菌趁机繁殖。
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合理饮食,避免过劳,提高自身免疫力。
做好个人防护,与结核杆菌携带者保持安全距离。
尽量不动用颌面骨骼肌做剧烈运动,如长时间持续讲话或经常性用力咀嚼,以免使肌肉受损。